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件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规划广州市政府.doc
26页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征求意见稿)广州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二O一三年九月2- 2 -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2一、发展基础 2二、发展环境 4三、发展趋势 6第二章 定位与目标 7一、发展定位 7二、发展目标 8第三章 发展重点 9一、产业选择原则 9二、产业发展重点 10第四章 产业布局 15一、总体空间布局 15二、重点片区发展指引 16第五章 项目策划 17一、航材国际贸易分拨中心 17二、生物医药贸易分拨中心 17三、保税展示交易中心 18四、亚太冷链贸易分拨中心 18五、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18六、文化展示交易中心 19七、影视作品后期制作中心 19八、飞机检测维修中心 19第六章 保障措施 20一、加大产业发展政策支持 20二、建立健全开发管理体系 20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1四、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21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2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前 言2010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机场综保区)作为我市临空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机场综保区具有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三大功能,适宜发展港口作业、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等业务,是国家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之一。
为加快推进机场综保区建成,形成符合国际贸易趋势和区域市场需求的产业体系,引导空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发挥机场综保区促进国际贸易、辐射带动周边产业集群的功能,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 58号)、《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适合入区项目指引》(署加发[2012] 196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府[2012] 141号)、《广州市保税监管区域管理办法》(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73号)、《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州空港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编制规划范围包括中区、北区和南区,共7.385平方公里规划期至2020年1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一、发展基础机场综保区中区、北区、南区规划面积分别为0.756平方公里、2.099平方公里和4.53平方公里当前,三个区域的发展基础不一:中区位于花都区,紧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北出口,一期(围网)建设用地面积0.537平方公里,已开发完毕,进驻了DHL、TNT等一批国际物流企业,依托广州空港国际物流园、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广州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等园区和企业,形成了口岸作业和保税物流服务等主要功能;北区位于花都区,一期(围网)建设用地面积0.468平方公里,网外区内已进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淘宝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华润广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恒福储运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了仓储、转运等主要功能;南区位于白云区,一期(围网)建设用地面积0.64平方公里,相关基础和监管设施建设即将完成,网外区内已进驻广州立华制动器材有限公司、广州市锦湖和盛门业有限公司、广州市电光霓虹灯有限公司、广州市百翔化妆品有限公司、广州市宏致贸易有限公司、广州市茗艺饰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从事汽车、建材、电子、化工、食品、玩具等行业制造的中小型企业。
图1:机场综保区区位图整体而言,机场综保区的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协调成本较高机场综保区由花都区政府、白云区政府、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等业主单位组成,多个业主单位导致机场综保区产业布局的协调成本相对较高二是监管难度较大机场综保区中区、北区和南区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远,对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查验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产业环境有待优化三是产业基础薄弱除中区外,北区和南区从事的均为非保税业务,网外区内存在一批相对低端的中小型企业四是优质资源与可利用空间不匹配机场综保区中区紧临机场,拥有发展保税业务的最佳区位条件,但其拥有的土地资源却最少,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二、发展环境1.世界经济格局加速调整带来发展机遇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人员、货物、资金、服务和信息的流动更加频繁,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贸易便利化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服务贸易方兴未艾,对航空运输和保税产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国外发达的航空制造与维修、高新技术等产业加快对外投资与转移,为机场综保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做强保税业务带来了机遇。
2.我国对外投资和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带来发展动力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尤其是对亚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直接投资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到746.5亿美元,2006-2011年年均增长33.4%同时,进口贸易服务空间进一步扩大,201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首破4700亿美元,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和宣传、电影和音像等新型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国内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机场综保区产业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3.广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市场需求当前广东正处于加快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贸易结构深入调整在保持加工贸易稳定增长的同时,一般贸易迅速增长,进出口产品呈现高端化特点2012年广东进出口总额9838.2亿美元,占全国的1/4强2011年全省推动“委托设计+自主品牌”生产方式加工贸易出口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比重上升至近40%;从事加工贸易的外资企业全年增设研发机构(含内设机构)达99个;全年深加工结转总额达到1163.8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3632.0亿美元,同比增长12%,继续位居全国首位;服务贸易总额达884.9亿美元,同比增长45.2%。
