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二语言习得.doc

46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10823218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题 目:第二语言习得文献综述学 号: 20130291001学生姓名: 赵亚雯院 部: 研究生院专 业: 汉语国际教育内容摘要本篇文献综述将所阅读的 60 篇文章分为六个部分:中介语与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输入与输出假说” 、“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影响二语习得的诸因素等, 每个部分选取了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综合阐述, 通过对每篇文章内容的归纳与总结, 得出了一些与二语习得相关的理论, 同时选取部分学者有研究、 借鉴价值的文章进行简单的评述例如, 语际语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地位、关键期假说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等等,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部分文献的看法以及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的启示和值得借鉴的地方关键词 :第二语言习得 中介语 关键期 输入 输出 普遍语法影响因素目 录一、中介语与第二语言习得 1二、“关键期假说”与第二语言习得 3三、“输入假说”与“输出假说” 6四、“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 10五、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 13六、其他 18一、中介语与第二语言习得代表文章:《语际语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地位》 宋德生《汉语环境与中介语僵化现象起因探讨》 黄冬梅《二语习得中介语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张磊《过渡语及其典型特征分析》 赵晨中介语又叫“语际语” 、“过渡语”和“学习者的语言” ,1972 年由 Selinker 首先使用。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形成的一种特定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所学习的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发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一种动态的语言系统它是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过渡的语言系统,因此也被称为“中间语” 不同学者对中介语的性质和解释有所不同,但综合Adjemian(1976) 、 Corder(1987) 、 Ellis(1994) 、 Selinker 和Lashmanan(1992)等学者的观点, 中介语有如下一些特点: 1. 系统性,中介语的规则是系统变化的 在语言学习者的动态学习过程中, 其语言能力始终处在不断重组、矫正和不断向目的语规则接近的过程中2. 可变性,是中介语中复杂而又富有研究意义的概念 包括系统可变性和非系统可变性 3. 僵化性,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其语言能力尽管还未能达到目的语要求, 但却维持在一种水平停滞不前,一些过渡语的不正确特征如语法、语音特征无法消除的现象 4.可渗透性,语言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是开放的 , 即每一个阶段学到的1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 , 而是可以修正和增加 , 这可以通过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知识的再加工和重组而实现。

      这种开放性决定了它的可渗透性根据中介语的这些特点,何自然教授 (1997) 认为,语际语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套用母语的模式;滥用所学语言的模式;用已学过的词汇及语法绕弯子说话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忽视母语的作用,那么中介语作为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中介形式, 其作用就更不可忽视了 这种作用在选取的代表文章 《语际语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地位》 中被宋德生教授描述很是详尽, 他根据中介语的性质和特点,将中介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产生的作用进行了详尽的解释,这种作用主要是积极作用总结如下,第一,中介语可以帮助学习者快捷地理解, 从而获得大量语言信息 当学习者还没有习得规范的表达方式时, 他较容易接受那些和母语相似的表达法 这里有一个很具启发性的例子, 有一位教师在教授 petroleum 一词时,首先用英语释义,由于学生是低年级工科的学生,老师教了数遍,学生不解其意这是老师用了“ stone ”,“oil ”两个词,学生马上理解了: “石油”第二,在外语习得过程中,中介语的适度使用可缩短或消除习得过程中的“沉默期” Ellis 说:“一些第二语言学习者,特别是孩子,要经历这样一个时期,在这期间,他们不愿用第二语言说话,但也许在通过听别人说话来学习这种语言或在进行自我交谈。

      ”第三,在语言交际中, 中介语的介入有时可以促成交际的成功 中介语是外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它一方面表现为有益因2素,同时又表现为有害因素我们在利用它的积极作用时,又要注意克服它的消极作用另外选取的《汉语环境与中介语僵化现象起因探讨》也特别值得借鉴和讨论 中介语僵化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黄冬梅教授的这篇文章主要是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僵化现象的原因:母语与目的语的社会心里距离;母语干扰;反馈;教师的问题我认为研究僵化现象对我们对外汉语教学很有启发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导致僵化的原因是不可避免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僵化无计可施在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使用所学外语,另一方面又要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适度地指出他们的错误;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 随着语言素材的积累, 学习者是会逐步习得规范的语言的黄冬梅教授在文中提到 “僵化于语言习得早期发展阶段上的洋泾浜语和中介语会使语言的交际功能受到限制” 所以中介语的僵化现象的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二、“关键期假说”与第二语言习得代表文章:《关键期假说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 魏晶《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评述》刘振前《对第二语言习得中 “年龄小优势论” 的辩证分析》 韩红丽,颜晓川《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的新进展—兼评 <第二语言习得与关键期假说 >》 王立非,李瑛3所谓关键期( critical period ,简称 CP),是指在人生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可以在没有外部干预、不需要教授的条件下,轻松、 快速地学习一门语言。

