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煤矿综合防突设计.doc

61页
  • 卖家[上传人]:笛音
  • 文档编号:35209876
  • 上传时间:2018-03-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4MB
  • / 6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城县阿戛岩脚田煤 矿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设计 编制单位:水城县阿戛岩脚田煤矿 编 制 人:陶凤山 编制日期:2010 年 10 月 10 日会审单位及部 门 序号 单位或部门 姓名 职务 日期单位或部门会 审意见目 录 第一章 矿井概况 .................................................................................- 1 - 第二章 矿井瓦斯情况 .........................................................................- 6 - 第三章 防突设计 .................................................................................- 8 - 第一节 区域防突 ..............................................................................- 8 - 第二节 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 17 - 第三节 区域验证 ............................................................................- 20 - 第四节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 21 - 第五节 安全防护措施 ....................................................................- 45 - 第四章 防突管理及培训工作 ...........................................................- 50 -水城县阿戛岩脚田煤矿防突设计 - 1 - 第一章 矿井概况 一、矿井简介 矿区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岩脚田煤矿位于水城县城南东方向,直距水城 县城约 15km。

      隶属水城县阿戛乡管辖,地理坐 标为:东经 105°04′11″—105° 05′06″,北纬 26°25′28″—26°26′32″ 岩脚田煤 矿经阿戛乡- 马场乡的 500m 乡村 公路与水黄公路相通,距滇黔铁路滥坝火车站约 19 km 至水城 县城 30km,因 此,区内交通较方便 二、矿井地质构造及破坏程度 据贵州省地质局一○ 七 队提交的《贵州省水城格目底向斜东段马场井田最 终勘探地质报告》,岩脚田煤 矿位于格目底向斜东端与蟠龙向斜北端交汇处的 法拉向斜,总体为向斜- 背斜的复合构造,西部受复合断 层的影响较大如以西 部距井田最近的 F2 断层为界,则区内有稀少断 层,但次一 级的小构造较发育; 次一级小构造主要分布在井田的西部见图 1-2-1 构造简图 图 1-2-1 井田构造简图 1、褶曲水城县阿戛岩脚田煤矿防突设计 - 2 - 1)法拉向斜 该向斜轴向为北西-南东向,轴长约 2500m ,包括了整个井田,北西翼被断 裂破坏,两翼不对称北东 翼较陡,南西翼 较缓 ,核部地 层为 T1f1+2,两翼地层 为 P3β+P3l+P3c法拉向斜 为本井田的主要控煤构造法拉向斜在井田北部受 F4 有影响,向斜 轴发生了错 位。

      2)岩脚田背斜 该背斜位于井田西部, 轴长约 1500m,北西翼被断裂破坏,两翼不对称 北西翼较陡,南东翼较缓,核部地层为 P3c ,两翼地 层为 P3l岩脚田背斜受北 西翼断层的影响较大 2、断层 1) 断层概况 区内及周边发现断层 4 条,正断层 2 条,逆断 层 2 条,落差均大于 30m 其中:F1、F2 断层:均为逆断层,分布在井田的西部,在井田内地表被滑坡覆盖, 在马场勘探报告中地表明显深度在钻孔 201 中揭露,均为正断层,F1 断层重 复地层 65m,F2 断层重复地层 75m从 马场勘探报告中看:井田西部为一组复 合断层,断 层性质有正断层和逆断层;从分布于井田北西部的捡材沟煤矿巷道 提露情况也证实为一系列南北向的断层组合, 对井田内煤层的开采影响较大 因此,本次工作在作储量估算时,以距本井田最近的 F2 断层为界,往西没有 估算资源量 F3 断层:分布在井田的东部外围, 为一区域性正断层,其展布方向主要 为 北西-南东向由于距井田稍远,本次工作没有 钻孔控制, 对井田内含煤地层影 响不大 F4 断层:其地表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向,深部在 103 孔中揭露断距 40m 左右,并在井田内尖灭。

      综上所述:本区东部为区域断层 F3,西部 为 F1 、F2 等一系列断层组合,西 部以 F2 断层为界, 则本井田内断层稀少2) 断层分述 现将井田内及周边断层分述如下: ⑴ F1 断层:逆断层,由于受滑坡的影响,地表未 见,在 201 孔深 229.36m 见断点,其岩芯破碎, 倾角变化大,上部 倾角 28°,下部 倾角 22°,重复 15、17、18、20 号煤层;断层已控制,基本查 明水城县阿戛岩脚田煤矿防突设计 - 3 - ⑵ F2 断层:逆断层,由于受滑坡的影响,地表未 见,在 201 孔深 414.67m 见断点,其岩芯破碎, 倾角变化大,上部 倾角 22°,下部 倾角 29°,重复 20 号煤 层以下地层;断层已控制,基本查明 ⑶ F3 断层:正断层,位于井田东部外围,属区域性断 层,没有 钻孔控制, 但地表断层基本查明 ⑷ F4 断层:正断层,地面位置从 103 钻孔附近经过,大井田内尖 灭,断面 清楚深部在 103 孔内,孔深 105.86-118.36m 处见断层破碎带,缺失 17-18 及 18-20 号煤层间地层,落差 40m 左右,孔内倾角变化较大,上部 倾角 31°,下部 倾角 20° ,孔内已基本控制,其断层基本查明。