全省贸易结构调整优化为机场综保区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4.广州综合性门户功能更加凸显提供发展保障近年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强化,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服务作用越来越大,国际地位不断上升2012年全市实现商品进出口总额1171.31亿美元,2006年以来年均增速为10.7%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274.6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2.3%,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光电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和生物技术类产品占据主导地位;以空运方式进出口的商品总额94.55亿美元,同比增长8%当前,为加快新型城市化发展步伐,全市正在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培育世界文化名城,为机场综保区培育和发展国际贸易、保税展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现代服务贸易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发展趋势1.国内综保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随着国际贸易方式的转变,保税服务类企业成为入驻综保区的主要类型,金融、研发、检测、维修、展示、服务外包等保税服务类产业引领综保区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综保区的发展要围绕“一新三高五中心” “一新”即战略性新兴产业,“三高”即高技术、高资金密度和高附加值产业,“五中心”即研发、销售(贸易)、物流、结算、维修中心。
的产业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和资金落户,开展各种新型保税业务和保税延展业务,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2013年8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与此同时,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和机场综保区、天津、厦门等地区也在积极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进一步扩大开放,代表了国内综保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2.世界自由贸易园区突出功能创新为进一步增进国际贸易便利性,提升世界经济水平,世界自由贸易园区不断加快功能创新,改善产业环境一是积极拓展产业功能重点拓展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促进、自主研发以及相关的航运、金融、专利使用等业务领域,提升产业价值链二是优化企业服务环境以服务企业需求为目标,推行促进贸易投资的各种便利化措施,创建更加公平、透明、便利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服务环境三是扩大交流合作以促进世界各自由贸易园区互利共赢为原则,加强功能创新、优化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与协作,促进新兴产业领域贸易往来与投资,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综上所述,基于机场综保区的发展基础、国内外综保区发展环境与发展趋势分析,机场综保区总体应向以航空保税物流为基础、现代保税服务为主导、高端保税加工为辅助的产业结构方向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构建产业集群。
第二章 定位与目标一、发展定位依托机场综保区的政策优势,围绕珠三角地区“世界高端制造中心”产业配套需求,重点打造“三中心”,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在更高层面、更高质量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将机场综保区建设成为自由贸易园区,使之成为广州空港经济区争创国家航空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支撑——全球保税物流中心发挥区域交通网络优势,建立知名产品国际中转分拨中心,打造华南地区的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和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全球保税维修中心重点开展飞机零部件、电子产品、精密仪器等产品保税维修,同时争取政策突破,扩大维修产品范围,打造全球维修中心聚集地——亚太贸易展览销售中心发挥机场及综保区优势,开展航空指向性强的商品、奢侈品等销售展示业务,增强综保区的展览、展示、交易功能二、发展目标——产业规模跨上新台阶到2015年,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经济初具规模保税物流和检测维修稳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蓄势发展到2020年,航空金融、展览展示、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取得突破,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保税服务和保税物流位居全国前列——功能提升力争新突破到2015年,保税物流、外贸口岸等功能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服务贸易、融资租赁等创新功能取得突破。
到2020年,集聚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保税物流、检测维修功能成为主导,航空金融、国际贸易、展览展示等功能初步形成,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第三章 发展重点一、产业选择原则1.贸易、制造和物流缺一不可充分把握广州空港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机遇,将珠三角制造业与广州对外贸易体系以及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的物流优势充分整合,推动机场综保区产业价值链的提升图2:贸易、物流和制造双向促进示意图2.坚定贸易在机场综保区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可以带动生产规模和就业规模扩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机场综保区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功能平台,更需要明确贸易的龙头地位,支撑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战略目标3.技术升级、能级提升,引领区域经济进步依托广州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提升机场综保区的产业规模与技术层级,打造区域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建立“综保区-产业区”共生产业生态体系4.产业差异化定位,错位发展一方面,机场综保区中区、北区和南区依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产业;另一方面机场综保区在产业定位上实现与南沙保税港区、广州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错位发展5.区域联动,统筹规划。
按照机场综保区周边地区产业的功能格局和发展需求,紧扣“功在网内、利在网外”的发展理念,围绕引领区域产业创新与优化升级的发展方向,集聚各类高端生产要素,实现小区域(机场综保区)带动大区域(网外产业区)发展的总体目标二、产业发展重点紧扣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