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32359159
  • 上传时间:2023-09-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0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羁旅诗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换句话说羁旅诗应指人们被抛出原本属于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被移植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所产生的不适应的心理感觉所创作的诗歌1.由来  诗人或因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长期客居他乡,滞留他处,处境艰难,心情郁闷,遂将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写下成诗篇,就叫做羁旅诗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中国在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中已经有了羁旅诗歌,到了汉朝尤其是汉末乱世出现了很多创作羁旅诗的羁旅诗人,羁旅诗歌得到很快发展,之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到唐代,羁旅诗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成为唐诗中的一个重要门类阅读羁旅诗,要注意了解历史大背景以及诗人的个人背景和遭遇2.特点  羁旅诗表达的感情主要有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羁旅之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愤之情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等等,由于这些这些感情是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

      羁旅诗主要使用的意象包括“望月怀远”(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鸿雁传书”( 韦应物的《闻雁》)、“折柳送别”(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杜鹃啼血”( 晏几道的《鹧鸪天》)等等3.羁旅诗的写作特色  羁旅诗的创作手法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A、乐景衬哀情  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B、侧面落笔  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妻子写得娇美动人,也衬托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从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4.羁旅诗意象及其意象典故*月亮  [见月怀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作真,为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对月引发思亲,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风、秋霜、衰草  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梧桐  民间传说,凤凰喜欢栖息在梧桐树上古书上说,梧桐能知秋,“梧桐一叶落,天下皆知秋”诗人体察梧桐叶落的飘零景象,咏叹身世的孤苦凄凉,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杜鹃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 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猿啼  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沙鸥  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  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鸿雁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浮云  [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落日意在爱惜,如“故人”;*寒山、烟、暝色、高楼、宿鸟、烟、日暮  特别是暝色、日暮时分,妻独守空房,当会思念远方的游子;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

      与日暮、暝色相近的意象还有暮霭、落日、夕阳也可表现游子思乡之情5.重点留心四种意象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① 望月怀远 ② 鸿雁传书”,如2003年春季北京卷比较鉴赏韦应物《闻雁》和赵嘏的《寒塘》;  ③ 折柳送别”  ④ 杜鹃啼血”6.导航训练《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1本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什么?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什么思想情感? 2、“独有”“偏惊”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3中间两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会“出”“渡”“催”的妙处。

      《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诗的颔联是如何将壮阔的景色与凄冷的情怀结合起来的? 2、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3诗的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1. 为什么白居易在诗中说:“一夜乡心五处同”? 2. 诗歌的首联与颔联都是由因及果,是否有重复拖沓之嫌? 3. 如何解读“千里雁”与“九秋蓬”这两个意象? 《长安晚秋》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1.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2. 诗歌的标题叫长安晚秋,那么诗人围绕标题描写了哪些景物?先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再用自己的话描述景物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