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第3讲.ppt

42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8379102
  • 上传时间:2018-07-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8M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道德理论与 实践2012.9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专题三专题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 历史源流历史源流王浩斌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981153371@.com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在批判继 承人类社会认识史上积极成果,克服唯心 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基础上形成 的,体现人类文明进步及发展要求的科学 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源流主要 体现为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是对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哲学方 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条是暗线,体现为对西方两大社会科学方 法论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就是实证主义和人 文主义一、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黑格尔(黑格尔(1770—18311770—1831 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 表之一,唯心主义辩证法表之一,唯心主义辩证法 是其哲学的合理内核是其哲学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费尔巴哈(18041804~~ 18721872年)德国古典哲学最年)德国古典哲学最 后的一个伟大代表,唯物后的一个伟大代表,唯物 主义哲学是其哲学的基本主义哲学是其哲学的基本 内核内核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方法论运用“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 现实幸福。

      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 那需要幻觉的处境 在我们的那些牧羊人带领下,总是只有一次与自由为伍, 那就是在自由被埋葬的那一天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 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 量 我们没有同现代各国一起经历革命,却同它们一起经历 复辟我们经历了复辟,首先是因为其他国家敢于进行革 命,其次是因为其他国家受到反革命的危害;在第一种情 形下,是因为我们的统治者们害怕了,在第二种情形下, 是因为我们的统治者们并没有害怕 “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 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 二、马克思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威廉威廉· ·配第配第 (1623-1687)(1623-1687) 亚当亚当· ·斯密斯密 (1723-(1723- 1790)1790) 大卫大卫· ·李嘉图李嘉图 (1772-1823)(1772-1823)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批判与继承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批判与继承三、马克思对法英空想社会主义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法英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法英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欧欧文文(1771-1858)(1771-1858)傅立叶傅立叶(1772-1837)(1772-1837)圣西门圣西门(1760-1825)(1760-1825)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天才猜测与对资本主义社会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天才猜测与对资本主义社会 的深刻批判为马克思主义提供思想资料的深刻批判为马克思主义提供思想资料空想社会主义对马克思的影响空想社会主义对马克思的影响四、马克思与西方实证主义方法论(一)什么是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关于人类认识活动的一套规则 或评价标准:它告诉我们关于世界陈述中的 哪些内容是属于知识的范围,并为我们提供 可以用来区分能够与不能合理地提出问题的 准则。

      总体来看,实证主义不是去预先假设 人类是如何得到知识的,也不提供关于知识 的心理学或历史学的基础• 实证主义的中心论点: • • 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 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 • • 简单地说就是:不关心你想了些什么, • 只关注你做了些什么二)知识匮乏与实证主义的历史起源• 实证主义追求以感性经验去验证知识和 真理,这恰恰表明,实证主义历史地起源 于知识的匮乏当然,这必须符合两个条 件: • 其一,认知主体迫切需要某种知识,因 为知识对于那些不需要它的认知主体而言 是多余的; • 其二,认知主体无法也不可能找寻到现 成的可资借鉴的知识或真理,知识匮乏才 需要去验证经验,将经验上升为知识• 实证主义的历史起源证明了这样的结论: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事实上 ,那些所谓经由实践检验的真理往往并非 真正意义上的真理,那只是人类因为无法 探寻更好的知识而强行留给自己的几句自 欺欺人的安慰而已因为社会科学领域中 的一切真理或实证的背后几乎都是同样的 结论:知识的匮乏。

      三)社会历史视域中的实证主义与奥 古斯特·孔德的策略• 奥古斯特·孔德首次将自然 科学的方法或科学方法运用于 社会历史领域,使社会科学的 研究从此有了方法论的自觉 开创了社会学这一学科,形成 了实证社会学理论,被尊称为 “社会学之父”•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三个重大发展阶段: • 1、神学阶段即军事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界 的力量和某些现象感到惧怕,因此就以信仰和膜 拜来解释面对自然界的变化; • 2、玄学阶段即抽象法权时期,以形而上或 普遍的本质来解释一切现象; • 3、实证阶段即工业时期,也就是科学的阶 段,运用观察、分类以及分类性的资料,探求事 物彼此的关系来解释世界 (四)社会历史视域中的实证主义与赫 伯特·斯宾塞的策略• 斯宾塞运用进化论来反思人类社 会,认为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类似于 自然进化的变化及发展过程他被 誉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是进 化论的先驱,在C.R.达尔文《物种 起源》(1859)发表之前7年就提 出了社会进化的思想,认为进化是 一个普遍的规律 赫伯特·斯宾塞• 社会有机体理论 •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集中反映在他的《社 会学原理》第1卷中。

