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二政治必修4重要知识点.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74414203
  • 上传时间:2022-04-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6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二政治必修4重要知识点  高二政治必修4重要知识点(一)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①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 ②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理解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高二政治必修4重要知识点(二)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什么是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 高二政治必修4重要知识点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