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长河景点介绍.docx
6页南长河景点介绍紫竹院因竹子被人熟知的紫竹院,因为万历皇帝生母在这里修建了福荫紫竹院而得名 同时这里曾经是一座皇家行宫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在这里供奉观音大士,并且 更名为紫竹禅院,因为这里是通过水路去颐和园的必经之地,便设立了皇家行宫, 从乾隆到光绪六位皇帝都是从这里登船前往的慈禧太后更是一生 32 次去颐和 园都在这里停留,还留下了一张手捧净水瓶的观音造像照片目前紫竹禅院、行 宫建筑群完成修复对外开放同时在清朝行宫的基础上,水面更加扩大,占据了 整个公园的三分之一,有山有水求其自然,缀石嶙峋精心安置,亭廊轩馆错落有 致,修竹花木巧布其间举目皆如画,四季景宜人春暖风篁百花舒,夏荡轻舟 荷花渡,秋高芦花枫叶丹,冬日瑞雪映松竹万寿寺 北京万寿寺是一处清幽、肃穆的皇家庙宇,历经万历、康熙、乾隆、光绪数次大 规模翻建,最终形成了集寺庙、行宫、园林于一体的皇家佛教胜地,有“京西小 故宫”之誉曾是清代皇家祝寿庆典的重要场所万寿寺深庭广厦,琼楼玉宇, 雕梁画栋,极其宏伟壮丽其间曲栏回廊,御书碑亭,青石假山,苍松翠柏错落 有致万寿寺坐落在长河北岸,与今天的紫竹院公园隔河相望现在的万寿寺是 北京艺术博物馆所在地,收藏各类古代艺术品近五万件。
时代上起原始社会,下 迄明清,尤以明清时期作品为佳除中国古代艺术品外,馆内还收藏有齐白石、 张大千、徐悲鸿等现代大师的传世之作这些藏品无不体现着人类艺术文明的辉 煌成就,再现了中华民族古今艺术的风彩慈禧水道 一条慈禧水道,半部清朝史这条当年前往颐和园的水道,从绮红堂码头开始直 抵昆明湖慈禧一生 32 次临幸颐和园,都从这里经过这里原是乾隆皇帝前往 万寿寺为母亲祈福祝寿以及去往颐和园的专用河道始于乾隆,盛于光绪,历经 六朝,先后有六位皇帝、一位皇太后、一百多位皇后妃子在这条古河道乘船,春 夏之际,两岸柳绿桃红,美不胜收北京奥运会的时候这条河道重新疏通,从北 展后湖途径动物园、紫竹院到颐和园如意南门的游船开通运营,当年十里看山行 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的盛景,平民百姓也可亲身体验乘船游幸,远山似画, 如入仙境,穿行于亭台楼阁之间,船在云中走,人在画中游沿途还可以途径五 塔寺、广源闸、万寿寺、麦钟寺桥等标志景点极乐寺 旧时赏花佳境,如今孤芳待人知海淀区高粱河边五塔寺东侧500米,有一座古 寺叫做极乐寺一说为元代至元年间( 1335—1340)所建,另说为明成化年间 (1465—1487)所建整座寺庙坐北朝南,原分3 路,中路有山门、前殿、正殿 及东西配殿。
正殿后为达本和尚塔,东跨院是花园,有寄心斋、池塘等景观,西 跨院为僧房当年这里有一座国花堂,是明代北京城观赏牡丹最好的地方如今 的极乐寺位于紫瑞嘉园里,仅剩正殿和正殿耳房,还存有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 《创建极乐禅林记》碑,为大学士严嵩撰书碑阳刻有明万历五年(1577)《极 乐寺护持香火坟茔碑记》如今的极乐寺,在周边高速发展的楼宇中,隐身林木 之中,等待人们的观赏玲珑公园(慈寿寺塔) 北京地铁 10号线和 6号线有一个共同的车站叫做慈寿寺,每天在这里换乘的人 络绎不绝就在这个车站的上面,南长河的岸边有一座曾经辉煌无比的寺庙慈寿 寺是当年万历皇帝的老妈李太后京城大修寺庙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可惜清末的 一场大火,仅仅留下玲珑塔矗立慈寿寺塔又称永安万寿塔,仿照大名鼎鼎的天 宁寺塔修建,八角 13层密檐实心砖塔须弥座上各类佛像、雕刻造型美不胜收, 在北京市内的佛塔中独树一帜,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如今以玲珑塔为中心, 建成了玲珑公园,以慈寿寺塔为核心,环绕着火车头广场、中心湖区、观景平台、 话会观赏区三季有花、四时有景整个公园小巧精致,自然山水、山亭湖榭、 曲径小溪,使之成为南长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
