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数的认识评课稿(20篇).docx

42页
  • 卖家[上传人]:工****全
  • 文档编号:592905719
  • 上传时间:2024-09-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6.18K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数的认识评课稿(20篇)数的认识评课稿(精选20篇) 数的认识评课稿 篇1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数数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了解千以内数的顺序,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三位数的读写方法,我认为俞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重视数感的培养  数的认识有丰富的内涵,是进一步学习计算、其他知识、发展数感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应重视数概念的培养俞老师这节课花了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数小正方体,让学生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百个百个地数,最终引出10个一百是1000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正方体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在整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时进行强化,相信学生脑中所建立的1000这个概念随后,俞老师又让学生再去数一数刚才的一叠白纸,一叠练习本、一叠字典的本数,通过讨论“都是1000,但是厚度却不同”,再一次强化了1000在学生脑中的印象以及对于1000的感受与认识。

      在练习环节又出示10张100元可以买什么?这样的设计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很有帮助  二、重视估算  俞老师在整节课通过估一估小正方体的个数,100张白纸的厚度,从尔想象1000张白纸、1000本练习本的厚度,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课的设计富有新意  通过两节课的比较,让我们充分领略了名师的设计风采,这节课无论在教材的处理、练习的设计,重难点的把握都与上节课作了调整,通过翻字典游戏,过超市通道等,把有关的知识都渗透在练习环节,使整节课饱满而扎实,比如过通过的环节可以包含大量的数数知识,既可以几个几个数还可以顺数、倒数、相邻数这一知识点也在这个练习中自然渗透,关于练习昨天杨老师在指导中提到关于“衣服的价格”渗透大量的数的知识,这个知识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看到这一环节的安排  四、值得探讨  1、本节课的难点是会读拐弯处的数,俞老师选择和学生一起从985数到1000这样的环节,共同度过难点,学生的独立思维没有呈现出来,一部分学生遇到989时可能就说不上990来,应该多给学生一些独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自己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2、如何作到过度语的自然,这也是我自己非常欠缺的,今天,俞老师在课堂上也充分暴露了这一点,比如课题的引出,没有很好的衔接,是否可以这样设计:当计数器上拨一颗珠子时,让学生说出白位上的珠子表示什么,马上引导:一颗珠子在千位上又表示什么?从而自然引出课题。

        3、正如杨老师昨天说的“课堂上老师和削弱上的操作要有目的性”那么翻字典游戏这样的操作在课堂上又有什么目的,肯定不是为了在字典找出“315、508、613”这样的3个数,这样的操作目的肯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而俞老师在课堂上却没有体现这样的设计目的又如在引出课题时,让学生估计1000本练习本、1000本字典的厚度,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000本练习本里面有几个100本,1000本字典里有几个10本”,这样可以巩固十进制记数法  4、我觉得俞老师还应该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数305后面的数,305不应该数,而学生都数了,应该从306开始,俞老师没有指出来记数器在演示时,其余数位上不应该有珠子,这样对学生的知识有误导 数的认识评课稿 篇2   “我们认识的数”是一年级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后教材上所安排的一次实践活动在这一节课中, 曹老师做得比较好的是以下四点  一、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  首先让学生说年龄,老师是精心设计、层层推进的:和学生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其年龄一般是8岁或9岁;他们父母亲的年龄一般在30多岁;爷爷奶奶的年龄一般在60岁左右,让学生对年龄范围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在此基础上出示图片,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选择,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描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来展示和交流各自的知识和经验,需要老师的点拨高老师要求的两次不同的(一次有数,一次去掉数)读,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同的通过比较,感受到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对于生活是不可或缺的  三、让学生结合现实素材估计  在“猜一猜”活动中,老师安排了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1)说一说首先,教师作了必要的示范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才是合理的“一把”  (2)数一数请学生抓一把糖,数一数有几粒  (3)猜一猜抓一把花生,猜一猜大约有多少粒,再数一数进行验证  (4)比一比你猜得怎么样?  (5)想一想为什么你猜得比较准确?  (6)估一估如果你抓一把赤豆,你能估计出大约有多少粒吗?六个环节以“猜”为目的,这里的“猜”,是紧紧围绕糖、花生、赤豆间的大小关系层层展开的,学生在活动中反复体验,在体验中深化了认识,发展了数感  四、让学生操作后正常思考  在数学各种类型的课中,实践活动课是比较难上的,因为操作活动后,小朋友往往不能迅速地“放手”。