      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 Penfield 和 Roberts, 后 Lenneberg 所接受并加以发挥,对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近 30 多年以来,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 研究者从不同学科的各个方面采用各种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虽然没有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但从根本上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具体来看,支持关键期假说的证据来自三方面的研究: 一是神经语言学,它的一个基本假设是,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是在大脑中不同的部位得到表征和存储的, 认为掌管语言加工的某些神经子系统甚至在童年早期就受到成熟变化的制约, 从而影响在青春期后开始的第二语言学习二是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从工作记忆容量发展的角度做出了不同的阐释 得出一下结论: 1. 有一种进化机制将关键期大约定位在青春期; 2. 社会的语言规模自我调整, 保证儿童在关键期内能够学会(假定习得速度相对稳定) 最后,心理语言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以 3-39 岁移居美国、母语为汉语或朝鲜语的人为被试,进行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 7 岁前移居美国的被试者语言水平同本国人没有区别, 7-15 岁则明显显示出成熟带来的衰退。

      这种对关键期假说理论持肯定态度的代表文章就是魏晶的 《关键期假说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他通过比孩子第一、第二语言习得,以及比较孩子和成人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从中说明了神经、认知、情感、语言因素在第4一、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并认为关键期很重要,从小学习语言会事半功倍但是,反对关键期假设的理论家则从方法和理论两个方面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在刘振前的《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评述》一文中,总结了支持关键期假说的各种研究以及对关键期假说全面反驳各观点, 并从语言学、心理学、神经语言学、认知科学等角度对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进行了重新审视 作者在文中得出的最后结论是, 第二语言习得不存在所谓的关键期,起码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来验证这一假设;从表面上看, 年龄对第二语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但这并非年龄本身而与年龄相关的其他因素造成的 在本文选取的另一篇《对第二语言习得中“年龄小优势论”的辩证分析》中,首先是肯定了在自然条件下,就语音和语法方面而言,年龄越小,学得越好,但年龄大的人在读写方面的优势以及成年人比儿童能够更快地习得第二语言语法的事实证明了: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年龄小的并非总是比年龄大的人学得好,从而论证了“关键期假说”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两篇文章都提到,纽菲欧德( Neufeld )的研究常被反驳“关键期假说”,在这里就不具体说明他的研究了,他所得出的表明:在青春期后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人也有可能获得一种和母语习说者同等的语言能力就本人而言, 比较赞同刘振前在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评述》一文的部分观点, 即认为第二语言有一个关键期的观点是错误的,起码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得不到科学研究证据的支持凡是5智力发展正常的人, 即使到很大年龄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 只要工作和生活需要,有强烈学习动机,也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而第二语言之所以达不到母语水平,原因又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做一一阐释了三、“输入假说”与“输出假说”代表文章:《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 刘君栓,刘晓华,夏晓翠《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心理过程》 周业芳,徐德珍《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形式及语义重构》 李秀英《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输入理论研究综述》 黄爱琼,罗雨青《成人第二语言的学习与习得—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李杰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输入、吸收和输出是其必要的关键环节目前对于二语学习中输入和输出环节的研究很多, 且大都集中在学习者的心理认知方面。

      心理语言学运用认知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 必须接触的目的语的材料,即输入学生接触到输入的材料以后,首先引起大脑的注意,注意是习得的第一步,是进入大脑的原始信息大脑对注意到的输入材料,采用一定的学习策略, 通过工作记忆调用长期记忆中的语言模块和一般知识,对输入进行匹配、类推、重组、转换等,以理解其意义并形6成对第二语言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学生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处理, 产生一种中介语,并在最后形成第二语言的表达,这就是输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预测试卷三.docx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模拟试卷一.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模拟试卷四.docx 安徽省安全员《B证(项目负责人)》冲刺试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预测试卷四.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考前点题卷一.docx 2023年通信工程师《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无线)》试题真题及答案.docx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试题精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预测试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考前点题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考前点题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五.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四.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一.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四.docx 安徽省安全员《B证(项目负责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模拟试卷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