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理论分析.ppt
42页第十一章 理论分析 一、理论分析概述(一)理论分析的意义与作用1、理论分析的概念理论分析是指在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抽象思维对资料进行加工制作,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由此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理论分析的作用(1)对统计分析的结果作出理论性说明和解释资料分析的第一步是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 述现象的各种状态、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等等;第 二步就是对统计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2)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和论证(3)由具体的、个别的经验现象上升到抽象的、普遍 的理性认识对个案材料的理论分析,一是要从具体现象中发现 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即透过表象提示出事物的本质特 征;二是要对调查资料进行抽象概括,由具体、个别的 事例建立一般的类型 3、理论分析的最终结果最终结果得出概括性的研究结论结论是调查研究之 后,即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全面、深入、详细的分析之后提 出的,它概括性总结出一项调查研究的结果如果说,分析是把所研究的现象分解为各个部分,那 么结论就是把对个部分的理性认识综合起来,形成对现象 的完整、准确的认识,并以简明扼要的方式陈述出来在此基础上就能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以推动理论的发 展,或者是提出政策性建议,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二)理论分析一般思考方法理论分析的一般思考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概念的定义是什么;问题和事实是什么;说明为什么;研究结论是什么1、概念的定义是什么 这是如何做分析的第一步明确概念就是交待概念的定义,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限定好,使别人知道你所分析的是什么,讲的是什么意思使概念既明确又合于真理性的认识需要掌握三点:(1)传统的或经典的定义是什么(2)现行说法或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3)你的定义及其理由是什么2、问题和事实是什么 首先是提出问题,指出研究这个问题的意义其次是陈述事实,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文字叙述;二是统计描述文字叙述帮助人们了解调查对象的概况,形成大致印象;统计描述使人们对调查对象的印象数量化,精确化,减少模糊感因此一个好的理论分析,在陈述调查事实时应该两种方式兼用,互相配合,互相补充3、说明为什么说明之所以如此的原因说明为什么这部分不仅要进行因果分析,而且可以进行多种分析,如比较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系统分析、辨证分析等等 4、研究结论是什么这是理论分析的结果 (三)理论分析一般分析步骤理论分析的一般原则是: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部分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大体包括五个步骤。
1、资料审读和总体性思考(这是理论分析的第一个步骤 )(1)资料审读就是将全部用于分析的调查资料进行认真的审查和阅读2)总体性思考总体性思考就是在调查资料审读以后,根据原来分析方案和现有资料,整体性地思考一下需要分析什么,现有资料允许分析什么,进行哪些分析,总的分析目标和理论假设是什么,等等在总体思考中主要抓住以下几点:第一,据现有资料,检查原来拟定的分析方案的可行性第二,确定总体的分析目标第三,设计具体分析步骤2、个体资料和典型事例的理论分析(这是理论分析的 第二个步骤) 个体资料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背景资料,比如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家 庭的人口数、代际结构、经济收入水平等二是行为和态度资料,例如职工的劳动态度、出勤、完 成定额情况等个体资料和典型事例的理论分析应把握如下三点:(1)深入细致地把握个体资料,从中发现问题,抓住矛 盾(2)抓住典型事例,让典型事例“说话”(3)个体资料和典型事例的分析不要就事论事,要为总 的分析目标服务3、分类资料和具体假设的理论分析(这是理论分析的第 三个步骤)分类资料和具体研究假设的理性分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陈述分类资料陈述分类资料应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系统。
第二层次是进行概括和结论性分析理论分析的任务是概括出共性的本质的东西来,形成研 究结论 第三层次是论证具体研究假设论证具体研究假设,一方面是检查具体研究假设是否符 合分类资料,符合的给予肯定,不符合的予以否定;另一方 面是说明其符合或不符合的原因 4、全部资料和中心研究假设的理论分析(这是理论 分析的第四个步骤)应掌握以下原则:(1)要从全部调查资料中抓取有价值的整体事实资料 ,抓取的根据就是调查研究的核心问题中心假设2) 要善于从个体资料和分类资料的相互关系中把握 整体事实资料把握整体事实资料一方面要认真做好个体资料和分类 资料的分析,另一方面要学会概括和提炼分析者面临的任务是,根据多因素综合分析,或者提 炼出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或者概括出若干一般性的因素 ,以论证中心研究假设,提出研究结论 5、结论及其意义的理论分析(这是理论分析的最后 一个步骤)(1)作为学术理论观点的研究结论作为学术理论观点的研究结论,即肯定或否定学术界 流行的某种观点,或者提出某种新的观点,推动理论的发 展2)作为具体工作建议的研究结论这种类型的调查研究很多根据调查和分析,提出了 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议,并分别就这些建议及其意义作分析 ,以供参考。
3)作为宏观政策决策建议的研究结论这种研究结论,通常是党和政府的主管部门、领导同 志进行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结果 二、理论分析方法(一)矛盾分析法所谓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学说的原理、法则去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状况和外部事物的关系,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也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它是一种定性分析,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最一般的、最根本的、符合辨证规律的哲学认识基础之上,通过客观地、历史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进程,具体地分析、认识事物如首先要找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等 v188位:2000年,世卫组织卫生筹资与分配 公平性排序中,中国居倒数第4v50%:每年有近50%的人应该到门诊看病、 30%人应该住院,却因各种原因得不到救治 v12%~37%:由于大处方,我国卫生费用的 12%~37%被浪费掉了中国医疗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研 究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v“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 得了一些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从 总体上讲,改革是不成功的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医疗改革v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与落后而 且不完善的医疗机构构成了主要矛盾v人民群众较低的收入和医药品价格的昂贵构 成次要矛盾 (二)历史分析法 1、历历史分析法概述历历史分析法是通过对有关研究对象对历史资料进行科 学的分析,说明它在历史上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 展到现在状况的。
