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背景和作用.pdf
2页1 半亩历史 第 5 期 版面设计/徐曼 历史纵横 · ·人 人教 教网 网· ·半 半亩 亩历 历史 史版 版权 权所 所有 有· ·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背景和作用 安徽 郑旭东 欧洲第二战场,是指英美在欧洲开辟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场即以英国为基地,横 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登陆,开辟一个与苏德战场相呼应的欧洲第二个战场,直接 对德军作战 那么欧洲第二战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开辟的?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 后胜利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1.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对德作战的需要和英美应尽的义务 二战初期,希特勒利用苏联与西欧国家之间的不和,通过“闪电战”方式,迅速占 领了欧洲十余个国家,直至威逼英、苏心脏──伦敦、莫斯科这样,英苏面临着共同 的选择:要么被法西斯打败,要么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德国德苏开战当天,英国首相丘 吉尔就表示,鉴于共同的敌人,英国要义不容辞地援助“俄国的危难” 因此,以苏德 战争为契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维护自身利益,英苏相互放弃了一战后久有的敌视态 度,以打败法西斯、重建世界和平为目标,进行了广泛的战时合作 早在 1941 年 9 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 夹攻的要求,以缓解数百万德国军队给苏联带来的巨大压力。
但当时美国尚未参战,英 国也没有从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挫折中缓过来,根本无力在西欧实施大规模登陆战进入 1942 年,形势继续恶化,苏联红军在凶猛的德军面前且战且退,经受着巨大的人员伤 亡;英国军队在北非被隆美尔击败;太平洋战场上,刚刚投入战争的美国无法应对日本 的强大攻势,东南亚各国相继沦陷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再次提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牵制德军的要求美国的罗斯福总统也认为有这个必要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使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成为可能,而1942 年以来,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个战场出现的转机使之成为必然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对全人类的安全和民主制度构成严重的威胁在反法西斯的斗 争中, 西方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都迫切要求联合行动, 抗击侵略, 捍卫独立和自由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元旦,26 个国家齐集华盛顿,签署了《联 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不同社会制 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它的组成大大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摧毁 法西斯成了各国共同的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在战争中互相配合,并赢得最后 的胜利 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和中途岛战役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主 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经过多 年的浴血奋战,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随着 1943 年的来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国家在各大战场都开始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反攻,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时机日益成熟 3.德黑兰会议的决定使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成为即将付出的实际行动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盟国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开罗会议后,1943 年11月28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 2 半亩历史 第 5 期 版面设计/徐曼 历史纵横 · ·人 人教 教网 网· ·半 半亩 亩历 历史 史版 版权 权所 所有 有· · 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并决定在欧洲开辟 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这次会议对巩固反法西斯联盟起了重大作用,为 1944 年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创造了条件 4. “霸王行动”计划的实施使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成为最终的现实德黑兰会议的 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通过了关于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的决定,即“霸王行动”计划 为了在欧洲的登陆战役,美英盟军在英国集中了大量的兵力这次代号为“霸王行动” 的战役,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
1944年 6 月6日,3个盟军空降师在德国防线背后着陆,随后5 个师的部队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 区的滩头强行登陆盟军站稳脚跟后,开始向法国内陆进攻8 月,光复巴黎诺曼底 登陆战役实现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同时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了大反攻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件之一 欧洲第二战 场的开辟,拖住了法西斯德国的大批兵力,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也消除了德 军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同时,它也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 一步发展从此以后,德国法西斯陷于东西夹击、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欧洲第二战场 的开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 作者简介:郑旭东,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中学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居巢区 “教学能手” ,巢湖市骨干教师先后有文章发表于《中学政史地》 《少年智力开发报》 《考试报》 《考试指南报》 、人教网等主编、参编各类资料 10余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