
台北县东山国民小学9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社会领域课....doc
23页台北縣東山國民小學94學年度第一學期三年級社會領域課程計畫 設計者:林依蘋一、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3節二、本學期學習目標:(一) 了解身為家庭一份子的權力和責任,並能表現對家人的尊重與關懷,參與家庭活動的問題討論二) 了解每個人的特色各不相同,並學習解決人際互動中所產生的問題三) 了解良好的學習態度及方法,善用學習資源及課餘時間四) 了解各種學習活動的內容與意義,並能主動參與各種學習活動五) 認識班級自治的目的與意義,培養民主法治的態度,參與學校自治活動六) 探究生活中可能潛藏的危機,並討論校園內外與學童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與所可能發生的狀況七) 探究學校的發展史,從對學校的深度了解中,激發學生榮譽感和愛護學校、維護校譽的使命,並懂得感恩、惜福學校本位課程)三、本學期課程架構:三上社會||自主學習,面面俱到單元名稱課名教學重點一、家庭的生活1.家庭與我透過家庭共同體的意象圖畫,了解家人角色分工的關係2.家庭活動分享與探討參與家庭活動的經驗與感受,並學會討論與解決家庭問題,以尋求家庭共識二、與同學相處1.我和我的同學藉由遊戲及討論,了解如何尊重隱私權2.和樂相處以故事說明各有所長的概念,並鼓勵學生能互相學習彼此的優點特長。
三、有效的學習1.善用學習資源經由實地觀察體會,認識學習資源的運用2.我會利用時間能妥善利用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四、多元學習活動1.參與學習活動討論校園活動的多元化,與從中所學習到的面向2.進行戶外學習學會準備戶外學習活動,並實際體驗與分享☆東山發展史1.校園的守護神認識校園的守護神—校門口的茄苳老樹,懂得飲水思源、感恩惜福2.東山尋根之旅探訪社區耆老與學校資深師長,善用學習資源,收集有關學校發展的資料五、校園的自治1.班會自治活動認識班級自治的目的與意義,並學會訂定班級公約2.我會開班會參與班級自治活動,遵守自治規律3.學校自治活動培養民主法治的態度,參與學校自治活動六、安全的生活1.校園安全地圖了解校園安全的意義與重要性,並能會至校園安全地圖2.我會注意安全探究學習生活中可能發生危機的情境,並建立學生危機意識,保護自身安全四、本學期學習內涵:教學期程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節數使用教材評量方式備註第一週6-2-2 舉例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6-2-3 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如家庭、同儕團體和學校班級)所擁有之權利和所負之責任家政教育4-2-2認識自己與家人在家庭中的角色。
4-2-3用適當的語詞向家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情感人權教育1-2-3說出權利與個人責任的關係,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2-2-1認識生存權、身份權與個人尊嚴的關係第一單元 家庭的生活第1課 家庭與我引導活動:我的家【引導發表】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情況活動一:家庭樹【閱讀觀察】引導學生觀察家人的互動狀況圖畫創作】引導學生畫下自己的「家庭樹」討論發表】完成家庭樹後,請學生分享圖畫意義活動二:我的家人【討論發表】家人間密切的互動關係,用未完成語句引導學生與家人相處的情況活動三:家庭中的權利【閱讀觀察】引導學生觀察家人享有的權利,思考維護家人權利的方法討論發表】教師引導學生共同討論:1在家庭生活中,我們有哪些權利?2在家裡,當我們的權利受威脅或有衝突的時候,你該怎麼辦?3翰林版國小社會3上1.觀察記錄2.口頭報告3.角色扮演4.作業練習5.紙筆測驗四、表達、溝通與分享九、主動探索與研究22第二週6-2-2 舉例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6-2-3 實踐個人對其所屬之群體(如家庭、同儕團體和學校班級)所擁有之權利和所負之責任家政教育4-2-2認識自己與家人在家庭中的角色4-2-3用適當的語詞向家人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情感。
人權教育1-2-3說出權利與個人責任的關係,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2-2-1認識生存權、身份權與個人尊嚴的關係情境演練】透過情境的演練,讓進一步體認尊重家人彼此權利的重要活動四:家人的權利【習作習寫】1指導學生習寫習作活動1-1:「家人的權利」,根據情境問題的提示,寫出合適的回應方式2學生習寫後,適時請學生發表,給予其他同學參考活動五:家事兩難題【閱讀觀察】引導學生觀察家人共同分擔家事後,共享家庭生活的情境情境演練】當面對家事工作時可能會遇到些狀況,請想出應對方法,並表演出劇情總結活動:溫馨的家庭【故事分享】引導學生分享家庭的溫馨小故事閱讀觀察】閱讀並觀察課家人相互關心的情境分組報告】請學生分組報告,說明對家人表達關懷的方式與經驗、感受統 整】用具體的行動表現對家人的關懷,讓家庭生活更溫馨、和樂活動預告】請學生蒐集與家人一起參與活動的照片,於下次上課時,帶到課堂上與大家分享3翰林版國小社會3上1.觀察記錄2.口頭報告3.角色扮演4.作業練習5.紙筆測驗四、表達、溝通與分享九、主動探索與研究第三週5-2-1 舉例說明自己可以決定自我的發展並具有參與群體發展的權利5-2-2 了解認識自我及認識周圍環境的歷程,是出於主動的,也是主觀的,但是經由討論和溝通,可以分享觀點與形成共識。