      在数学课上,一年级小朋友的手还会不停地抓抓这里,摸摸那里这种胡乱的动手,会分散注意力,阻碍操作后本该正常的思维运作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下面讲三点建议:  1、教师的语调应该还要有点激情,有轻重缓急,那样才有感染力  2、在课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手有大有小,抓的时候有松有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智力一般般的学生可能听得云里雾里如果能再给学生创设一个统一的条件,比如,每组提供一只相同的杯子,放糖、放花生等,能降低思维的难度,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  3、假如能让学生用学过的数,把生活中的事例说得更宽泛点,是否能展现一些生活的图片,创设一些情境,效果能更好  总之,上课要整体设计教学过程,但也要细心琢磨教学细节教学中,我们只有通过对细节的研究,才能真正有效地去实践教育理念,接近教育理想 数的认识评课稿 篇3   “认识整万数”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之后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 “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根据数位分级读写整万数听了高莺老师执教的《认识整万数》一课,我觉得高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承前启后。

        新课伊始,高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借助计数器,通过学生拨珠猜老师买的物品的价格这一形势,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我们一起回顾:高老师问:我买了一件东西,在计数器上可以用7个算珠表示,而且都在同一个数位上,是多少呢?激活已有的认数经验:算珠摆在不同的数位上,计数单位也就不同,表示的数也不同为把学生认数的范畴由个级扩展到万级,搭建了一个很自然地迁移和类推的平台,这个导入的设计,既符合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又符合学生学习的学习规律  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认知  认识整万数是建立在万以内数认识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所积累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整万数的认识创造了条件高老师借助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从在千位上拨7颗珠表示7000想起,10个一千是一万,在师生共同得出“10个一万是十万”后,让学生自己推测还有哪些计数单位,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到的并追问“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4个新的数位”,使学生认识到万级计数单位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都有“万”字,和个级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就使学生认识到万级计数单位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理解万级上的数就表示有多少个万,这样便于理解这样数为顺序表,对数位顺序表理解的更加透彻。

      在这个过程中,高老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者,教师仅是引领者  在写数的过程中,高老师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在写时,高老师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再写一写到只有计数器,先读数再写数,到最后只根据读作写数,在这个过程中,高老师层层递进,步步加深,由直观到抽象,由简入繁,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又比如让学生理解“满十进一”,高老师分了两步走:一是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时,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百万,10个百万是千万二是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师生共同拨珠,从195万到206万,一万一万的数从980万到20__万,十万十万的数高老师先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在哪个数位上拨珠子,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序的提升  三、动手操作、积极探索、掌握新知  在整节课中,高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多次让学生在纸质计数器上摆一摆,并借助计数器上的直观,让学生自主地写数和读数,自己去探索写数和读数的方法,在“你是怎样准确、快速地读写整万数”的`启发下,来归纳出整万数的读写法这样,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老师的正确引导下,使知识真正被学生理解并内化并要求把写数和读数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使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条理化,并逐步完善。

      学生在“拨、写、想”的过程中动手、动口、动脑,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每次学生写出数后老师都不忘及时追问“是多少个万?”  四、运用生活、学科整合、延伸拓展  在认数的过程中,老师收集了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大数目,感受大数目;有利于学生从这些信息中,拓展知识视野,培养对社会、自然、科学以及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在这一环节中,高老师收集了大量的来自生活中有关整万数的信息:杨舍镇总人口、张家港市总人口和江苏省总人口在“体会整万数之大”环节,高老师增加了“鸟巢”题,还用自己班级的人数、学校作比较,从学生“哇”的惊叹声中可以看出,效果非常好另外有关自然界中的信息和关于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学生通过看图片,阅读信息,不仅会读了大数而且从中还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美,数学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信息和惊喜 数的认识评课稿 篇4   今天慕名来到劳动小学,看到精致的校园、秀美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走进课堂发现学生思维活跃、语言丰富、行为习惯良好,令人折服。

      交流过程中听到教师评课侃侃而谈、有理有据、教研团队水平高,令人赞叹都让人感受到学校的管理到位,教师的培养到位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整节课上得相当扎实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生生间形成了很好的互动,使的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发言,整体效果很好我主要和大家交流以下几点:  一.三项注重:  1. 注重发展学生数感  数感是人的数学基本素养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中指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本节课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量更大了,难度增强了,吴老师为发展学生数感提供了各种素材首先观看万人阅兵仪式,通过估一估初步感受大数的存在,用100这个数来描述已经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这时就需要学习更大的数其次再通过数红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当数比较少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当数比较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当数更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这样更易于学生理解数数。

      充分感受1000的大小,再次加深对1000的感知,完成了概念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帮助学生建立了1000的数感  2.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