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胞生物学第11章-15章习题.docx
24页第十一章核糖体一、 名词解释1. ribosome (核糖体)2. 5S rRNAgene (5S rRNA 基因)3. SD sequence (SD 序列)4. polyribosomes (多聚核糖体)5. N-端规则(N-end rule) 6.蛋白酶体 (proteasomes) 7. ribozyme (核酶)8. peptidyl transferase (肽酰转移酶)二、 填空题1、 核糖体是一种 的颗粒装结构,其主要成分是 和2、 在细胞内核糖体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 和3、 蛋白质合成的起始过程很复杂,包括一系列被 催化的步骤4、 可使每个氨基酸和它相对应tRNA分子相耦联形成一个5、 包括两个tRNA分子的结合位点:,即P位点,紧密结合与 多肽链延伸属端连接的tRNA分子; ,即A位点,结合带有一个氨基酸的 tRNA分子6、 催化肽键的形成,一般认为这个催化反应是由核糖体大亚基上的 分子介导的7、 在所有细胞中,都有一种特别的 密码子AUG,它携带一种特别的氨基酸, 即,作为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8、 核糖体沿着mRNA前进,它需要另一个延伸因子,这一步需要 水解当 核糖体遇到终止密码(—、—、—)的时候,延长作用结束,核糖体和新合成 的多肽被释放出来。
翻译的最后一步被称为,并且需要一套 因子三、选择题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核糖体沉降系数分别为( )A. 30s 和 50s B. 40s 和 60s C. 50s 和 60s D. 70s 和 80s2、 核糖体的E位点是( )A. 真核mRNA加工位点 B. tRNA离开原核生物核糖体的位点C.核糖体中受EcoR I限制的位点 D.电化学电势驱动转运的位点3、 真核起始因子eIF-3的作用是( )A. 帮助形成亚基起始复合物(eIF-3、GTP、Met-tRNA、40S)B. 帮助亚基起始复合物(三元复合物、40S)与mRNA 5'端的结合C. 若与40S亚基结合,防止40S与60S亚基的结合D. 与mRNA 5'端帽子结构相结合以解开二级结构4、 下列复合物中哪些不是起始反应的产物?( )A. GTP+Pi B、ATP+Pi C.起始因子 D.多肽 四、判断题1. 在tRNA分子中普遍存在的修饰核苷酸是在掺入tRNA转录物结合前由标准核苷酸共 价修饰而来2. 如果tRNATy的反密码子发生单个碱基变化且成为丝氨酸的反密码子,这种tRNA被 加入到无细胞系统,所得的蛋白质在原来应为丝氨酸的位置都变成了酪氨酸。
3. 在肽链延伸的过程中,加入下一个氨基酸比加入氨酰tRNA更能激活每个氨酰tRNA 间的连接4. 摇摆碱基位于密码子的第三位和反密码子的第一位5. 核糖体小亚基最基本的功能是连接mRNA与tRNA,大亚基则催化肽键的形成6. 蛋白质合成时,每加入一个氨基酸要水解4个高能磷酸键(4个/密码子),所消耗 的总能量比起DNA转录(每加入一个核苷酸用两个高能磷酸键,6个/密码子)要少 ()7. 因为AUG是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子,所以甲硫氨酸只存在于蛋白质的N端8. 通过延缓负载tRNA与核糖体结合以及它进一步应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时间,可使与 不适当碱基配对的tRNA离开核糖体,提高蛋白质合成的可靠性9. 延伸因子eFF-1 a帮助氨酰tRNA进入A位点依赖于ATP内一个高能键的断裂10. 三种RNA必须相互作用以起始及维持蛋白质的合成五、简答题1、 以80S核糖体为例,说明核糖体的结构成分及其功能2、 已知核糖体上有哪些活性部位?它们在多肽合成中各起什么作用?3、 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行使功能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4、 试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在结构与组分及蛋白质合成上的异同点第十二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一、名词解释1、细胞周期 2、细胞周期检验点 3、细胞同步化 4、有丝分裂5、 减数分裂 6、有丝分裂器 7、染色体列队 8、染色体的早期凝集 9、MPF (细胞促分裂因子) 10、周期中细胞 11、静止期细胞 12、细胞周期蛋白 13、细胞分裂周期基因 14、CDK抑制因子(CKI) 15、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 16、诱导同步化 17、DNA合成阻断法 18、中期阻断法 19、终端分化细胞二、填空题1、 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微管的作用是;微丝的作用 是。
2、 中心粒是由 构成的,每个中心体各含有一对互相 的中心粒,在细胞周期的 期进行复制3、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器有、、和 四 种类型的微管;植物细胞中没有4、 细胞分裂的方式有、和5、 细胞周期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和6、 最重要的人工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有 阻断法和 阻断法7、 2001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在 方面作出了杰出 贝献8、 按照细胞增殖能力不同,可将细胞分为三类即、和9、 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调控细胞越过G1/S期限制点的CDK与周期蛋白的复合物称 为10、 以培养细胞为材料,通过有丝分裂选择法可以获得M期的细胞,这是因为培养的 细胞在M期时11、 用DNA合成阻断法获得同化细胞时,常用的阻断剂是 和12、 MPF由两个亚单位组成,即 和当两者结合后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其中 为催化亚单位,为调节亚单位13、 肝细胞和肌细胞属于不同细胞周期类型,肝细胞在受到损伤情况下能进行分裂, 而肌细胞却不行,由此可判断肝细胞属于,而肌细胞属于14、 细胞周期中重要的检验点包括、、和15、 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人为地将有丝分裂划分为、、、 和、、等六个时期16、 在减数分裂的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 和等位基因的;在有丝分裂后期中,是 发生分离,而在减数分裂后期I中则是 发生分离。