家政教育4-2-6藉由參與家庭活動,增加家庭凝聚力性別平等教育2-2-2尊重兩性在溝通的過程中平等的表達機會第2課 家庭活動引導活動:體驗家庭活動活動一:有趣的家庭活動【分組討論】1你曾經和家人共同參與哪些家庭活動?2家庭共同參與的哪一個活動讓你印象深刻?3在家庭活動中,你以有什麼感受?4如果有機會讓你為全家安排一個增加家庭向心力的活動,你會怎麼安排?活動二:與家人一起活動1教師指導學生習寫習作活動1-2:「與家人一起活動」,請學生將印象深刻的家庭活動情景,記錄在習作上2學生習寫後,適時請學生發表自己的經驗與感受,供其他同學參考活動三:家人想法不相同引導學生觀察家人對同一件事不同的觀點與想法1情境圖中,家人對學校老樹有哪些不同的看法?2為什麼家人對學校老樹有不同的看法呢?3請舉例說明,你和家人曾經對相同的人、事、物,有不同看法的經驗3翰林版國小社會3上1.觀察記錄2.口頭報告3.角色扮演4.作業練習5.紙筆測驗二、欣賞、表現與創新九、主動探索與研究第四週5-2-2 了解認識自我及認識周圍環境的歷程,是出於主動的,也是主觀的,但是經由討論和溝通,可以分享觀點與形成共識6-2-4 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族、階層等)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
性別平等教育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第二單元 與同學相處第1課 我和我的同學引導活動:認識我【閱讀觀察】引導學生觀察課本圖片分組活動】1進行自我介紹活動2小組成員作紀錄活動一:特點大集合【閱讀觀察】1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2你有哪些受人歡迎或令人印象深刻的特點?【體驗活動】1進行習作活動2訪問幾位同學說說自己1指導學生將訪問內容記錄在習作上2分享訪問紀錄活動預告:透過「認識我」及「特點大集合」兩個活動,可以從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特色,指導學生設計「個人特色榜」活動二:有特色的我引導學生閱讀課體驗活動】1進行習作「個人特色榜」活動分享2從同學的報告分享中了解每位同學的特點3翰林版國小社會3上1.口頭發表2.作業3.自省4.實踐一、了解自我發展與潛能四、表達、溝通與分享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教學期程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節數使用教材評量方式備註第五週5-2-2 了解認識自我及認識周圍環境的歷程,是出於主動的,也是主觀的,但是經由討論和溝通,可以分享觀點與形成共識6-2-4 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族、階層等)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性別平等教育1-2-1學習表現自我特質。
活動三:各有所長【討論發表】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嗎?2你有沒有認識身心障礙的朋友你有沒有發現他們的特色或專長?活動四:小敏的海報【討論發表】1.小敏有哪些較不擅長項目?2你是否也有不擅長的項目或需要改進的缺點呢?3如果你是小敏,聽到同學這樣說你,會有什麼反應及想法?4你是否也有與畫中情境相似的經驗?當時的想法是什麼?5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同學的優點?6面對同學的缺點,我們可以用什麼方式面對?7面對每位同學的不同,怎麼樣是尊重他人的態度?【統 整】1每個人都有特色,認識自己的特色及優點,接納自己、肯定自己,就會散發自信的魅力2與同學相處,懂得欣賞與包容同學的優缺點,相互尊重,可以增進同學間的友誼,結交更多的朋友3翰林版國小社會3上1.口頭發表2.作業3.自省4.實踐一、了解自我發展與潛能四、表達、溝通與分享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教學期程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節數使用教材評量方式備註第六週5-2-2 了解認識自我及認識周圍環境的歷程,是出於主動的,也是主觀的,但是經由討論和溝通,可以分享觀點與形成共識6-2-2 舉例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6-2-4 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族、階層等)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
性別平等教育1-2-4了解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中兩性互動的模式人權教育1-2-1欣賞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1-2-5察覺個人偏見與歧視態度,並避免偏見與歧視之產生第2課 和樂相處引導活動:各持己見【情境演練】1因各持己見而起爭執,該怎麼辦?2學生上臺即興表演,對話由學生自編討論發表】1為了什麼事起爭執?2爭執時有無說出難聽話?3事情有解決嗎?用什麼方式化解?活動一:面對爭執【閱讀觀察】1指導學生觀察課本圖片2透過課本情境進行討論活動二:我的祕密【討論發表】1你有屬於自己的祕密嗎?2哪些祕密可以與他人分享?哪些祕密需要被保護的?【情境演練】當有人侵犯到你的隱私時,你會怎麼辦?你的感覺會是如何?活動三:隱私權【閱讀觀察】指導學生閱讀觀察課本圖3翰林版國小社會3上1.口頭發表2.作業3.自省4.實踐四、表達、溝通與分享五、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六、文化學習與國際了解教學期程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節數使用教材評量方式備註第七週5-2-2 了解認識自我及認識周圍環境的歷程,是出於主動的,也是主觀的,但是經由討論和溝通,可以分享觀點與形成共識6-2-2 舉例說明兒童權、學習權、隱私權及環境權與自己的關係。
6-2-4 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族、階層等)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