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doc
3页浅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黑龙江省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本次试 验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7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患 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全面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全面组行 围术期全面护理评价:(1)满意率;(2)术前术后踝肱指数结果:(1)全面 组患者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 (2)全面组术后踝肱指数显著比常规 组高,PV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行全面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确切,可有效改善下肢缺血症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护理效果随着牛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 率逐年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 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已成为患者下肢功能障碍主要病因之 一,对患者生活和工作均造成严重影响因患者多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伴随 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需全面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测定,及心、 脑血管评估等手术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应用效果确切,做好围术期护 理工作可提升手术效果[1],本研究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 理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木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75例下肢动脉硬 化闭塞症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全面组。
所有患者 有严重静息痛、间歇性跛行、足趾坏死和溃疡等症状其中常规组共37例,男患者23例,女患者14例,年龄57-83岁,年龄平均值(72.73±3.28)岁病程 7J2 天,体重为(9.17±1.24) 天全面组共38例,男患者23例,女患者15例,年龄55-83岁,年龄平均值(72.92±3.12)岁病程 7・12 天,体重为(9.21 ±1.10)天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和病程经X2检验、t检验显示无统 计学意义1.2方法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全面组行围术期全面护理1)术前护理术前根 据患者负性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开导,提高其抗病决心和手术配合度,术前评估 患者基本情况,做好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胸片等常规检查,行备皮处理、 床上排便训练等,以提高术后康复适应性2)术中护理取平卧位,建立静脉 通路,实时监测患者呼吸、脉搏和血压等,剧烈疼痛者应给予心理疏导,转移其 注意力,并辅以吸氧、降压药物和止痛药物的使用,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 提高手术成功率3)术后护理术后遵医嘱补充血容量,预防血栓发生对患 肢末端血液循环、皮肤颜色等进行观察,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饮食上给予清 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
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前期可进 行床上肌肉收缩和舒张交替训练,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24小孩给予 抗凝药物治疗,并定期监测凝血酶原等指标,观察切口、牙龈、皮肤黏膜等有无 出血情况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1)满意率;(2)术前术后踝肱指数满意度包括对围术期护理人员服务技能和态度的满意情况,满分为10 分,得分≥9分:满意;7・8分:尚可;<7分:不满意护理满意率二(满意+ 尚可)例数/总例数×100%⑵1.4数据处理数据处理软件采用SPSS21.0软件,满意率采取χ2检验(均以百分比% 表示),术前术后踝肱指数采取t检验(均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 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值低于0.05o2结果2.1满意率比较全面组患者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V0.05见表1.3讨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以静息痛溃疡、缺血坏死和 间歇性跛行等为症状,有高致残特点,及时治疗和护理非常关键围术期根据患 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疏导,术中加强病情监测,及时处理突发情况,术后加强 饮食、用药、患肢、康复训练等的护理,有助于加速术后康复⑶木研究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全面组行围术期全面护理。
结果显示,全面 组患者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且术后踝肱指数显箸比常规组高,说明下肢动脉 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行全面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下肢缺血症状, 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参考文献:⑴韩丽芳•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 研究,2011, 08 (1): 68-69.[2]杨娟•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 24 (8): 20-21.⑶吴乐•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 15 (24): 103-103, 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