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pdf

1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492284
  • 上传时间:2018-07-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3.49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2014-09-16 09:34:0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赵世瑜 / 杜正贞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 年,清顺治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农民军攻 克北京,明朝的末代君主朱由检走投无路,奔煤山自缢,自此,作为全国统一政 权的明朝寿终正寝对于明朝的灭亡和崇祯皇帝的死, 从当时开始就多有人评论, 后世的史学家也因为1644 年的改朝换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对此 颇多论说 但是很少有人想到, 不久之后, 这样一个政治事件竟变成了一种特殊 的“地方性话语”,化为一种特殊的民俗传统,具有了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一、 “太阳生日”的传说与习俗1925 年 3 月 15 日,鲁迅在给傅筑夫、梁绳祎(容若)的信中提及:“中国 人至今未脱原始思想,的确尚有新神话发生,譬如‘日’之神话,《山海经》中 有之,但吾乡(绍兴)皆谓太阳之生日为三月十九日,此非小说,非童话,实亦 神话,因众皆信之也 ”[1] (P66-67)关于此是否“新神话” ,民间文学界专门 进行过讨论, 但无论如何, 讨论者没有注意到这个故事的背后,隐藏着对明清交 替的历史记忆 [2] (P227 )[3] (P1) 三月十九日太阳生日的习俗在东南沿海地区普遍存在,也引起了民俗学家的 关注。

      有学者发现,“太阳的生日南北并不一致,北方很多地方以二月初一为太 阳生日,吴越地区则为三月十九(注:三月十九那天,日出正好在卯时正,故以 是日为太阳生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在门口插上蜡烛,妇女三五成群,念佛宿 山此风以绍兴地区为盛” [4] (P508) 在湖州地区,人们“认定三月十九日是 太阳菩萨的生日”,并流传下来这样的《太阳经》 : “太阳明明珠光佛,四大神州 照乾坤太阳一出满天红, 晓夜行来不住停 行得快来催人老, 行得迟来不留存 家家门前都行过,碰着后生叫小名恼了二神归山去,饿死黎民苦众生天上呒 我呒晓夜,地下非我没收成世间呒我来行动,昼夜不分苦万分太阳三月十九 生,家家念佛点红灯位上神明有人敬,呒人敬我太阳星有人传我太阳经,合 家老小免灾星呒人念我太阳经,眼前就是地狱门太阳明明珠光佛,传与善男 信女人每日清晨诵七遍, 永世不走地狱门 临终之时生净土, 九泉七祖尽超生 务望虔心行到老,后世福禄寿康宁 ” (黄景秋讲唱) [5] (P447,59) 这种《太阳经》在各地流传,版本多有差异,如在宁波慈溪采集到的则是: “念念太阳经,太阳三月十九卯时生太阳出来照四方,普照大地万物生一照 东方太阳升,二照南海观世音。

      三照西方千重佛,四照北方地狱门东南西北都 照到,风调雨顺国太平有人念我太阳经,合家老小无灾星世上太阳最公平, 穷不欺来富不捧,照在人间世上一样闻世上若无太阳照,万物皆空化灰尘善 男信女来修行,修行先念太阳经 ” (注:姜彬主编:《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 ,上 海文艺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507 页注①另外在《宝卷六种》之中,有民国时 期顾大荣所抄《王大娘宝卷》 ,其中有“三月十九太阳生,善人念佛点天灯眼 前活佛须敬重,德道之人放光明”等语 )[4] (P507 )从内容来看, 这些文字都是一些善书宝卷, 除了宣扬因果报应思想外, 还含 有平等平均的思想, 因而带有浓厚的民间宗教色彩 但是除了提出太阳三月十九 日生和“太阳明明珠光佛” 这样含义隐晦的词句外, 并没有发现与明朝灭亡事件 的直接联系即便如此,在其它地区流传的类似善书宝卷,甚至都没有提到“太 阳三月十九日生”或“太阳明明珠光佛”这样的词句,可见这是一种颇具地方性 的异文(注:如湖北公安县的 《敬太阳神》: “太阳神, 太阳神,太阳冬月十九生, 六月初一登殿门神农架发现的《太阳经》说:“太阳冬月十九生,家家念佛点 红灯 ”参见韩致中未刊稿《太阳崇拜和太阳神话》 ,第 5 页。