立马关帝庙 立马关帝庙,太监们的养老院昆玉河畔,蓝靛厂大街东段,坐落着一座立马关 帝庙如名所属,庙里祀奉的是关羽,因为山门左侧大殿里塑有一匹赤兔马,故 得名立马关帝庙这座关帝庙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由慈禧太后的大太监刘诚印主 持,建成之后大太监崔玉贵献香火地 680 亩,宫中年老病衰的太监,可栖居于此, 因此又称老宫庙当年推珍妃入井的崔玉贵、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都在这里 空度残生现在,立马关帝庙的院落结构保存基本完整,总体规模是三路三进院, 彼此相连应该是九个院落东路、中路不仅结构完整,房屋也并未过度拆改东 路有完整三大殿,依稀看出当年的气派正殿排在第三座,绿琉璃瓦顶,山墙及 坎墙用花琉璃砖砌成,这里即是供奉关帝老爷的主殿白浮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北京昌平的龙山白浮泉看似鲜有人知,但是这里确被称为 北京的母亲泉,甚至被认定为京杭大运河的北方起点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引水济 漕将白浮泉作为大运河北端上游水源,汇聚无数山泉,并在山前修建九龙池,通 过九龙吐水将泉水引入城内,经过瓮山泊、长河最终进入积水潭,并通过通惠河 与京杭大运河相连白浮泉旁边还有一座龙王庙,因为关系到北京水脉,元朝以 后历代的皇帝非常重视,黄色琉璃瓦、金丝楠木都应用在龙王庙内,可见规格之 高。
更是在龙王庙前门加了一个“都”字,称为都龙王庙,彰显其地位如今,这 里修建了北京最大的城市公园,占地面积是颐和园的1.5倍,将自然风景与现代 建筑,原始生态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瓮山泊(昆明湖) 瓮山泊就是今天颐和园里面的昆明湖,因为万寿山前身叫做瓮山而得名这里是 京西诸多泉水的汇聚之地,面积占了整个颐和园的四分之三因为这里是北京的 西郊,因此又被成为西湖如今的昆明湖南部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渺渺西部 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 三岛成鼎足而布列,象征着东海三神山堤上仿照杭州西湖苏堤,建成西堤六桥, 让整个昆明湖越发神似西湖站在昆明湖上西望,园外之景与园内湖山浑然一体, 运用了中国园林中的借景手法湖岸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 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难怪乾隆在昆明湖泛舟的诗中写到"何处燕山 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颐和园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 为基址,参考杭州西湖风景,汲取江南园林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 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沿 万寿山顶,经智慧海、佛香阁直到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
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拥有8000多幅彩画的“长廊”,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 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万寿山后山、后湖有 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 被称为“园中之园”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 