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ppt

99页
  • 卖家[上传人]:飞****9
  • 文档编号:132400253
  • 上传时间:2020-05-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46.50KB
  • / 9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 市纪委信访室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凡是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习近平同志指出 密切党群 干群关系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党和政府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是听取群众呼声和反映意见 问题以及获得各方面信息的重要渠道 也是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 监察对象进行监督的重要途径 又是依靠群众执纪查办 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 立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高度做好新形势下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 对于加强反腐倡廉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也称为信访举报工作 是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接收群众来信 接待群众来访 接听举报等渠道 受理对党员 党组织及监察对象的检举控告以及这些人员的申诉 按照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和规定的程序处理解决信访举报问题的工作 一 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历史沿革及特点 首先 让我们简要地浏览一下中国古代的信访举报沿革 古文献记载 信访举报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雏形 舜当部落联盟首领时 就设置了 纳言 的机构 就是让纳言之官深入民众之中 听取采纳民众的讽谏和对官员行为的不满 夏商周时 民众们多以诗歌反映社情民意 对此 专门设置了采诗官 激发民众以诗歌形式举报官员恶行的热情 春秋战国时期 部分诸侯国为增强富国强兵称雄称霸的实力 实行广泛的舆论监督和信访举报 齐威王就对监督和举报者实行丰厚的奖励制度 汉朝统治阶级专门设立了 言变事 制度 赋予了民众更多地揭发贪官污吏的权利 授权民众进京告发地方官吏横行不法行为 汉武帝认对民众举报的线索都派监察官调查 汉宣帝时颖川太守赵广汉创立了最早的举报箱 他令人制成形状像瓶子 口很小 可入不可出的器具 受官吏投书 两晋南北朝时期 北魏的明元帝拓跋嗣专门下诏说 应当支持老百姓到上面来告发贪赃枉法的官吏并加以惩办 唐朝建国后 君臣非常重视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 因此 开直言之路 鼓励官吏民众信访举报 宋朝是以黄袍加身而得天下的 开国皇帝赵匡撤有很强的廉政意识 对待信访举报也十分注重 而且对重要的举报亲自处理 明朝时 朱元璋赋予民众将贪官污吏 绑缚赴京治罪 的权利 清从明制 康熙掌握朝政后 多次下令要广开言路 鼓励官吏民众特别是言官以风闻之事入告参勤 顺治帝十年 专门下诏要求科道官 风闻言事 揭发不法官吏特别是高官的贪污行为 明确提出 知无不言 言无不实 要求直言无隐 言必有据 到了近代 信访活动的政治性越来越突出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 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 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 康有为联合在京会试的一千三百多人 联名上万言书 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 公车上书 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联名写信 集体上访 可以说 从古代到近代 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信访活动一直存在并发展着 以史为镜 可以知荣辱 鉴兴衰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弘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 教育后人 对于凝聚人心 鼓舞斗志 推进新时期的信访举报工作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人民信访在斗争中诞生 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那天起 在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中 就同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所以说信访工作是在国内革命斗争中诞生 1922年9月 毛泽东根据江西安源煤矿两位工人来信 了解到工人在资本家和军阀双重压迫下生活十分贫困等问题 毛泽东同志根据自己的实地调查和广大工人群众的要求 与李立三 刘少奇领导和组织了安源路矿1 7万多工人大罢工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维护了工人阶级的切身利益 1931年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设立了工农检察委员会 为使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能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也为了方便群众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民主政府各级机关设立了控告局 机关门口设置了控告箱并发出通告 欢迎群众检举揭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不良行为 为及时听取人民群众意见 加强根据地的政权 经济 文化 军队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标志着信访举报的诞生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 国内革命斗争风起云涌 反封建 反压迫 反剥削势不可挡 信访工作的重要特点有 五个却是 虽然为自发的 却是建党之后党密切联系群众 扩大力量的一种有效方式 虽然为自愿的 却是我们党对敌斗争的一种策略 虽然称之为控告局 却是信访机构的雏形 虽然挂的是控告箱 却是党接受监督的萌芽 虽然发出的是通告 却是赋予了人民法定的监督权力 二 信访机构与共和国同龄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1月成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控告申诉工作随之开展 机构设置为控告申诉室 简称 控申室 1949年10月19日 中央人民政府设立人民监察委员会 1954年初政务院改为国务院 人民监察委员会改为监察部 1954年4月 因国家体制调整撤销监察部 从此我国行政监察制度中断了28年 控申工作也随之中断 1986年12月2日恢复了行政监察体制 设立监察部 1987年7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 举报工作成为监察工作职能之一 机构设置为 行政监察举报中心 1951年5月16日毛主席作出批示 必须重视人民的来信 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 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 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 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态度 如果人民来信很多 本人处理困难 应设立适当人数的专门机构或专门的人处理这些信件 如果来信不多 本人或秘书能够处理 则不要另设专人 1951年6月17日由周恩来总理主持制定并签发了 政务院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 1952年1月18日 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发出 关于反贪污 