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考点解析.doc
42页1八地州 2014 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考点解析大姚县实验中学 张如美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近三年《云南省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历史)》,大理、楚雄、文山、保山、丽江、怒江、迪庆、临沧等八地州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卷,为帮助各位师生缩小复习范围,有的放矢的组织复习,突出测试要点、重点,提高复习效果和测试成绩,我结合自己多年复习备考经验,对 2014 年考点进行了梳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弄清测试范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 4 个板块二、分版块归纳梳理(一)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内容由七个板块构成,它们分别是:1.史前时期;2.夏商周时期;3.秦汉时期;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5.隋唐时期;6.宋元时期;7.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史部分分值占总分值的 15%,即 15 分中国古代史试题结构大致为:6 道选择题(12 分)加材料题的一小题(两小问 3 分)构成命题要求:大致能勾勒出中华民族古代历史发展的线索;树立民族自尊心,加深对历史文化的民族认同感的基础性常识21、史前时期在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活动。
考古学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根据课标内容及能力要求,确定以下考点:(7 个)(1)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2)北京人、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 过着群居生活3)河姆渡人、长江流域、距今约 6000 多年,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干栏式房屋4)半坡人、黄河流域、距今约 5000 多年,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和半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5)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3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6)黄帝:造宫室、舟车、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号称轩辕氏,被尊为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7)尧舜禹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通过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 “禅让” 。
在这些考点中,重点关注:(4 个)元谋人是中华大地上目前已知最早人类;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出粟和蔬菜以及河姆渡人最早种植出水稻;黄帝被尊为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人文初祖” 炎帝被认为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是华夏始祖之一这些知识都能代表中华文明的一个起点,是比较符合前面分析的条件的,因此建议在复习本板块知识时予以重点关注题例】1、[2012·贵州六盘水] 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A.云南元谋 B.陕 西蓝田 C.北京周口店 D.山东大汶口2、【2009·娄底中考】我们中国人见面喜欢问“你今天吃什么菜?” 历史上,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这个最早种植地你认为是( ) A.北京周口店 B.浙江河姆渡 C.陕西半坡 D.云南元谋43、【2009·南京中考】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 长 江流域 ”、“水稻”、 “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 遗址 C.河姆渡遗 D.半坡遗址4、【2009·连云港中考】相传造宫室、车船、衣服等,被尊奉为中华民族“ 人文始祖” 的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5、【2010·毕节学业考试】传说 4000 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
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 “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他是()A.炎帝 B.皇帝 C.蚩尤 D.大禹2.夏商周时期大约在公元前 21 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迄今发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诸侯,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度渐趋瓦解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5●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 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根据课标内容及能力要求,确定以下考点:(5 个)(1)夏商周的更迭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暴君夏 约前 2070 年 禹 阳城 桀商 约前 1600 年 汤 殷(盘庚) 纣西周 前 1046 年 武王 镐京注意提醒学生: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历史。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西周的分封制(3)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注意相关的成语历史典故4)商鞅变法(前 356 年):(Ⅱ级)a. 背景: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新兴地主阶级为6了争取 其政治、经济利益,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b. 目的: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c.内容:①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建立县制d.意义: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5)先秦时期的文化a. 甲骨文: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b. 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c. 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孔子:(Ⅱ级)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思想主张:文化方面:教育方面:【题例】1、[2010·湛江]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7A.秦始皇 B.齐 桓公 C.启 D.禹2、[2012·云南]材料一 公元前 356 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变法开始了,其主要内容是: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这次变法是战国时期那一次著名的变法?(1 分)这次变法产生了什么重大的影响?(2 分)答案:商鞅变法。
(1 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富兵强,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 分)3、[2012·岳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情况(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4、[2012·兰州]近年在 汉堡发现了一本 1691 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A.“仁 ” B.“无为而治 ”C.“兼爱”“ 非攻”D. “法治”5、[2012·株洲]初三某班班委会因 为班上纪律混乱,准备制定严格的班规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他们的主张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似(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3、秦汉时期●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8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了解“ 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通过“ 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参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这一版块的知识要求属于Ⅰ及层次要求的知识点有 12 个,Ⅱ级层次要求的有 4 个,Ⅲ级层次要求的知识点有 2 个根据课标内容及能力要求,确定以下考点:?????【题例】1、[2012·云南]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成吉思汗2、[2012·济宁]作为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9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④采用科举制选官 ⑤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⑥修建灵渠A.①②③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3、[2012·江苏淮安]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 2 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A.秦始皇 B.汉 武帝 C.孝文帝 D.唐太宗4、[2012·山东泰安]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昭君出塞 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5、[2012·广西贵港]西汉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 )A.和亲之路 B.丝绸之路 C.反击匈奴路线 D.出使西域路线6、[2012·兰州]纸的出 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下列人物中与纸的发明、改进直接相关的是( )A.屈原 B.张 衡 C.蔡伦 D.郦道元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0●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农历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这一版块的知识要求依然以识记为主,其中属于Ⅰ及层次要求的知识点有 8 个,Ⅱ级和Ⅲ级层次要求的知识点分别各 2 个根据课标内容及能力要求,确定以下考点:(4 个)(1)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战役 时间 结果 作用官渡之战 公元 200 年 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 公元 208 年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曹丕建魏标志三国开始)时间 建立者 政权 定都220 年 曹丕 魏 洛阳221 年 刘备 汉(蜀汉) 成都222 年 孙权 吴 建业(3)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劳力。
11(4)北魏孝文帝改革(Ⅱ级)目的:为了革除鲜卑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统治内容:①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②颁布均田令;③迁都洛阳;④ 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意义: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题例】1、[2012·云南]以下 选项符合三国鼎立局面形式示意图的是( )2、[2012·湖南怀化]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体现这一作用的主要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