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世博会对上海城市低碳发展的启示.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5290273
  • 上传时间:2022-06-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28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世博会对上海城市低碳发展的启示    □ 刘奇思/文早期世博会与环境保护活动出现分离状态随着环保意识的初醒,世界博览会开始了与环境保护运动的交融与互动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彰显的一个全新理念环境污染,在本质上是自工业文明以来直到现在人类征服自然活动的非理性扩张和膨胀的恶果早期世博会与环境保护活动出现分离状态随着环保意识的初醒,世博会开始了与环境保护运动的交融与互动在世界地球日诞生后,世博会积极呼应,努力配合地球日的活动,此后的世博会均以人与自然和谐、能源和无污染等环境问题作为主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就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上海世博会将环境保护意识始终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科技世博”、“生态世博”与“人文世博”的先进理念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世博”一词进入人们视野从“生态世博”到“低碳世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世博会与环境保护的交融世界博览会在工业革命的大旗下诞生工业的大发展,不仅使资本主义城市彻底取代了封建城市,而且使资本主义城市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城市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而非村落化的城市的初步形成带来了世界博览会。

      工业革命诞生了世界博览会,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使人类产生了驾驭、主宰自然的意识,其结果是一定程度地助长了人类对大自然不计后果的掠夺和征服,环境问题等各种负面效应也悄然而至随着工业革命的大发展,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短缺、能源枯竭、气候反常、人口爆炸等问题层出不穷一些工业化国家出于二战后重建家园的愿景,一味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人类在短暂时期内创造的物质财富,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加剧了对森林、淡水、耕地和矿产的消耗,引发了深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灾难二战以后,环境保护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二战也是世博会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二战以后的世博会,其思考的重心和讨论的焦点发生了巨大变化,由炫耀辉煌业绩转向对“人道”、“天道”的思索和探究二战使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的发展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一方面技术发展导致战争的破坏力,使得人们的认识从对人类成就的骄傲演变到对发展前景的焦虑;另一方面战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使人们开始从技术主义层面的思考转变到人文主义的忧患因此,二战后的世博会更加关注人类自身及与自然的关系,世博会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就共同关注的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的论坛。

      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演绎成世博会的主题二战后的第一个世博会,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就以“科学、文明和人性”为主题,各参展国通过展示战争给人类家园和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呼吁不要战争,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等课题也引起人类担忧针对人们的疑虑,博览会力图寻找答案,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生态和能源等自然领域如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屏弃了以往博览会以纪念碑式的建筑来象征博览会主题的做法在确立了“人类与世界”的主题后,建立了人是探险者、人是制造者、人与环境、人与健康等9座系列主题馆,同时在一些国家举办次主题的国际会议,强调人与科学和自然的关系与此同时,现代环保运动在美国兴起世博会与环境保护的互动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环境污染问题趋于国际化大气层臭氧减少,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等日益严峻的问题严重困扰着人类,地球的危机成为人类生存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1970年4月22日,由丹尼斯·海斯发起的“地球日”活动诞生为配合“地球日”这一世界纪念活动,在之后的历次世界博览会中都有以环境问题作为主要话题。

      在1970 年地球日活动拉开帷幕之际,同年举办的日本大阪世博会就以“人类的进步与和谐”为主题,提出珍惜资源、治理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问题为了使公众和政府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威胁,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首次以环境为议题的国际会议1974年地球日的活动宣传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与此相呼应,美国在斯波坎举办了1974年的“国际环境博览会”,提出了“无污染的进步”的主题,这是历史上首次明确地将环境问题作为主题的世博会该世博会以生态学为博览会主题,以自然特色斯波坎河与瀑布为博览会标记,围绕“庆祝明日焕然一新的环境”进行了一系列国际专题讨论会博览会后,建造了最新式的污水处理厂,将斯波坎河水变得清澈,这一举措引起全世界对环境保护这一课题的重视此后的世博会均以人与自然和谐、能源和无污染等环境问题作为主题园艺”,尤其是 “能源”、“水源”等词汇,在1980~1990年代的世博会主题词中频繁出现为配合1993年地球日“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的主题,1993年韩国大田专业博览会则结合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与和谐发展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起飞之路中的挑战”的主题,在会场和展馆建设中广泛采用各种再生利用技术,会场内的马路也是用废轮胎粉碎后铺设而成。