      3) 断层的发育规律 区内断层走向以南北向逆断层为主,以 F1、F2 断层为代表, 对煤矿开采 影响较大其次为 F4 断层,由于 该断层断距及延伸均不大, 对煤矿的开采影响 不大 3、构造复杂程度 综上所述,本区总体为向斜构造,以西部的 F2 断层为界井田内断 层稀少, 西部由于距断层较近,次一 级褶曲发育本井田构造复 杂程度为中等复杂 矿井主要断层见表 1-2-1 表 1-2-2 矿井主要断层特征表 断层名称 倾向 倾角 (° ) 走向 长度 (m) 断距 (m) 垂直断距 (m) 断层性质 F2 EW SN 1000 <20 逆断层 F4 EW SN 400 <4 0 逆断层 三、含煤地层 据区域资料及钻孔资料:本区含煤地层为长兴组和龙潭组. 长兴组厚度 66.20-75.66m ,平均 71.16mm 仅含 2-5 层不稳定的煤层或煤 线, 虽浅部有老窑开采,但据深部钻孔揭露均不可采,属区内局部含可采煤层, 无开采价值,在此不予详述 龙潭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厚度 278.20-313.86m ,平均 299.23m含煤 10-35 层,一般 15 层左右,煤层全层总厚 17.47-25.57 m,平均 20.75 m ,含煤系 数为 6.93%;含全区可采及大部可采 8 层,可采煤层厚度 4.32-10.16 m ,平均 9.11 m ,可采含煤系数 为 3.04% 。

      根据岩性及其 组合、沉 积特征分为三段:各组水城县阿戛岩脚田煤矿防突设计 - 4 - 段含煤情况见表 1-3-1 表 1-3-1 龙潭组含煤层情况 地 层 煤 层 总 计 可 采 煤 层 代号 平均厚度(m) 层数 平均厚度 (m) 含煤系数 (%) 层 数 平均厚度 (m) 含煤系数 (%) P 3 l 299.23 10-35 25.75 8.61 8 9.11 3.04 P 3 l3 123.83 5-14 8.49 6.86 5 6.30 5.09 P 3 l2 106.75 3-15 2.36 2.21 1 0.96 0.90 P 3 l1 68.92 2-3 1.85 2.68 2 1.78 2.58 上段(P3l3):B2 底界至 18 号煤层底界厚度 115.81-128.29m ,平均 123.83m含煤 5-14 层,一般 6 层左右,煤 层全层总厚 7.21-9.77 m ,平均 8.49 m,含煤系数为 6.86%;含可采煤层 5 层(5、8、15、17、18 号),可采煤 层厚度 5.41-8.11m,平均 6.30m,可采煤层含煤系数 5.09%。

      中段(P3l 2) :18 号煤底界至 31 号煤顶 界厚度 95.58-115.30m ,平均 106.75m含煤 3-15 层,一般 10 层左右,煤 层总厚 1.98-3.91 m ,平均 2.36 m, 含煤系数为 2.21%;含可采煤层 1 层(20 号),可采煤 层厚度 0.63-1.56m ,平均 0.96m,可采煤 层含煤系数 0.90% 下段(P3l 1) :31 号煤顶界至 B5 底界铝土 质泥岩厚度 57.30-78.21m ,平 均 68.92m含煤 2-3 层,一般 2 层,煤 层总厚 1.37-3.11m ,平均 1.85m,含煤系 数为 2.68%;含可采煤层 2 层(31、33 号),可采煤 层厚度 1.37-3.11m ,平均 1.78m,可采煤 层含煤系数 2.58% 龙潭组可采煤层主要分布情况:上段含可采煤层最多(5 层),其次 为下段 (2 层),最差 为中段(1 层)从煤层厚度看,煤 层 可采厚度主要分布在龙潭组上 段和下段剖面内,以中段含煤最差 5 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上部,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全区可采,层位稳 定,煤层厚度 变化不大,平均 1.58m ,属中厚煤 层。

      顶板岩性:为灰色、浅灰色泥 质粉砂岩、 细砂岩、泥岩,平行 层理发育,含少量黄铁矿, 产植物化石碎片底 板岩性:为深灰色、灰色泥岩,局部为粉砂岩,含大量植物叶化石 8 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上段上部,层位稳定,全区可采,厚度变化不大,平 均 0.94m,属薄煤层 该煤层有时含夹矸,所有 见煤点有两孔含一层夹矸,其余 均未含夹矸 顶板岩性: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水平纹理及波状水城县阿戛岩脚田煤矿防突设计 - 5 - 层理,产植物碎片化石底板岩性: 为深灰色泥岩、粉砂 质泥岩, 伪底为中厚层 状粉砂岩,产植物根茎化石 15 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段下部,层位稳定,属大部可采煤 层,煤 层厚度 变化较大,在 202 孔为零点平均 0.94m,属薄煤 层 该煤层总体为单一煤层, 所有见煤点只有 101 孔含一层 0.38m 夹矸,其余未含 夹矸 顶板岩性:主要为 深灰色、灰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岩,水平纹理及波状层理底板岩性: 为深灰色泥岩,局部为粉砂 质泥岩,产植物根茎化石 17 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段下部,层位稳定,煤 层厚度变化不大,全区可 采,平均厚度均在 1.43m,属中厚煤层。

      该煤层为单一煤层,所有 见煤点均未含 夹矸顶板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局部 为泥质粉砂岩,波状层理及交 错层理,含菱 铁质底板岩性:主要为灰色、深灰色泥 质粉砂岩、 细砂岩,交 错 层理发育, 产植物化石碎片 18 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段底部,层位稳定,煤 层厚度有一定变化,全区 可采,平均厚度 2.37m,属中厚煤层均 为单一煤层除西部的 101、201 孔厚度 较薄(推测受构造影响),其余 钻孔厚度均大于 1.30m,属井田 发育最好的煤层 顶板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个 别为泥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