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31187675
  • 上传时间:2023-0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5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学习重点】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是如何在相互借鉴中 向前发展的学习难点】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是如何在相互借鉴中 向前发展的知识体系】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㈠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1•世界贸易的局限:15世纪之前的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人陆之间2. 世界贸易扩展⑴原因① 近代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② 贸易的扩人促进了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如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西印度公司、法 国西印度公司等⑵表现① 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人人增加② 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并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欧洲的产品也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⑶结果: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欧洲为中心 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㈡两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贸易额增长1原因⑴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I I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I I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⑵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2.表现: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贸易额增长了近2.6倍㈢20世纪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1. 二战前: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人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2. 二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 ⑴发展历程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人影响② 第二次世界人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I制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仍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 展③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世界贸易突飞猛进⑵表现① 从1950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贸易出I I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増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约100倍② 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㈠20世纪以前,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1•概况⑴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 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⑵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2-表现⑴中国茶的传播① 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竹学和娴静淡雅的 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② 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③ 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人洋洲等地区A. 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B.英国茶会 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權的方式C-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D各国茶文化: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在口本形成了 “ 口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 “下午茶”⑵各国服饰的变化:各国服饰的变化也体现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① 中国服装在法国的影响: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获得全场喝彩中国服 装柔软的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线条流畅的龙凤花草纹样等,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② 西服在口本流行:明治维新后,作为“文明开化”的一部分,西服在口本流行③ 法国女装: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人袍式系列,有吸收了中国服装 剪裁方法的“自由”套装,有杂糅了口本和服样式的午茶便装这些服装人胆采用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 奠定了 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④ 中国中山装: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穿着方便,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 族特色。

      ⑶钟表到中国① 钟表诞生于欧洲,人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② 到18世纪,中国进II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A•—些清朝高官将进I I的钟表作为珍桶物品收藏B. 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③ 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㈡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人人促进了文化的交流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 界各地达标练习】1. 1680—1830年塞内加尔主要出口 "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项目年份1680173017801830黄金5.07.80. 23. 0树胶8. 19.412.071.6奴隶55. 364.386.51.9据如表可知,1680—1830年塞内加尔( )A. 处于三角贸易的主导地位 B.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C. 经济发展依附于欧洲市场 D.矿产资源开发始终迟滞2. 《烟标收藏入门》记载:“1889年,美国人里斯克在上海试销的'品海'卷烟的烟标是我国最早的烟标••… 1991年,《烟草专卖法》规定,烟标上必须标明'焦油含量'和'吸烟有害健康'字样1991年中国加入 国际条形码协会,并规定从1992年起在出丨I卷烟烟标上必须标明条形码。

      对此我们不能提炼出的有效信 息是( )A. 反映出近代中国接受了一些西式生活习俗B.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生活更加注重健康环保C.我国调整烟标设计以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D.加入WTO后,我国经济生活开始趋于法律化3. 无线电报、的出现,使伦敦的茶叶或芝加哥的小麦价格迅速影响到处于世界非常遥远的地方的买卖,也能让政府的公众声明顷刻之间为他国政府和一般民众所知晓等这说明( )A.科技成果扩大了民主范围 B.新通信设备应用领域狭窄C.经济发展方式已发生改变 D.通信进步便利了人类互动4. 16世纪,西班牙探险者绕过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来到菲律宾群岛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一一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 随后,中国产品通过这些“马尼拉大帆船”源源不断到达美洲地区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遭到了西班牙殖民入侵 B.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C.商品大量输往美洲地区 D.从根本上改变海禁政策5.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權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岩迫。

      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 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现彖是( )A. 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B. 二战后初期,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C. 20世纪60、70年代,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D.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6. 2018年3月,“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由来自澳人利亚、口本、墨西哥等11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截至2018年12月底,除口本以外的其他10个国家对协定国几乎废除了所有的关税, 口本也废除了 100$的工业产品和82. 3$的农林水产品的关税这些做法( )A.阻碍了世界多极化发展 B.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C.顺应了贸易自由化潮流 D.加强了成员国政治合作7.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时,在关于产品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受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 规定推动( )A.世界完全形成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B.各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现彖得以消除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获得对等的利益D.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8. 卜•面是依据《中国近代服饰文化演变和影响》中有关旗袍的记载编制的表格。

      导致旗袍变化的原因主要时间旗袍的变化民国初期旗袍开始普及,其样式与清末旗装没有多少差别20世纪20年代末样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如有的缩短长度、有的收紧腰身等20世纪30年代初样式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先流行高领,渐而 又流行低领,后来干脆就穿起没有领子的旗袍A.外国服饰传入的影响 B.妇女地位的空前提高C.民族服饰根本性变革 D.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9.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丨1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口用洋货也有所流行这反映了( )A.开埠通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中西文明的激烈碰撞C.西方文明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D.人们生活的彻底西化10. 论及旗袍风尚,郑逸梅称“清代女子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年份,周锡保 认为旗袍流行于1921年后,他以1923年的画报推断旗袍在当时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但1925年5月前,《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岀现提供了佐证在北京,也有 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据此推知( )A.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市场主体户数的急剧增长B. 周锡保以1923年的画报推断,旗袍流行在1921年以后较为可信C. 从多重证据观点出发,将旗袍流行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比较合理D. 报刊不是文献史料,史料价值较低,旗袍风行于1925年缺乏说服力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 地,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 界追求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掌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 坊 16世纪以后,中国茶叶传入欧洲,饮茶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步盛行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 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8世纪末,输入欧洲的中国茶,除欧洲 本地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万荷盾的茶叶,转手卖出后 获利65万荷盾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摘编自张福新《茶文化》材料二 卜•面为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担)时间产量内销外销1832—1837 年(平均)260. 520060. 51861 年312. 5202. 51101871 年409. 5202. 52071886 年567. 46205362. 46一一据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兴盛的原因,并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茶叶 交易带来的主要影响。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茶叶销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62年,京师同文馆正式开馆,第一批入学者均为十三、四岁的八旗子弟,有统一的课程设里和管理 章程.1904年,晚清政府规定“中学堂以上必勤学洋丈”;“大学堂必深通洋文”,译学馆“以储交沙之才”.1933年,国民政府规定英语学习目标是“练习运用切于口常生活之浅近英语,增加研究外国爭物之兴 趣”等.1954年政务院规定“初中一般不设外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