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四新技术应用.docx
14页四新”技术应用计划1、工程概况保尔德水库位于第五师84团境内保尔德河上坝址在保尔德河 出山口前2km,距博乐市约3 0 km保尔德水库工程是一项以灌溉 为主,兼顾发电的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 164.45m,对应 库容2 85 1万m3,调节库容9 9 6万m3;死水位1124. 8 9m,死库容 80万m3;设计洪水位11 6 6. 2m,校核洪水位1 1 66.79m根据《水 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 0 0)的规定,本工程为 111等工程,工程规模为中型工程大坝为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 坝高7 3.6m,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其中大坝提高至2级),次要 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拦河大坝(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设计洪水标准为5 0年一 遇,洪峰流量为150m3 /s,校核洪水标准1 0 0 0年一遇,洪峰流 量为305m3/s;泄洪放水洞,溢洪道的下游消能防冲设施:设计洪水标 准为3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 30m3/ s本工程由挡水坝、右岸导流泄洪供水洞及右岸表孔溢洪道组成大坝为沥青砼心墙沙砾石坝,拦河布置,坝顶长2 2 8.4最大坝高 7 3.6m;倒流泄洪供水洞由导流洞改建而成,布置在河道右岸,为有压 洞,由进口引渠段、固定拦污栅段、矩形有压段、竖井段、洞身段、 出口段组成,全长5 3 4.37m;溢洪道布置在右岸,采用岸边式侧槽 无闸溢洪道,开敞式布置,溢洪道轴线与坝轴线成64.6 1。
夹角,斜向 下游溢洪道由侧堰段、调整段、泄槽段、挑流段、护坦段五部分组 成2、 推广“四新”技术的意义所谓“四新”技术,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技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代表了先进技术与先进生产力,是建 筑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性转变的桥梁通过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四 新技术可以提升施工工效、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扩大 项目盈利空间,最终提高公司经济效益3、 “四新”技术推广运用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拟定积极运用各类四新技术,以此顺应建筑 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态势,从项目出发,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争 取项目效益最大化本工程主要运用的四新技术见下表:(1)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 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4 )滑动模板施工技术(5)泵送商品混凝土技术4、 采用四新技术介绍4.1、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本工程基础工程为超长、超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为了有效控制混 凝土裂纹产生,施工过程中将采用多项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4.1. 1、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多个环节相 关,其中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是控制裂缝的重要途径本技术主 要是从混凝土材料角度出发,通过原材料选择、配比设计、试验比选 等选择抗裂性较好的混凝土,并提及施工中需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 等。
4.1.2、主要技术内容(1)原材料要求1) 水泥必须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 酸盐水泥,水泥比表面积宜小于 3 5 0 tf /k g ;水泥碱含量应小于 0.6%水泥中不得掺加窑灰水泥的进场温度不宜高于60°C ;不应 使用温度大于6 0C的水泥拌制混凝土2) 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粗骨料,粗骨料的堆积密度宜大于1 50 0kg/m3,紧密密度的空隙率宜小于40%骨料不宜直接露天堆放、 暴晒,宜分级堆放,堆场上方宜设罩棚高温季节,骨料使用温度不宜 大于2 8C3) 应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施工 工艺分别选用标准型、缓凝型或防冻型产品高性能减水剂引入混凝 土中的碱含量(以N a2 O+ 0 . 6 58K2O计)应小于0. 3kg/m,;引入 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应小于0.02kg/m3;引入混凝土中的硫酸盐含 量(以Na 2 s o 4计)应小于0.2kg /m,4)采用的粉煤灰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 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的规定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II 级,且粉煤灰的需水量比应不大于10 0%,烧失量应小于5%。
严禁采 用C类粉煤灰和II级以下级别的粉煤灰5)采用的矿渣粉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 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应小于45 0 m2/kg,流动性比应大于9 5%, 2 8 d活性指数不宜小于95%2)配合比要求1) 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品质、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 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计算、试配、调整等步骤 选定2) 混凝土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应低于300kg/m3,其中最低水泥 用量不应低于220kg/m3配制防水混凝土时最低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6 0 kg / m,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应大于0. 453) 单独采用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时,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粉煤灰掺 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粉煤灰掺 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30%预应力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得超 过胶凝材料总量的2 5%4) 才能够矿渣粉作为掺合料时,应采用矿渣粉和粉煤灰复合技 术混凝土中掺合料总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50 %,矿渣粉掺 量不得大于掺合料总量的50 %5) 配制的混凝土除满足抗压强度、抗渗等级等常规设计指标歪 还应考虑满足抗裂性指标要求。
