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及解决策略.docx
6页浅析民办高校员职业倦怠原因及解决策略 摘 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扩张后出现的一个新群体,民办高校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力量,由于工作压力以及心里负担的原因,民办高校员在不同的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倦怠现象,这种职业倦怠现象不仅影响员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对所带学生产生一些消极影响,本文将分析民办高校员产生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缓解民办高校员职业倦怠的解决途径关键词:民办高校;员;职业倦怠;原因;策略1 民办高校员职业倦怠的表现职业倦怠又称职业衰竭或职业枯竭,最早于1974年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提出,用以描述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以及工作强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种疲惫不堪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待工作的情绪冷漠、责任心不足,经常烦躁易怒,没有成就感,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1 缺乏工作热情,工作压力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大学生人数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员队伍的增长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扩张的需求,由此导致民办高校员工作压力偏大在民办高校员的工作中,员的工作任务除了本身承担的任务外,而且承担着各种角色,员既要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学生,同时又要照顾学生的情绪,处理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的矛盾。
民办学校的员在处理学校、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方面更为复杂例如,民办高校在收缴学费方面,一方面面对学生在交学费方面有困难,另一方面面对财务处催缴时,常常陷入两难境地1.2 缺乏配套设施,成就感不足由于学生的各种情况,员必须要求二十四小时开机,在任何时间、地点发生任何事件,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此相对应的,民办高校在处理应急事件方面,没有相应配套的设施,校医院设备简陋以及后勤保障有限,在处理突发事故时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很多情况往往依靠员处理在很多民办高校,员的地位往往低于任课老师,这是因为民办高校更注重科研成果,往往不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而这也决定了民办高校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投入少,使得民办高校在员的工作中成就感不足2 民办高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2.1 工作压力沉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輔导员的主要工作,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员还需要做学生管理工作、党团建设工作、宿舍管理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贫困生工作、催缴学费、查寝、就业指导等等总而言之,学生在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员的工作范围之内,在大学流行一句话“有事请找员”,而在民办高校更是如此民办高校的学生自制力较弱、抗压能力弱,做事情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学习积极主动性不足,因而,员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在学生的身边进行开导,哪里有学生发生事情,哪里就有员的身影。
2.2 普遍素质偏低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员招录门槛比较低,民办高校很多招聘的高学历员流动性大,为了使本校员具有稳定性的队伍,也为了解决本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很多本校本科生便可以留校当员,从而刚刚毕业的本科生走上员岗位,缺乏历练与经验的毕业生将要担负起指导比自己低一两届学生的重任,导致其各方面没有经验,并且能力得不到提高,产生倦怠感2.3 工资待遇偏差民办高校员的工资待遇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工作福利待遇方面远远不如公办院校的员,一方面,民办高校的员队伍相对公办院校员年轻很多,资历尚浅,薪资水平也就比较低;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更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教师的科研给与大力的支持,而员队伍的建设相对关注较低大多数员要求二十四小时开机,要求上班期间住校,便于随时处理突发事件,但是对于福利方面,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很多民办高校员都陷入了“结婚的员很难回家,没结婚的员很难结婚”的尴尬境遇2.4 评价体系匮乏很多民办高校的员在评价员的工作时,经常采取员自评、员之间互评、领导评价等方式,对于员的评价中,评价指标经常调换,如三、四级各种考试的过级率,缴纳学费的程度,上交材料的快慢等都被列入到评价体系中,这种不科学的评价给员带来了消极影响。
硬性将不同专业的员限制在同一个评价系统中,对于员来说是不公平的,并且使很多员产生急功近利的想法民办高校过分强调员的工作价值,忽略了思想方面的真正意义3 民办高校员职业倦怠的途径3.1 提高员抗压能力民办高校的员应该改变长期不重视学生思想工作的现状,应该将学生的思想工作与教师的科研放在同等的地位,完善员岗位管理的责任与绩效考核机制是减轻工作压力最直接的措施首先,民办高校的员应该积极融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性格、喜好,培养自己的兴趣,参加学生的各种活动其次,员应该注重自我发展,根据自己的个人规划,制定中长期目标,面对自己审视自己,增加自己的知识技能,注重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最后,民办高校员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一是在和学生沟通方面,二是和学生合作方面,员、学生、学校应该构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3.2 提高员招聘门槛民办高校的员招聘条件不一定比教师的招聘条件低,有时甚至比教师的招聘条件高,民办高校招聘员你的条件应该一般调至研究生,党员研究生在担任员期间,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做职业规划,对于以后学生考研可以做全方位的指导,给与学生更多宝贵的意见,并且带领学生走向更高的领域在员的选聘不仅要注重其学历水平及语言表达能力、实际应对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还要注重其自身对职业的认可度。
3.3 改善员工资待遇提高民办高校员的工资待遇,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减少倦怠感,民办高校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员进行奖励与激励,制定相应的规定,使员工作得到重视,员的工资应该与其工作年限、等级相结合,并且应该将员进行等级划分,促进民办高校员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民办员的各种福利待遇,促进民办高校员队伍的稳定性3.4 健全员评价体系民办高校应该根据本校员工作的特征,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与合理的分配制度,包括员的晋升体制、薪酬激励制度等同时,民办高校应该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要求员外出学习,增强自身的素养以及职业能力,从而增强员你的使命感通过宣传优秀员的事迹,提高优秀员的待遇,使员对待本身的工作充满热情民办高校要拓宽员晋升空间,使优秀的员能够到学校的管理层,使员真正实现优秀干部选拔的重要来源民办高校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人生重要发展的方向,本文从中分析了民办高校员产生职业倦怠的表现、原因、以及解决措施,对于推动民办高校员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杨瑾,季宜敬.高校员职业倦怠现象分析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172-174.[2]谢小玉.高校员职业化趋势下的职业倦怠研究[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0-10.[3]钟秋亮,张传柱.由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特征谈员的心理教育功能[J].南方论刊,2008,(4).[4] 黄小玲,吴广宇.高校员职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5):48-51.[5] 陈静.高校员工作倦怠状况调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3):82-85.[6]吴海云,吴学兵.民办高校员队伍建设的现实路径[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7]潘国雄.HRM 视角下高校员职业倦怠归因及其对策分析[J].高校探索,2014(4).[8]赵元,罗大贵.高校员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6).作者简介朱荣(1990-),女,汉族,山西省阳泉市,助教,教育学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