      韩国大田世博会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举办世博会,它标志着举办世博会不再是发达国家的特权1999年中国政府主办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则把世博会的这一发展趋势继续向前推进,该世博会提出“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主题,以配合1999年地球日的主题: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表明20世纪下半叶人们在重建家园、恢复发展并面临新问题的时候,不约而同地从各个角度想到了“自然”20世纪末的多届世博会均把环境内容作为重点常有人把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与1900年巴黎世博会相比较1900年巴黎世博会丝毫没有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而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的主题是“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主办者认为必须实实在在地面对未来文明的发展,不能忽视或掩盖全球的社会和环境危机,因此提出了博览会的指导思想,即设计服从于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在可持续性的条件下共存参展的49个国家馆均用环保、可再生、多用途材料建成,积极配合了主办方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2005年爱知世博会则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试图通过丰富多样的展示,回顾迄今为止人们如何用智慧和技术将渐趋疏远的人类和自然的关系重新连接起来早期世博会以政治经济为主,二战后世界博览会由单纯追求进步的观念逐步让位于“可持续发展”和其他类似理念,开始了世界博览会与环境保护的交融与互动。

      现在,人们对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现在和未来产生了重大影响,人类必须正视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保护好地球,人类与自然应相互依存,当今世界需要一个对环境保护更友好的文明面对这一严峻课题,还有待人类进一步探讨、寻找战胜这一挑战的答案世界博览会对人类与环境保护的探讨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世博会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国际舞台之一,是宣讲、传播新生事物的理想场所世博会与可持续发展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采取多种环保、节能措施,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就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办好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责任,也是全国的责任目前,世博运行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上海市一方面已按照组委会统一部署,在国家有关部门、兄弟省区市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帮助下,举全市之力,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做好各项运营工作另一方面坚持科学办博、勤俭办博、廉洁办博、安全办博,贯彻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最大程度地发挥园区和配套设施功能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越来越面临一系列挑战为此,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存在冲突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倡导减少生产中的资源利用(reduce)、产品反复多次使用(reuse)、以及废弃物再利用(recycle)的3R原则,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总之,未来城市的经济将更加充满活力,而这种活力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的,一是市民的创新和创造力,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21世纪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全球总人口中的55%将居住在城市因此,对未来城市生活的憧憬与展望是一项全球性课题,它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人民都休戚相关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博览会存在的重要核心价值,不只为了国力展示,更是要成为呈现人类文明的省思;希望由文明发展的技术,为人类未来生活、地球环境做出贡献。

      上海世博会将环境保护意识始终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科技世博”、“生态世博”与“文化世博”的先进理念世博会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形象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以改善上海环境为起点,可以为中国其他城市做好环境保护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中国提出绿色世博与当今倡导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循环经济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思路完全吻合通过绿色世博行动,表明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提高中国公民环保的意识和观念,展现现代中国爱护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心愿和治理环境的决心,实现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从而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声誉从生态世博到低碳世博“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彰显的一个全新理念低碳世博”理念,即在办世博时,注重生态、环保、绿色理念,注重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世博”为产业及城市发展带来良机,我们可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现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跟人类社会早期阶段的“原生态”低碳经济具有形似性,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回归”,但这种回归却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经济高度发展的前提下,更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当代人与后代人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理性自觉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初级、自发的“原生态”低碳经济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这种新型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无碳经济”或“零碳经济”。

      低碳世博将带动举办地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使城市经济更具活力和竞争力:一是“低碳世博、科技世博、人文世博”的办博理念与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相契合低碳世博将带动环保产业和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科技世博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人文世博则能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而这三种办博理念所带动的产业又恰恰是新世纪上海经济要优先发展的行业;二是以世博为契机, 使有关“ 低碳经济社会”的论坛成为政府、企业、专家学者与社会公众之间交流、沟通与合作的平台,有助于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三是低碳世博将为举办地经济在世博后高速增长提供核动力我国应明确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将经济社会的低碳化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使之成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两型社会”不仅应当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还应当是低碳导向型的社会因为低碳经济将带来比一般经济模式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无论是在增加企业收入,还是创造就业机会上,低碳经济都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其增长速度也要快于其他经济形态低碳经济的这些特点将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福利三个方面加快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针对此,低碳世博,已成为上海世博会应有之义。

      上海应以世博为契机,打造低碳城市,建成低碳经济社会这涉及民生部门、产业部门、交通部门、能源部门和各个其他部门因此需要各界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培育和提升低碳竞争力,进一步优化现有后发优势,同时把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到企业、产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