有条件时,使用温度一一应力试验机 进行抗裂混凝土配合比的优选3)施工要求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计算,确定施工阶段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升峰 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定相应的温控的技术措施一般情况下,温控指标宜不大于下列数值: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为40°C ;混凝土浇筑 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为25C;混凝土浇筑 体的降温速率为2. 0C/d;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为20C2) 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按设计要求留置变形缝,当设计无规 定时,宜采用下列方法:跳仓法施工:底板分段长度不宜大于40m,侧墙和顶板分段长 度不宜大于16m跳仓间隔施工的时间不宜小于7d,跳仓接缝处按 施工缝的要求设置和处理3) 在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入模温度应小于3 0C,应 避免模板和新浇筑的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 筋的温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气温均不应超过40C混凝土成型后应及 时覆盖,并应尽可能避开炎热的白天浇筑混凝土4) 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 适当挡风措施,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此时应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 积的构建。
雨期施工时,必须有防雨措施5)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 环境因素影响(如暴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 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度不宜超过2 5C、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 差不宜超过2 0°C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 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6) 混凝土的拆模时间需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外还应考虑到 拆模时的混凝土温度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 裂,更不能在此时浇凉水养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 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一般情况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的里表温差大于2 5C、混凝土表 面与大气温差大于2 0C时不宜拆模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 模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4.1. 3、现场施工情况(1) 本工程采用自拌混凝土,搅拌站采购材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 行采购,明确骨料级配要求,不定期组织试验人员至搅拌站进行抽查材 料是够符合要求2) 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增加各类外加剂如:减水剂、防冻剂及膨 胀剂,以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使用要求3) 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做好测温工作,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做好过程控制。
4) 通过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工程混凝土质量得到了有效 保证,将大大提高结构的整体性、结构防水性及外观质量降低了结 构修补的成本,减少结构质量的后顾之忧4. 2、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本工程钢筋工程中存在大量大直径钢筋施工,如①2 8、①3 2等大跨度梁板,施工过程中积极采用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4.2.1、 主要技术内容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是指在热轧带肋钢筋的端部制做出直螺纹, 利用带内螺纹的连接套筒对接钢筋,达到传递钢筋拉力和压力的一种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目前主要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和镦粗直螺纹连接 方式技术的主要内容是钢筋端部的螺纹制作技术、钢筋连接套筒生 产控制技术、钢筋接头现场安装技术4.2.2、 适用范围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HRB3 3 5、HRB400和 500MP a级钢筋的连接,用于抗震和非抗震设防的各类土木工程结构 物、构筑物不同等级的钢筋接头的应用于结构的不同部位,接头的 应用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 7的规定4.2.3、 可获得经济效益(1) 通过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的应用,将有效保证了大直 径钢筋连接的质量,确保了钢筋工程的质量稳定性。
最终保证了结构 施工质量2) 通过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的应用,将大大减少钢筋工程 施工时间,有效确保的施工进度的执行3) 通过直螺纹机械连接,可减少钢筋因折断而弯锚,直接减 少钢筋投入量经测算,在保证连接质量的前提下,搭接、焊接、机 械连接中,大直径连接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为最便捷、经济的连接方 式4.3、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在工期极度紧张的环境下,施工图预测算,各类工程量、钢筋量统 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工程各类材料及经营控制本工程由预算部门 专业预算员,采用广联达软件进行统计测算;确保成本测算及时完成, 指导现场施工,同时为工程合同签订提供依据4.3.1、主要技术内容工程量和钢筋量的计算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贯 穿项目招投标、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结算的全过程其特点是工 作量大、内容繁杂,需要技术人员作大量细致、重复的计算工作工 程量自动计算技术是建立在二维或三维模型数据共享基础上,应用于 建模、工程量统计、钢筋统计等过程,实现砌体、混凝土、装饰、基 础等各部分的自动算量1) 基于三维模型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建模2) 可自动识别电子版设计文档,快速识别出轴网、柱、梁、墙、 门窗、柱钢筋、梁钢筋、墙钢筋、板钢筋。
3) 可以在三维立体可视化的环境中实现整个建模和计算过 程,通过系统提供的可视化修改查询工具,对模型的所有细节信息进 行控制4) 以构件作为操作对象,系统工程量和钢筋工程量可以通过构件几何尺寸直接读取,实现构件交接处的自动扣减,如墙体计算中自 动扣减门、窗、洞口的面积,算梁混凝土体积时自动扣减柱所占的长 度等5) 自动套取定额,提供完整的换算信息6) 开放的完整的报表系统,实现工程量的自动分类汇总及报表输出4. 3.2、技术指标(1 )应用一套以上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2) 该软件要满足《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3 )该软件应适应全国各地的不同定额和计算规则4.3. 3、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中招投标、工程设计、施工、验收, 结算全过程的砌体、混凝土、装饰、基础等各部分的工程量自动计算, 以及钢筋统计等4.3.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解决工程量和钢筋量的自动计算和统计的软件,已在全国普及应 用应用三维建模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工程量自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