反浪费 反官僚主义斗争的指示 各级人民监察机关设立了人民检举接待室 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对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和官僚主义的揭发控告 1955年3月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改为中央监察委员会 并制发了 关于处理控告 申诉案件的若干规定 明确了处理控告 申诉案件的范围是 党员或群众对党的组织或党员违犯党章和党的政策 决议及国家法律 法令行为的控告 党的组织或党员对党内处分不服的申诉 党员或群众对党的各级纪委提出批评 建议及询问等 规定 提出了收到控告 申诉案件后 应根据案件的性质 情节轻重 分别进行办理的原则 特别强调凡案情重大 性质严重 涉及一级组织或领导干部者 应转由被涉及的组织或干部的上一级党委或上两级党委的监委处理 一般不得转至被控告者手中 还规定了控告 申诉案件处理结果的批准权限及结案手续 提出了对处理控告 申诉应注意的问题和要求 至此 控申举报工作的主要任务 受理范围 处理问题的基本态度 方法和原则 以及必要的制度趋于健全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 我们的党成为执政党 信访举报工作的显著特点是 五转 由军队民主政府转到党内 由兼职转为专职 由适当设立机构转为普遍建立机构 由一般工作要求转为党内规定 由无序转为规范有序 三 信访事业遭遇十年重创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 文化大革命 时期 党和政府的信访举报工作也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 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首先是各级信访机构被冲击 难以正常工作 其次是一些在多年经验积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被废除 人民群众已无法通过信访来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更有甚者 许多受文革内乱之害的干部群众为申诉自己的不白之冤 写信给党组织竟被看作是右倾翻案而受到打击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 十年文革 信访工作的突出特点是 五有五无 有名无实 有天无法 有 民主 无权益保障 有冤无处申诉 有苦无处投诉 四 信访体制得以恢复建立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 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工作重心实现转移 信访举报工作开始拨乱反正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 信访工作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邓小平同志作出重要指示 平反冤假错案 落实各项政策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使过去 左 的错误造成的党群之间的隔阂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1982年4月中办 国办下发了 党政机关信访工作条例 对信访工作领导体制和机构设置 信访工作原则和方法作出明确规定 使信访工作纳入了制度化 法制化建设的轨道 1979年4月 中央纪委在北京召开了部分省市纪检信访工作座谈会 会议总结了中央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建立后面临的来信来访积案如山的情况 提出了各级纪委要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 方针 政策 坚持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的原则 处理好来信来访 会议要求没有设信访机构的纪委 要尽快建立健全机构 充实人员 以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1987年7月 中央纪委制定了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处理检举 控告和申诉的若干规定 对受理检举控告和申诉的范围 处理检举控告的程序 处理党员申诉的程序 对处理检举控告和申诉的要求和办法以及要求报告处理结果的案件及必备的材料等 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使各级纪检机关在处理检举 控告和申诉时有了遵循的原则 这些重要规章制度 对于做好检举 控告和申诉工作 实现党内外群众对党员和党组织的监督 保障党员权利和促进党风好转都具有重要意义 1990年5月 中央纪委在济南召开部分省纪检信访工作座谈会 会议认为 纪检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纪检信访工作的成效如何 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影响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尽职尽责地处理好来信来访 就是最直接 最有效地联系群众 会议指出 纪检信访工作是听取群众意见 呼声和获取各方面信息的重要渠道 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行监督的重要渠道 受理检举控告 依靠群众执纪办案 惩治腐败的重要渠道 保障党员和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渠道 维护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渠道 这 五个渠道 的表述成为90年代纪检信访举报工作性质 地位 作用的代名词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 举国上下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 果断摒弃 两个凡是 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工作着重点得到转移 信访工作的基本特点概括为 五个恢复 恢复和建立了信访举报机构 恢复了有错必纠的法律政策 平反了一大批冤假错案 为受到冤屈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恢复了名誉 制定了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处理检举 控告和申诉的若干规定 恢复了正常的信访举报工作秩序 恢复了信访举报工作地位和作用 五 信访机制由合署时加强 1993年1月 中央纪委与监察部合署办公 纪检控申工作与行政监察举报工作合二为一 改名为来信来访室 简称为 信访室 在合署办公体制下 纪律检查信访职能和行政监察举报职能有机结合 优势互补 形成了信访举报的整体合力 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得到了加强和发展 黑龙江省监察厅于1987年7月恢复组建对外办公 1993年2月 省纪委 省监察厅合署办公 合署后的省纪委信访室对外是两块牌子 一套人马 称中共黑龙江省纪委信访室 黑龙江省行政监察举报中心 核定编制13人 内设接访组 案件组 综合组 信访室主任为副厅级职级 1993年4月市纪委 监察局也合署办公 合署后的市纪委信访室对外是称中共伊春市纪委信访室 伊春市行政监察举报中心 核定编制6人 信访室主任为副处级职级 这个时期信访举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 为党风廉政建设和维护安定团结服务 为完成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 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是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结构由封闭向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各项改革进入高潮 社会矛盾凸显 信访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五句话 即保护改革者 支持创业者 惩治腐败者 挽救失误者 追究诬告者 六 信访工作从创新中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进程中 积极推进信访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这一时期的信访工作在指导思想 内容 重点上都有了重大转变 党中央明确了新时期信访工作的 三个服务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