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法华寺海淀区法华寺路有一座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私庙法华禅寺,据 民国《北平特别 市寺庙登记》记载,这里是当时1631 座寺庙之一整座寺庙东西宽约一百六十 余工尺,南北长约一百六十五弓余,内有果园地十二亩,坟地三座约四十八亩余, 又西院田地十七亩六,房屋共五十一间,由海静自行管理庙内法物有天王殿内 弥勒佛一尊,天王四尊,铜质,韦驮一尊,大殿内三世佛三尊,罗汉十八尊,东 殿菩萨三尊,西殿护法一尊,铜钟一口,大小铁磬五口,小铁得炉两个,木质五 供一堂已残,供桌一张另有柏树两棵,大槐树三棵,大小树八十一棵,石宗牌 一座如今这里是中央民族学院附属幼儿园,仅剩山门一座以供观瞻,法华寺 也是近、现代北京众多寺庙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西顶庙 海淀区蓝靛厂中路西侧有一座皇家道观西顶娘娘庙,又称广仁宫。
蓝靛厂位于海 淀区的腹地,北邻颐和园,东临长河,西面是巍峨的西山群峰,是一块风水宝地 慈禧太后每年从万寿寺乘船去颐和园消夏都要经过这里在北京,供奉碧霞元君 的娘娘庙称为顶,当年东西南北中五顶环绕京城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只有西顶 了庙前的世纪金源时代购物中心人潮涌动,但这里庄严而又冷清西顶庙主要 供奉碧霞元君(俗称“送子娘娘”)魏忠贤和康熙帝都曾出资修建当年广仁宫 香火旺盛,尤以西顶庙会著名,是京西的一大盛景,清代每届庙会朝廷还特派大 臣拈香,为各顶所无如今西顶庙已修葺一新,屹立在北京的西方,默默地注视 着时代的变迁,不变是桃花依旧笑春风六郎庄真武庙 颐和园的东墙外,有一片村子叫做六郎庄,这里曾经绿柳娑婆、河渠纵横,尤其 盛产享誉京城的京西稻,清朝的皇帝到这边避暑,其中军机处就曾经设在这边的 老虎洞六郎庄还有一座清朝康熙年间修建的真武庙,监造者不是别人,正是《红 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这座六郎庄真武庙三进院落,有山门、钟鼓楼、 山门殿、中殿和后殿山门殿是关公殿,后殿应该是真武大帝庙宇恢宏,当年 有房几十间,当地人称之为大庙当年曹寅监造畅春园西园时同时接的另外一个 工程后来康熙钦赐此庙“静安院”,并御书“敕赐静安院”石匾悬于山门。
但是现 在只剩断壁残垣,山门、山门殿、钟鼓楼和后殿早已消失,剩下的中殿、东西配 房和后殿的西配房还遥遥欲坠的残留着 绮红堂码头 西直门外的北京动物园成为许多游客,特别是小朋友喜欢去的公园北京动物园 的原址叫做乐善园清乾隆时期在乐善园的东宫门外,也就是长河岸边修建了一 座殿堂叫做绮红堂,跟慈禧水道上其他著名的景点一样,“绮红堂”御码头是当年 慈禧太后从长河登船去颐和园的起点,也曾经是慈禧和光绪办公、用膳、召见群 臣的地方,成为慈禧太后通过长河前往颐和园登船用的专用殿堂所以这里与故 宫阳西店、团城承光殿和白塔山悦心殿并称皇帝的四大办公室北京转河治理工 程重新修复绮红堂码头,游客可在绮红堂码头登船,体验北京御河游碧水绕 京城,轻舟云帆动”,蓝天、白云、高楼、绿树,行走之中,观水天一色,叹自 然神奇,处处风景,无限风光,美不胜收真觉寺(五塔寺)真觉寺位于白石桥以东的长河北岸,修建于明永乐年间这里拥有我国建造年代 最早,样式最秀美的金刚宝座塔,因此又被称为五塔寺金刚宝座塔的石刻内容 十分丰富,菩萨、天王、罗汉等人物形象和五方佛的坐骑、狮子、孔雀、金翅鸟、 象、马等动物造型都栩栩如生虽然历经500年,仍能依稀看出石像上的彩绘痕 迹,可见这座庙宇当年有多么辉煌。
如今这里,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所在地 以古塔为中心,露天陈列的石碑与古塔相得益彰,让人如入碑林的世界据介绍, 如今这里展出的历代石刻文物有 500余种,馆藏石刻文物 2600余件,包括碑碣、 墓志、造像、经幢、石雕、石质建筑构件等类别,这些在北京城出土的石刻文 物,对于研究北京的历史,是一部凝固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