      又清乾隆间在湖北 白阳教徒李元义家抄出的《太阳经》说: “太阳经,太阳经,太阳出现满天红, 家家门首都走到,道你众生叫小名 太阳冬月十九生,家家念佛点天灯 ”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初五日《军机处录副奏折》转引自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 间宗教史》第 100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但是也有一些民俗调查发现了太阳生日与明朝及崇祯皇帝的关系比如在温 州地方, “民间相传,三月十九为太阳生日经考查,实则为明思宗殉国日,平 阳一带妇女在这天拜经持斋”[6] (P215)[7] (P393) 而绍兴东浦镇文化站的 诸国良搜集的《太阳菩萨的故事》则是这样说的:旧时,绍兴人每逢三月十九都 要请太阳菩萨,说是这天是太阳菩萨的生日 其实它的出处还是在明朝末年,那时崇祯皇帝在位, 李自成造反, 带兵逼近 京城崇祯皇帝逃上煤山,被迫上了吊有个明朝的大将叫吴三桂的,引进了清 兵入关,虽然打击了李自成, 但北京城反被清兵占去了 明朝皇宫内的皇族全被 杀害,只逃出了崇祯皇帝的第三个女儿她隐蔽在一个尼姑庵里,落发修行因 为三月十九日是崇祯皇帝归天的日子,也算是明皇朝覆灭的日子 这位三公主哀 悼父亲的死难和亡国之痛,亲自编了一卷《太阳经》,在民间传散,假说三月十 九日是太阳神的生日,让百姓都来祭祀,巧妙地瞒过了清朝的皇帝。

      所以绍兴人所说的太阳菩萨的生日,实际上是崇祯的忌辰与明朝覆灭的日 子 (注:讲述人:潘国桢,男,时年65 岁,教师,绍兴县东浦薛家桥 ) 除此之外,在湖州地区过去还有朱天庙会,与我们所谈的问题有直接关系 朱天庙里供奉的是朱天大君, “相传即明崇祯皇帝此庙建于清朝,不能直接表 示思念故国故君,因此塑了一尊武士像,赤脚踩小山冈,一手举乾坤圈,一手持 檀木棍小山冈象征崇祯皇帝自缢的景山,乾坤圈是自缢的绳套, 檀木棍是投缳 于其上的槐树” [6] (P399) 到民国年间, 乌青镇四月二十四日 “俗传朱天君诞, 近今香烟亦盛” [8] (P12b ) 这个故事也得到了亲眼目睹者的佐证周作人曾回忆说:“民国初年我在绍 兴,看见大家拜朱天君, 据说这所拜的就是崇祯皇帝 朱天君像红脸, 被发赤足, 手持一圈,云即象征缢索,此外是否尚有一手握蛇此像虽曾见过,因为系三十 年前事,也记不清楚了 ”[9] (P150 )又马叙伦记述说: “英玉欲赴梅白克路松 柏里朱天庙进香, 属余为导及至其处,烛火香烟, 目为之眩 朱天大帝者, 实则明崇祯皇帝也,故塑像右手持环,左手持棍邵裴子说:棍以象树,环以象 结绳,正拟思宗自缢也。

      惟此间庙像颈悬人头一串, 杭州无之 ,, 杭俗祀朱天甚 虔,持斋一个月杏媞谓上海人持朱天斋,世世相传,不得废也,否则有灾余 谓此皆居丧不食酒肉及示子孙不忘之意耳[10] (P77) 以下一段叙述则事关杭州 “杭州人无论男女老幼,莫不崇信朱天菩萨每 当四月二十三、二十四诞日,满城香火供奉,盛极一时庙亦遍城皆是,而皆附 设于他庙,无一独立者妇孺尤信仰,四月内必茹素斋戒,谓之朱天素夷考佛经、 《封神》 ,皆无此菩萨,而又独为杭州所有,异哉!或谓朱天者,谓诸天也, 其说不足信殆清初,遗民追念胜朝,托名崇祀,其说或稍近欤?按民间流行讽 诵之《太阳经》,即追念明故帝也[11] (P222)这些都说明,在上海、杭州、 湖州、绍兴等地均有此习俗,江浙一带对明亡一事实有特殊的感情 让我们回到三月十九太阳生日的问题上来除了鲁迅兄弟提到的绍兴以外, 是否还有其它地区存在这种民间信仰呢?我们不妨罗列一下所见材料请看浙江 鄞县:三月十九日,鄞俗以为太阳生日,各寺庙设醮诵经案《玉芝堂谈 荟》十一月十九日日光天子生,《时宪书》亦同,独吾乡在三月十九日 [12] (卷 2:风俗, P11a-12a) 浙江定海厅: 三月十九日,各寺庙设醮诵经。

