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孔子行年表·简本.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186717
  • 上传时间:2017-07-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3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孔子行年考梁涛周灵王 20 年 鲁襄公 21 年 己酉(公元前 552 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阳历 9月 22日) ,孔子生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人父叔梁纥,母颜徵在文献】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史记·鲁世家》:“(鲁襄公)二十二年,孔丘生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鲁襄公)二十二,孔子生 ”《谷梁传·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孔子生 ”《公羊传·襄公二十一年》:“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孔子家语·本姓解》:“孔子之先,宋之后也……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甫,考甫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一曰孔父者生时所赐号也,是以子孙遂以氏族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放叔,避华氏之乱而奔鲁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徵在颜父问三女曰:‘陬大夫虽父祖为士,然其先圣王之裔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吾甚贪之。

      虽年长性严,不足为疑三子孰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徵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 ’遂以妻之徵在既往庙见,以夫之年大,惧不时有男,而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 ”《世本·秦本·传·宋孔氏》:“叔梁纥生仲尼仲尼圬顶反首张面,四十有九表,堤眉谷窍,参臂骈胁,腰大十围,长九尺六寸,时为长人后数世皆一子 ”【考辨】关于孔子生年有两种记载,一是司马迁的鲁襄公二十二年说 (见《史记·孔子世家》 、 《鲁世家》 、 《十二诸侯年表》 ) ,二是《谷梁传》 、 《公羊传》的鲁襄公二十一年说两说相差一年周灵王 23 年 鲁襄公 24 年 壬子(公元前 549 年)★★孔子三岁,父叔梁纥卒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颜氏娘家是曲阜大族, “于是颜徵在离开纥家,带着三岁的孔丘,寡母孤儿,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城内的阙里去了 ”(匡亚明《孔子评传》第 38页,齐鲁书社 1985年版)【文献】 《史记·孔子世家》:“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孔子家语·本姓解》:“孔子三岁而叔梁纥卒,葬于放 ”★★孔子六岁,为儿嬉戏,陈俎豆,设礼容 孔子生长在鲁国,从小就对礼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与儿童玩耍时,常把祭祀时存放供品的方形和圆形俎豆等祭器摆列出来,练习磕头行礼。

      孔子以后提倡“克己复礼” ,无疑与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是有关的文献】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考辨】 《世家》说“为儿嬉戏” ,未知何年,暂列于此周景王 2年 鲁襄公 30年 戊午(公元前 543年)★★孔子九岁,弟子仲由生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卞人,少孔子九岁周景王 12 年 鲁昭公 9 年 戊辰(公元前 533 年)★★孔子十九岁,娶丌官氏女为妻 孔子十九岁时娶宋人丌官氏为妻文献】 《孔子家语·本姓解》:“至十九娶于宋之丌官氏 ”《世本·秦本·氏性篇》:“孔子娶宋并营氏 ”周景王 13 年 鲁昭公 10 年 齐景公 16 年 己巳(公元前 532 年)★★孔子二十岁,为委吏、乘田,子孔鲤生 孔子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作过委吏(管仓库小吏) 、乘田(管理牛羊畜牧小吏) 孔子早年的这段经历,无疑对他以后的成长产生过重要影响今年孔鲤出生,因鲁昭公送来鲤鱼,故名周景王 15 年 鲁昭公 12 年 楚灵王 11 年 辛未(公元前 530 年)★★孔子论“克己复礼,仁也” 孔子今年二十二岁,在鲁国有一定影响,适楚灵王被杀,孔子引古语“克己复礼,仁也”评论此事 “克己复礼,仁也”又见《论语·颜渊》 ,是孔子的一个重要主张。

      这一思想,是孔子对前人的继承,而不是自己的创造周景王 16 年 晋昭公 3 年 鲁昭公 13 年 壬申(公元前 529 年)★★孔子二十三岁,设教于阙里 孔子开始收徒讲学,学生中有颜由(颜回之父) 、曾点、冉耕等周景王 17 年 鲁昭公 14 年 癸酉(公元前 528 年)★★孔子二十四岁,合葬父母于防 《檀弓》文字中孔子自称“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并有门人弟子,故年龄当已较长 《阙里志·年谱》列于二十四岁,此说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故从之周景王 18 年 鲁昭公 15 年 甲戍(公元前 527 年)★★孔子二十五岁,遭季氏家臣阳虎拒斥 孔子母亲去世不久,鲁国贵族季孙氏宴请士一级的贵族孔子当时还在服丧,但不愿放弃这个学习行礼的好机会,便主动前往,不想却遭到季孙氏家臣阳虎的训斥于是孔子只好退了出来又, “季氏飨士” , “孔子欲往” ,后世学者多怀疑此事有伪江永《孔子年谱》 、狄子奇《孔子编年》均言“不足为信” ,概因为其将“孔子欲往”理解为投机钻营其实不然,季氏飨士,正是学礼的大好时机,孔子不愿放弃这个机会,故欲前往观察学习,虽被阳虎所绌,但其好学的精神并没有错周景王 19 年 鲁昭公 16 年 乙亥(公元前 526 年)★★孔子除服,十日后方笙歌 孔子今年守丧毕,除服十日后,才吹笙吟歌。