三、选择题1、 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具有核仁,并且核物质与细胞质的界限清晰,则可判定此细胞处于细胞的(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2、 在细胞分裂中期与纺锤体的动粒微管相连,保证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的结构是( )A、复制源 B、着丝粒 C、端粒 D、动粒3、 关于细胞周期限制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 限制点对正常细胞周期运转并不是必需的B、 它的作用是细胞遇到环境压力或DNA受到损伤时使细胞周期停止的〃刹车〃作用,对 细胞进入下一期之前进行“检查”C、 细胞周期有四个限制点:G1/S、S/G2、G2/M和M/ G1限制点D、 最重要的是G1/S限制点4、 MPF的分子组成是( )A、CDK2 和 cyclinB B、CDK1 和 cyclinB C、CDK4 和 cyclinD D、CDK2 和 cyclinD5、 细胞周期正确的顺序是( )A、 G1-M-G2-S B、 G1-G2-S-M C、 G1-M-G2-S D、 G1-S-G2-M6、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进行交叉和互换的这个时期称为()A、偶线期 B、粗线期 ”双线期 D、终变期7、 CDK是否具有酶活性依赖于( )。
A、与周期蛋白的结合B、CDK本身的磷酸化C、A、B都必须D、A、B还不够8、 有丝分裂中期最重要的特征标志是( )A、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B、纺锤体形成C、核膜破裂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 极9、 MPF的主要作用是调控细胞周期中( )A、G1期向S期转换B、G2期向M期转换C、中期向后期转换D、S期向G2期转换10、 核仁的消失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G1 期 B、S 期 C、M 期 D、G2 期11、 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 )A、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B、着丝粒不分离 C、染色单体分离 D、不出现交叉12、 在裂殖酵母中的cdc2基因在芽殖酵母中的同源物是( )A、 cdc2 B、 cdc25 C、 cdc28 D、 cdc2013、 休眠期细胞是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进行增殖,但在适当刺激下可以重新进入细 胞周期的细胞,下列属于休眠期细胞的是( )A、肝细胞 B、神经细胞 C、小肠上皮组织基底层细胞 D、肌细胞14、 在细胞周期的G2期,细胞核的DNA含量为G1期的( )A、1/2倍 B、1倍 C、2倍 D、不变15、 中心粒的复制发生在( )A、G1 期 B、S 期 C、G2 期 D、M 期16、 G0期细胞一般是从( )即脱离了细胞周期。
A、G1 期 B、S 期 C、G2 期 D、M 期17、 有丝分裂器形成于( )A、前期 B、前中期 C、中期 D、后期18、 MPF不能促进( )A、卵母细胞成为卵细胞 B、卵巢发育 C、G2期向M期转化 D、蛋白质磷酸化19、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使用()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A、秋水仙素 B、紫杉酚 C、羟基脲 D、细胞松弛素B四、判断题1、 S期是细胞周期中唯一合成DNA的时期,因此S期也是决定细胞繁殖速度的重要时期 )2、 在细胞周期中,在G1/S和G2/M处都存在限制点 )3、 动粒又称着丝点,是供纺锤体的动粒微管附着的结构 )4、 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差异,而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是由于G0期的长短不同 所致5、 动植物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它们的纺锤体内都有两个中心粒 )6、 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后期II )7、 人丝分裂是体细胞增殖的方式,而生殖细胞只进行减数分裂 )8、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次缢痕部位的染色质在间期形成核仁结构 )9、 G0期细胞仍然保留细胞分裂的潜能 )10、 在细胞分裂中,除了纺锤体微管与染色体相互作用外,极性微管和星体微管都没有明确作用。
)五、 简答题1、 什么是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各时期主要变化是什么?2、 细胞周期同步化有哪些方法?比较其优缺点3、 试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4、 简述细胞通过什么机制将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5、 细胞周期中有哪些主要检验点?细胞周期检验点的生理作用是什么?6、 简要说明CDK激酶在细胞周期中是如何执行调节功能的六、 论述题1、 什么是MPF?如何证明某一细胞提取液中有MPF?2、 说明MPF的活化及其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3、 试例举人类在研究细胞周期调控初期进行的一系列重要实验第十三章 程序性细胞死亡与细胞衰老一、 名词解释1、细胞衰老 2、Hayflick界限 3、致密体 4、端粒 5、细胞死亡6、细胞凋亡7、凋亡小体 8、DNA ladders 9、细胞坏死 10、caspase家族11、 bcl-2 12、 P53二、 填空题1、体外培养的细胞的增殖能力与的年龄有关,也反映了细胞在体内的状况;细胞衰老的决定因素存在于 内; 决定了细胞衰老的表达而不是细胞质2、 衰老细胞的膜的 减弱、 能力降低;线粒体的数目 ,嵴呈 状;核的体积 、核膜 、染色质 3、 端粒是由简单的富含 和 的DNA片段的 序列组成;随着每次细胞分裂,端粒会 。
4、 端粒酶以自身的一段 为模板,通过 出一段端粒片段连接在染色体的端粒末端,从而保持了细胞的 生长;人类正常组织的体细胞 端粒 酶活性5、 ROS主要有三种类型即: 、 和 6、 2002年的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颁给了两位英国科学家和一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为研究器官发育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