      相传为前明国难日, 讳之曰太阳生日 案 《玉 芝堂谈荟》:十一月十九日,日光天子生; 《时宪书》亦同,俗易于三月十九日, 为忠义之士所更,今沿其旧[13] (卷 15: “风俗志”,P6a) 定海县: 三月十九日,各寺庙设醮诵经相传为明朝国难日,讳之曰太阳生日俗传 《太阳经》:太阳明明朱光佛,三月十九午时生,家家户户点红灯等语朱即明 之国姓也 [14] (方俗志第十六,“风俗·岁时”,P54a) 浙江乌青镇: 十九日相传太阳生日, 家家拈香燃烛明崇祯于是日殉国, 或民间怆怀旧君, 故名,俟考 [8] (P12a) 浙江杭州: 十九日,太阳星君诞,比户燃香烛(道书) [15] (卷 76, “风俗三”,P19a) 浙江萧山: 三月十九日俗称太阳,有集会,设供于庭妇女彻夜宣佛号者,谓之宿太阳 山按明思宗于三月十九日殉国,遗民痛之,故于是日设供,托言太阳生日以讳 饰之,后世沿其事而昧其意[16] (P27a) 除了在浙江较多发现有关记载以外,在台湾地区也有较多类似记载, 但基本 上见于近年来新修的地方志中比如在《台湾省通志稿》(1950 年至 1965 年铅 印本)中记载说:“三月,, 十九日,传为‘太阳诞辰’实则为明思宗殉国之日。

      以面制豚羊,豚九头,羊十六头,象征太牢之礼,望东祭之家家点灯,欲其明 也盖遗民惓怀故国, 借以寄思,历久遂成俗[17] (P1367 ) 《基隆县志》 (1954 年至 1959 年铅印本, [17]P1588 ) 、 《云林县志稿》(1977 年至 1983 年铅印本, [17]P1743 ) 、 《台南市志》(1958 年至 1983 年铅印本, [17]P1801 ) 、 《高雄县志 稿》 (1958 年至 1968 年铅印本, [17]P1857 )的记载都基本类似, 而《台南县志》 (1957 年至 1960 年铅印本)则在民间仪式方面记载得略详:“太阳公生(十九 日) ,此日是‘太阳神诞’家家户户于早晨在庭前向东方设置香案,上置拜具一 式,前列糕制小型猪九只、 羊十六只为祭品, 于是妇女们点烛焚香, 望太阳礼祭 究其由来,据说在清统治下的明之遗民, 假借太阳诞辰的美名遥祭大明崇祯皇帝 于此日在煤山吊槐树殉难之遗俗,一直留传讫今,已有二百余年[17] (P1827-1828) 我们知道,在明清代嬗之际, 浙江或台湾都是南明抗清力量的重镇,浙江有 鲁王政权, 张名振、张煌言的抗清力量也主要活动在浙东沿海;台湾则是明郑政 权的根据地, 在这里演出了许多抵抗与镇压的悲剧。

      但是,在我们查阅到的浙江 地方志中, 只有很少的一些记载了太阳生日的习俗;在台湾的地方志中, 只是现代修的新方志中有这方面的记述在清初抗清活动同样激烈的江南其它地区,除 了上面所说的朱天庙的信仰以外,也很难见到这类记载 是因为清朝统治时期的 忌讳所致呢, 还是它本身就是很晚近出现的习俗?比如说,它是晚清时期国家控 制力量衰弱的结果,或是革命党宣传反清的产物? 我们也知道,明末清初是被时人称为“天崩地解”的时代,在顺治二年清统 治者再下剃发令之前,许多人对明朝的覆亡无动于衷张履祥说,“崇祯甲申之 变,仗义死节者一二十人而外,率皆污伪命者也其弃职守逃窜者,犹为知廉耻 事”[18] (P41) 太仓人陈世仪作诗说:“五月四日得先帝惨报确信,四海同仇, 若丧考妣,诘朝乡绅有楼船广筵纵观竞渡者,愤而刺之”[19] 对此,昆山人归 庄也作诗批评:“书生闻变涕霑裳,狂悖人心未可量青绶铜章□比日,吴歌楚 舞醉霞觞后面的注说:“四月晦日,粮储道署中演戏,五月朔至端午,嘉定知 县日挟妖童娼妓观龙舟 ”[20] 许多人对气节问题另有看法,对腐朽的明王朝的 灭亡和崇祯皇帝的死未必有很多人同情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太阳生日” 的潜在含义呢?二、明清易代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的地方性话语有些学者认为,太阳生日的习俗与台湾的特定历史有关,如“三月十九‘太 阳公祭’ 。

      据考这天为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崇祯帝)自缢煤山(今景 山公园)之日明郑时代,定于此日面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