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径裁判记圈工作方法.docx
4页田径裁判记圈工作方法主要方式有: 一、电子芯片法:参赛运动员每人佩带一个电子芯片感应记圈 二、人工方式:1)人盯人,2)棋盘法,3)磁性记圈牌,4)表格法,5)综合法(表 格、棋盘或磁盘)造成失误的原因:a 方法不科学;如计时同终点记圈所用表格不一致或不易操作如磁性记 圈盘b 准备不充分;如对参赛运动员水平了解不够,出现超、拖多圈,运动 员身上的顺序号粘贴不牢、中途掉下或雨水、汗水淋湿、字迹模糊不 清,导致判断失误等c 裁判员不在状态;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思想开小差、疲劳等d 外界干扰;终点秩序混乱,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等e 使用通讯设备不当;终点同摄影计时联系不是单线专用是选用 对讲机等f 概念混乱;导致已跑圈数、余圈不清楚综合以上所述,根据规则和裁判法的要求,我们对比了上述几种记圈工 作方式,结合近些年的实践,本文设计了表格法,终点裁判员全部担任记 圈工作结合计时“人盯人”,该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准确、可靠的优点 该方法强化了裁判工作的独立性和操作环节的严密性,实践证明严格执行 本操作程序是可以圆满完成终点记圈工作的根据设计程序和实践结果,我们认为有些项目有半圈、有的是整圈,容 易混淆,提出将运动员所跑圈数的概念换成通过终点的“次数”,3000米8 次,1500米4次,如5000米12 1/2 圈将概念换成运动员第12次通过终点 “摇铃”,第13 次通过终点为到达。
4. 终点裁判组担任记圈工作操作细则和新旧表格及站位对比 首先,设计统一的记录表格,计时同记圈各组使用的表格一致,如图所 示(a计时用,b记圈用,c是原来的计时记圈表)分段计时记圈表按圈计时成绩表 表格 ac 传统表格方式项目余圈次成绩项目余圈次成绩1000米24500米12 1/2 122311221021920819300米7 1/2 718617516415150米3 3/4 3142131至达\号码 圈数\ 成绩\号马姓名单立252423222120115121/2-131211竝97 1/287653 3/44321一表二表三表决定成绩名次(此表格模糊容易记错,不如新设计 的表格一目了然)顺序号表格 b 总记圈表子 米 赛次 人数 第 组4.1 分工及工作方法:4.2将裁判员分工为三个组:a.总记圈组;b.脱圈组;c.报圈组确定各组工作位置如图1所示: (图2是原来的站位,缺占是影响电 计时摄影,不利于裁判组核对,报脱圈裁判员行走路线过长及影响观众) b c c ^scs^内 -(跑进方向)内(跑进方向)~~ .终占八、、终占 k、八、、 b图2a图1 主裁判甲负责总记圈组、报圈组,并负责同全自动电子摄影计时主裁判 的联系。
主裁判乙负责脱圈组4.1. 1 总记圈组(甲、乙、丙) 比赛开始,核对参赛运动员人数记录在表格上,当运动员通过终占时, 甲报顺序号(距终占线 15 米左右开始),声音清晰、简练,如“8”、“7”、 “15”等(备好检录单,根据气候情况或运动员的顺序号看不清或掉下时 备用)乙记录,丙监督(当脱圈组设在内场时,可同赛前控制中心主裁判联系, 将运动员大腿左侧顺序号粘贴偏前些)4.1.2 脱圈组(甲、乙、丙) 确定参数人数,使用同记总圈组相同的表格,每圈复查运动员人数并记录当运动员出现拖圈通过终占时,由甲报号、乙记录、丙举牌通知脱圈 运动员的剩余圈数(根据现场情况,可适当举长一些时间,以便主裁判甲 同总记圈组核对,也便于计时组人盯人裁判员的核对)4.1.3 报圈组(甲、乙) 根据比赛项目显示余圈,当领先运动员进入终占直道时,甲按钮—观察乙监督余圈显示器工作是否正常,当领先运动员或每名运动员还剩最后一 圈时摇铃为防止电子余圈显示器发生故障,最好备用一套人工牌)4.1.4 主裁判甲 对比赛进程中遇到有疑问时,主裁判甲要及时核对三个组的工作情况,并及时向终占摄影裁判组报运动员中途罚下,中退及脱圈者的号码及人数 最后一圈前,通过总记圈组,了解、掌握领先前八名运动员的跑进顺序, 当运动员距离终点线 80 米时,用单线告知终点摄影计时主裁判(当运 动员通过终点出现重叠时,应按事前规定好的方法,说明“里、外、中” 运动员的顺序号)。
每组赛后,应同手计时组主裁判核对,并再次同终点摄 影组核对运动员到达终点的顺序,并让其复诵无误,审查总记圈组的记录 表格和总名次顺序,确认以后,迅速抄录,签字交径赛记录员,若是决赛 将前三名运动员的号码名单迅速抄录给赛后主裁判一份4.1.5 最后三圈的工作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所有疑问点,必须在最后三圈前弄清,由主裁判处理 若遇到疑问不清之处,裁判员应及时向主裁判提出,并继续做好自己分工 的工作,保持镇静有序的工作态度,严禁交头接耳比赛进程中任何人(包括竞赛主管、径赛裁判长,官员及其他人员)都 不得干预或影响终点裁判组的工作,对于明显的问题,有关人员可直接向 主裁判指出新闻工作者,必须服从指挥,严禁在终点线附近停留,保持 终点附近良好的秩序,是保质保量,完成长距离裁判任务的必备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