      根据《礼记·曲礼》 ,除服之后,五日之内不能弹琴,因为此时哀悼之情还没有完全忘掉,十日之后,哀悼之情已尽,便可吹笙吟歌了周景王 20 年 鲁昭公 17 年 郑定公 5 年 丙子(公元前 525 年)★★孔子二十七岁,学于郯子 周景王 22 年 鲁昭公 19 年 戊寅(公元前 523 年)★★孔子二十九岁,学琴于师襄 ★★孔子弟子商瞿生 商瞿,字子木,鲁国人,孔子弟子喜好《易》 ,孔子曾传之《易》 ★★孔子弟子冉有、冉雍生 周景王 23 年 鲁昭公 20 年 齐景公 26 年 己卯(公元前 522 年)★★孔子三十岁批评琴牢往吊宗鲁“非义” ★★孔子称赞虞人 齐景公田猎,用弓招虞人,但按当时礼制规定,应当以“皮冠” (《孟子》说是“以旌”) ,所以景公的行为是违礼的,故虞人宁死不从孔子听说此事,对虞人表示称赞,认为所招的礼仪不对,则可以不听从★★相传孔子论秦穆公何以称霸 周景王 24 年 鲁昭公 21 年 庚辰(公元前 521)★★孔子三十一岁,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 孔子三十一岁时,与鲁人南宫敬叔适周,向老子问礼老子说:你所说的,已经与人的骨头腐朽了,只有言论还在况且君子得其时则出来做事,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并告戒孔子要去掉“骄气与多欲” 孔子又向周大夫苌弘问乐,并参观了周庙,收获很大文献】 《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 ”’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史记·老子韩非例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与人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 ★★孔子弟子端木赐生 《孔子家语·弟子解》:“端木赐,字子贡,卫人,少孔子三十一岁有口才著名,孔子每诎其辩家富累千斤,常结驷连骑以造原宪宪居蒿庐蓬户之中,与之言先王之义。

      原宪衣弊衣冠,并日疏食,衎然有自得之志子贡曰:‘甚矣子之病也是!’原宪曰:‘吾闻无财者谓之贫,学道不能行者谓之病吾贫也,非病也 ’子贡惭,终身耻其言之过 ”【考辨】 《列传》 、 《家语》均言“少孔子三十一岁” ,故列于本年 周敬王 2 年 鲁昭公 24 年 癸未(公元前 518 年)★★孔子三十四岁,孟懿子、南宫敬叔来学礼 鲁国贵族孟僖子陪昭公出使楚国,因为不会相礼而感到十分惭愧临死前嘱咐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拜孔子为师,向孔子学礼孔子对此十分高兴,认为能改正自己的过错,就是君子 (“能补过者,君子也 ”)周敬王 3 年 鲁昭公 25 年 甲申(公元前 517 年)★★孔子三十五岁,由鲁之齐 【文献】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 ”★★孔子论“苛政猛于虎” 孔子前往齐国,路过泰山脚下时,听到有妇人在野地哭泣派弟子前去打听,原来妇人的舅舅、丈夫、儿子均死于虎口问她为何不离去?答道:没有苛政孔子听后感慨道: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文献】 《孔子家语·正论解》:“孔子适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野者而哀。

      夫子式而听之,曰:‘此哀一似重有忧者 ’使子贡往问之,而曰:‘昔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子贡曰:‘何不去乎?’夫人曰:‘无苛政 ’子贡以告孔子孔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 ’” ★★孔子答齐景公问政;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周敬王 5 年 鲁昭公 27 年 丙戍(公元前 515 年)★★孔子三十七岁,由齐返鲁 孔子到齐国后,一度得到齐景公的信任,据说景公还想把尼谿这个地方封给孔子,但晏婴称孔子“非贤人之行” ,景公逐渐改变了对孔子的看法,孔子于是离开齐国回到鲁国★★孔子往观吴公子季札葬子 周敬王 6 年 鲁昭公 28 年 丁亥(公元前 514 年)★★孔子三十八岁,弟子颜回生 颜回,字子渊,鲁国人★★老子归居,相传与老子讨论仁义 周敬王 7 年 鲁昭公 29 年 戊子(公元前 513 年)★★孔子三十九岁,弟子谵台灭明生 ★★冬,孔子批评晋铸刑鼎 周敬王 9 年 鲁昭公 31 年 庚寅(公元前 511 年)★★老子在鲁,孔子从其助葬 周敬王 11 年 鲁定公 1 年 壬辰(公元前 509 年)★★孔子四十三岁。

      弟子有若生 有若,字子有,鲁国人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主张“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 ,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颜渊》 ) ,要求减少税收,藏富于民孔子去世后,一度被子夏等人推为孔门传人周敬王 12 年 鲁定公 2 年 癸巳(公元前 508 年)★★孔子四十四岁,弟子卜商生周敬王 13 年 鲁定公 3 年 甲午(公元前 507 年)★★孔子四十五岁,弟子言偃生 ★★邾隐公使大夫问冠礼于孔子周敬王 14 年 鲁定公 4 年 乙未(公元前 506 年)★★孔子四十六岁,弟子曾参生【文献】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泰伯》:“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先进》:“参也鲁 ”《论语·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宪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