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及鉴赏(优秀8篇).docx
11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及鉴赏(优秀8篇)创作背景 篇一 春末季节,词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即将回家乡(浙东)的好友鲍浩然虽然自己家在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难以为怀,但仍诚心祝愿好友,望好友能与春光同住 译文 篇二 这首词虽是一首送别词,但并无消极想法主要表达了词人心中对鲍浩然的不舍与留恋,以及对他的生活送出祝愿 词的上片写回程的山水行程水是”、“山是”两句,借景抒情,化无情为有情,启人遐想,而且运用反语,推陈出新、发想奇绝,将山水塑造成也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词人把水比作闪亮的眼睛,把山喻为青翠的蛾眉,对仗工整,奇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诗情画意的'山水清景其中,眼波“横”而未流,表现出词人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不愿让友人因为自己的低落而增加伤感,做到出以淡语,含而不露同时,这一句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示意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
欲问行人”二句,用问句提起友人行踪,侧面写送别,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是:“眉眼盈盈处”,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颖 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秀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二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会面另外,上文山水与眉眼合写,亦意味着归途到处有山水,到处有眉眼,既是词人远望目送的眼光,又是鲍浩然心上人盼归的眉眼 上片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福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离愁更深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词人将心中沉痛之情短暂搁置,对友人送出美妙祝愿,嘱咐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既饱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愿之意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留意:一是构思新颖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方新奇。
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方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盼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这首词,轻松活泼,比方奇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赏析 篇三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挚友,浙东是友人要去的地方这首词分为两片,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去的山水行程,下片抒发作者对回来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福 上片“水是眼横波,山是眉峰聚”两句,暗含送别,以人的眼睛来比拟山水,把山水写的有情有义水是眼波,也就是说眼中的泪水如波,横在眼里而没有留出,说明作者为将行的挚友着想,在尽力克制自己的情感,即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也不使之滴落而增加友人的伤感山是眉峰,而此刻眉峰郁结着不少离愁别恨一个“聚”字,用的非常有力,将作者胸中的离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句事实上是写作者对友人归途的远眺,作者的视线与友人归途的山水相连,目送着将要远行的友人通过形象的比拟,传达出自己惜别的深情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用问句拉出友人的行迹在开头的两句,作者把山水合写,写出了友人归路犹如郁结离愁的眉峰一般连绵起伏由于归路的山重水复,友人便走进了作者的眉峰之中,也就是作者的视线里这两句写诗人目送友人,友人走在作者深情送别的目光中,越走越远,身影越来越模糊,直至消逝。
一路山水承载深厚的人情味,静默地替作者送走那远去的挚友挚友在作者的眼中走远了,然而友情却深深存封于作者的心中正是这深厚的情意让作者支配山水来送自己的挚友从而上片便形成一种物我为一、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远去挚友的无限眷恋,和对挚友归途艰辛生活的深切挂念 下片“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正面写“送”,点出了别友人的时间:暮春为“又送君归去”铺垫作者有心惜春,然而留不住春天,春天最终不顾作者归至江南这对作者来说,不能伴春而去的江南又正是春天回来的地方这两句写得相当愁苦,一个“才”一个“又”,层层递进,作者的情感越来越深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作者在友人临行之际,从心底发出的深情祝福但愿友人追随春天的步伐回到江南,和春天同在千万”二字道尽了作者殷殷嘱咐之意美妙而真挚的祝福,将作者那深厚的惜春之情、惜别之情尽在不言之中,给读者一种含蓄的感觉 上片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福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离愁更深。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词人将心中沉痛之情短暂搁置,对友人送出美妙祝愿,嘱咐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既饱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愿之意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留意:一是构思新颖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方新奇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方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盼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这首词,轻松活泼,比方奇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及鉴赏 篇四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奇妙新颖的比方、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
当这位挚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殊的感情那些澄澈光明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惦念的人的流淌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好像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 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此二句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 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福过片两句,正面点明送别作者用两个送字递进,将作者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加上作者自己家离长江不远的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益觉难以为怀结末两句,是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所作的美妙祝福与吩咐: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与美妙的春光同住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及鉴赏 篇五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古诗简介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题目一作《别意》这是一首送别词,写的是春末季节送别友人鲍浩然,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这首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奇妙、情趣盎然,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在送别词中独树一帜 译文 水像美人流淌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注释 ①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②鲍浩然:生平不详,词人的挚友,家住浙江东路,简称浙东 ③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淌的眼波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眼波:比方目光似流淌的水波 ④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
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⑤欲:想,想要 ⑥行人:指词人的挚友(鲍浩然) ⑦眉眼盈盈处:一说比方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会面盈盈:美妙的样子 ⑧才始:方才 赏析/鉴赏 这首词虽是一首送别词,但并无消极想法主要表达了词人心中对鲍浩然的不舍与留恋,以及对他的生活送出祝愿 词的上片写回程的山水行程水是”、“山是”两句,借景抒情,化无情为有情,启人遐想,而且运用反语,推陈出新、发想奇绝,将山水塑造成也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词人把水比作闪亮的'眼睛,把山喻为青翠的蛾眉,对仗工整,奇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诗情画意的山水清景其中,眼波“横”而未流,表现出词人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不愿让友人因为自己的低落而增加伤感,做到出以淡语,含而不露同时,这一句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示意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欲问行人”二句,用问句提起友人行踪,侧面写送别,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是:“眉眼盈盈处”,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颖 。
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秀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二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会面另外,上文山水与眉眼合写,亦意味着归途到处有山水,到处有眉眼,既是词人远望目送的眼光,又是鲍浩然心上人盼归的眉眼 上片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福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离愁更深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词人将心中沉痛之情短暂搁置,对友人送出美妙祝愿,嘱咐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既饱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愿之意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留意:一是构思新颖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方新奇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方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盼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
这首词,轻松活泼,比方奇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作者简介 篇六 王观(1035--1101),字通叟,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闻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