换言之,就是分析事物历史和现状的关系,包括历史和 现状的一致方面以及由于环境、社会条件的变化而造成 的不一致方面历史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楚事物在发生和发展过 程中的“来龙去脉”,从中发现问题 ,启发思考,以便认 识现状和推断未来历史分析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各种历史文献资料进 行检验和剖析,回溯性是历史分析法的重要特征 2、历史分析法的一般步骤:第一,检验文献本身的可靠性;第二,检验文献记录的真实性;第三,分析事物演变过程和阶段的历史性分析事物演变过程的历史性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揭示某种事物产生的最初历史背景,寻求历史根源例如,通过对真实可靠的历史文献的检验分析,使我们看到,犯罪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永恒的现象 其二是把对事物的历史考察同现实调查分析结合起 来,“古为今用” (三)因果分析法因果关系:事物A是事物B的原因,事物B是事物A的结果即事物A的变化引起事物B的变化,事物B由于事物A的变 化而变化,称这种关系为因果关系分析因果关系的方法称为因果分析法使用因果分析方法需注意如下三点:第一,找出构成因果关系的事物无论是一因多果,一果多因还是多因多果的关系,凡是因果关系都必须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作为因果关系的承担物。
例如“雨后地皮湿”,有两个事物;雨和地皮,其中下雨是地皮湿的原因,地皮湿是下雨的结果第二,确定因果关系的性质确定因果关系的性质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判定是否真的存在因果关系,指出哪个为因,哪个为果二是考察因果关系的类型:是一因多果?还是一果多因?在社会调查中碰到的大多数问题是一果多因型的第三,对因果关系的程度作出解释因果关系的程度是统计分析给定的,通常用相关系数或净相关系数来表示,理论分析的任务是做出解释一果多因分析例题:影响工人劳动积极性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步,问题讨论在这例中,研究的问题是工人劳动积极性,任 务是找到影响工人积极性的原因,并分析第二步,找出影响因素,建立因果关系示意图比如这些因素是: 工人的劳动态度,技术水平,与领导者的关系,工人管理制度 因果关系示意图为: 第三步,解释各因素对劳动积极性的影响程度,分析哪个原因是主 要的,哪个原因是次要的,为什么假定4种因素对劳动积极性的相关系数依次是:0.70、0.45、0. 85、0.80,由此可知在影响工人劳动积极的因素中,工人与领导者的关 系是最重要的原因;其次是工厂管理制度合理与否;再次是工人的劳动 态度,最后是工人的技术水平。
具体分折一下为什么有的因素影响强,有的相对弱,并据此提出合理 化建议 (四)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指试图通过事物异同点的比较,区别事物,达到对各个事物深入的了解认识,从而把握各个事物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应注意、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与相异点、要对可比的事物作比较,不要在不可比的事物之间作比较、选择和制定精确和稳定的比较标准 1.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1)横向比较是将同一时期的相关的事物进行比较横向比较既可在同类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如来自城市社区的流浪乞讨者与来自农村社区的流浪乞讨者的比较;横向比较还可在不同事物之间进行,如贫困乡村与富裕乡村的比较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两类事物或同类事物不同部分之间在某一方面的差异,进而分析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2)纵向比较是对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点进 行比较例如,将当前的流浪乞讨现象与解放初期三年自然灾 害时期的乞讨现象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可以揭示认识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上的 特点及其变化发展的趋势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各有其长短:横向比较的优点是现实性强,缺点是一种静态比较法 ,难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发展趋势纵向比较的长处在于能够揭示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 认识事物之间的发展趋势;但它往往对事物之间横向联系 注意不够。
2.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与相异点比较事物或对象的同和异是比较分析的两项内容:(1)共同点的比较:确定事物或对象的共同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找出共同性质,即同类事物的“同类”性如男女职工的比较分析,”职工”就是共同性质, 表明具有共同的劳动性质,这就是比较分析的前提条件二是找出调查对象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例如分析比较男女职工的劳动积极性问题,在诸种 影响因素中,可能有若干共同因素,这就是男女职工在劳 动积极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即一致的地方2)差异点的比较:这是比较分析主要的和重要的工作确定差异点,就是找出调查对象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例如影响男女职工积极性的因素不同,在相同因素中影响程度可能不同,等等从这些差异中我们会发现,调动男女职工的积极性,应该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所以提出不同的建议和对策 3.要对可比的事物作比较,不要在不可比的事物之 间作比较比较常常应当弄清指标的可比口径问题,弄清指标概 念的含义和指标数值的计算方法具有相同含义和相同计算口径的统计指标,都是可比 的,反之是不可比的对于调查对象的比较来说,要选择可比的方面开展比 较分析例如,比较炼钢厂和纺织厂的工作成绩,在产值、收 入、企业管理、工人劳动态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是可行的,因 为这些方面是可比的。
但是如果比较工厂幼儿园的建设规模,则是不行的, 因为纺织厂女职工多,“孩子妈妈”多,幼儿园的建设规模 一般地比炼钢厂要大,领导也重视,二者之间不存在可比性 4.选择和制定精确的、稳定的比较标准定量比较的计量单位应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