      他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进行 了6项类比,得出了3个结论: • 1、社会是一个体系,一个由相互联系的各个 部分构成的紧密整体 • 2、这个体系只能从其结构运转的意义上去理 解 • 3、体系要存在下去,它的需求就必须得到满 足这些观点开启了结构功能理论的先河,直接 影响了法国社会学家 • 斯宾塞详细地比较了 动物有机体和人类社会 他发现二者当中都有 调节、维持和循环分配 三个系统,在动物中分 别是中枢神经、营养和 静脉动脉,在社会中分 别是政府、工业和道路 、电报、商业等手段 社会成员分为三等:一是从事生产职能的工人 和农民;二是从事“分配与循环”职 能的商人、企业家和银行家 ;三是从事“调节”职能的政 府管理人员、官吏五)“社会客观”:迪尔凯姆实证主 义方法论的理论前设 • 在迪尔凯姆看来,自然科学之 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科学,因为自 然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社会科 学之所以也能够成为一门科学, 因为社会事实也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这种“客观”不是自然科学意 义上的“客观”,而是一种“社会 客观”这种“社会客观”实质上 就是迪尔凯姆实证主义方法论的 理论前设。

      五、马克思与西方人文主义方法论(一)什么是人文主义?• •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humanism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 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 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 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的中心思想是: • 1、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 ,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2、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 贬低• 简单地说就是: • 不关注你做了些什么; • 只关心你想了些什么以及该如何来理解你 的行动二)对物化知识的怀疑与人文主义的历史起源• 如果说实证主义起源于知识的匮乏,那么 ,人文主义则是起源于对物化知识的怀疑与对 人的价值的重新理解 • 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发展阶段, 其特点和功效容有差异,然其所以成立的机缘 却是惊人的一致,都是“由于反抗某种文化上 的偏蔽而兴起”。

      • 人文主义的历史起源证明了这样的结论:• 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事实上,人的命题 几千年来都是大致相同却又得不到完满的 解读因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切行动或 理解的背后几乎都是同样的结论:对物化 知识的怀疑和人的价值的重新审视三)人文主义的早期发展历程• 起源:希腊时期 • 产生:文艺复兴 • 发展:宗教改革 • 成熟:启蒙运动“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含义含义: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 全在于人的感觉评价: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 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 神的滥觞 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认识你自己”n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ü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ü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ü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ü 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ü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ü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 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ü 人总是追求幸福的而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 好处,邪恶则总会给人带来坏处 认识:“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 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

      2 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的杰出代表:①①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 “三杰三杰” ”::但丁但丁( (《《神曲神曲》》) )、彼得拉克、、彼得拉克、薄伽丘薄伽丘( (《《十日谈十日谈》》) )②②其它国家:其它国家:英国英国莎士比亚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等等) )◆◆初期薄伽丘与晚期莎士比亚的比较:初期薄伽丘与晚期莎士比亚的比较:( (《《十日谈十日谈》》与与《哈姆雷特哈姆雷特》)l l共同:共同:l l差异:差异: l l反映了什么?反映了什么?宣扬人性、歌颂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尊严宣扬人性、歌颂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尊严 前者注重人性中的本能;后者更崇尚人的理性前者注重人性中的本能;后者更崇尚人的理性文艺复兴从初级文艺复兴从初级( (质朴质朴) ) 高级高级( (高雅精致高雅精致) )发展历程发展历程l l莎莎士比亚 英国大文豪、 语言大师、 戏剧家、诗 人,留下37 部剧本和 154首14 行诗 《十日谈》之插图和绮思梦达的故事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 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 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 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 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

      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 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 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 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 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 ,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 准 ““人是一件了不起的人是一件了不起的 杰作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多么高贵的理 性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多 么文雅的举动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在行 动上多么像一个天动上多么像一个天 使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在智慧上多么像 一个天神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宇宙的精 华华! !万物的灵长万物的灵长! ! ” ” --------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电影电影《《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剧照剧照【【感受人文精神感受人文精神】】• 蒙娜丽莎是一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精彩瞬间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垂线—.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件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公开课】《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2课时++相反数课件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写作素材整理:议论文写作素材+.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1 相交线 4.1.1 对顶角.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3 整式 2.3.3 升幂排列和降幂排列.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5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1元1次方程的应用 第2课时 盈不足问题.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3.1 第2课时 代数式.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2 平行线 4.2.1 平行线.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4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pptx 2024秋新外研版英语1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Module 5 Unit 1.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上册课件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整理与复习.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10 有理数的除法.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3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课件 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4 绝对值.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