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历史学考研精华笔记之世界古代史八.doc
6页2018年历史学考研精华笔记:世界古代史⑧第八章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重要)第一节 伊斯兰教的兴起一、5—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社会状况1、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状况:仅西南部的也门气候湿润,水源充足,适于农业发展,被阿拉伯称为“福地”这里是阿拉伯最先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此外,半岛大部分地区是草原和沙漠,土壤贫瘠,气候干旱炎热,缺少林木这里的居民绝大多数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被称为贝都因人(草原牧民之意)2、阿拉伯半岛的经济与社会分化:公元5-6世纪时,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民族还处于原始公社阶段到了却6-7世纪之交,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出现了氏族贵族和奴隶,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红海沿岸一带称为汉志,自古就是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重要商道,这里兴起了许多城市,最著名的是麦加和麦地那麦加成了宗教和商业的中心二、伊斯兰教的产生1、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正当阿拉伯社会分化日趋明显,社会矛盾和斗争日益激化时,外族入侵,战争给阿拉伯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更激化了阿拉伯的社会矛盾对此,阿拉伯贵族为了镇压人民反抗,想统一半岛,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机关;一般贝都因人迫于贫困,也渴望统一和安定这种要求反映在意识形态上,便表现为一神教伊斯兰教的产生。
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阿拉伯半岛流行原始宗教,其中,古莱西部落的主神安拉被认为是最高的神,是造物主,另外,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入也为伊斯兰教的产生提供了借鉴2、伊斯兰教的创立(7世纪):创始人是穆罕默德(570-632年),出身于麦加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在经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宗教知识,并最后创立了伊斯兰教3、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和宗教义务:穆罕默德宣扬安拉是万能的真神,他本人是安拉的使者,是先知先觉的圣人信仰安拉就要服从穆罕默德这就是穆罕默德新教教义的思想伊斯兰”之意(皈依),把教徒称为“穆斯林”,即信仰安拉和服从先知的人伊斯兰教的教规就是五功:念功、礼功、课功、斋功和朝功其经典就是《古兰经》,还有《圣训》三、伊斯兰教的发展和演变1、什叶派的起源及演变:反对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的统治,主张由穆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阿里继任哈里发的穆斯林一派,形成了一个新的伊斯兰教派称什叶派什叶”,阿拉伯语是派别之意,指追随阿里的人,是7世纪末8世纪初在反对奥斯曼统治基础上形成的支持阿里任哈里发的社会各阶层的联盟,什叶派认为,哈里发应由穆罕默德家族的成员担任,阿里是唯一合法的继承人;前三任哈里发均为窃权者阿里被刺以后,倭马亚王朝对阿里的后代及什叶派进行了迫害。
这更激化了穆斯林内部的矛盾,什叶派作为政治反对派日趋形成他们否认倭马亚王朝的合法地位在阿拔斯王朝时期,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神学思想体系日趋完善,什叶派遂由最初的政治集团演变成为宗教派别,主要传播于伊朗高原、北非马格里布和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广大地区2、哈瓦立及派的由来与宗教倾向:哈瓦立及派原属什叶派什叶派成分复杂,除支持阿里的贵族外,还有许多反对倭马亚家族的下层人民阿里当任哈里发后,在与倭马亚贵族斗争中,下层人民力量壮大,阿里惧怕人民力量,准备与倭马亚家族妥协,镇压人民,从而引起什叶派分裂反对妥协的下层人民脱离了阿里,成立了哈瓦立及派(意为出走者也称军事民主派,其成员多是农民、牧民和城市市民,主张穆斯林完全平等,土地由穆斯林公有,哈里发由教徒选举产生该派是一个极端教派,他们对不赞同自己观点的群众,包括妇女和儿童也加以杀害,后来分裂为大小20多个派别3、逊尼派思想体系的确立:逊尼派全称“逊奈和大众派”,自称正统派,它与什叶派同时产生,又与什叶派对立当反对奥斯曼统治的一派形成什叶派时,拥护奥斯曼反对阿里的一派就组成了逊尼派逊尼派承认前四任哈里发的合法性,承认他们的德行和品位与他们任职的顺序相称。
他们还提出了任哈里发的条件以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发展,逊尼派在教义学、圣训学和法学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也由一个政治派别变成了一个宗教派别4、苏菲派:在阿拔斯王朝时期,还出现了一个伊斯兰教的派别苏非派苏非原意为“羊毛”,因该派倡导苦行之道,其追随者大都身着羊毛粗布,故而得名苏非派严格地说不是独树一帜的宗教派别,他们中间有的尊崇什叶派,更多的人属于逊尼派,但他们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信仰方式和生活方式该派的特点在于潜心寻求内心的领悟和神人合一的境界,其思想倾向实质上是对伊斯兰教中理性主义和由此产生的形式主义的反动四、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形成1、麦地那国家的产生(622-623年):麦地那原名雅特里布,后被改为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穆罕默德在麦加开始传播他创立的新教,反对多神和偶像崇拜,影响了麦加贵族的宗教和经济,遭到麦加贵族的迫害,622年9月20日,穆罕默德逃出麦加,奔向麦地那,这一事件被称为“徙志”,并被做为回教纪念的元年在麦地那,穆罕默德建立了统一的穆斯林公社——“乌马”,是政教合一的国家的雏形2、占领麦加:最后,穆罕默德率军打败了麦加,捣毁了克尔伯神庙,将之改为清真寺,麦加归顺了伊斯兰教,至632年,穆罕默德逝世,伊斯兰教已在半岛占据统治地位,半岛也已基本统一。
第二节 阿拉伯帝国一、“圣战”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1、四大哈里发时期的阿拉伯(632—661年):哈里发意为先知的继承人伯克尔、奥马尔、奥斯曼和阿里为前四任哈里发其中,奥斯曼建立了麦加贵族倭马亚家族的统治从第一任哈里发起,阿拉伯就开始了对外扩张主要有:远征叙利亚、波斯、巴勒斯坦、北非埃及、利比亚和昔兰尼加、伊拉克2、倭马亚王朝的统治(661—750年)——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从第五任哈里发起,继续对外用兵,711年灭亡西哥特王国,征服比利牛斯半岛在东方,扩张到印度河流域和中亚到8世纪,阿拉伯势力已扩张到中亚大部分地区,阿拉伯帝国形成,其版图西起大西洋、东到印度河,横跨亚、非、欧三大洲二、阿拉伯帝国的繁荣1、阿拔斯王朝建立(750—1258年):750年,阿拔斯王朝推翻倭马亚王朝,初期是帝国最发达的时期2、专制政治:建立新都巴格达,加强专制主义的集权统治,哈里发总揽政、教、军大权,设宰相辅佐,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法律条文,宗教学家担任法官3、经济繁荣: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繁荣第三节 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一、阿拉伯文化1、数学:“阿拉伯数字”,数学家花拉子密2、天文学:把天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3、医学:医学家拉齐与他的《医学集成》。
伊本.西那和他的《医典》4、地理学和历史学:地理方面的《苏莱曼游记》,麦斯欧迪的《黄金草原和珠玑宝藏》历史方面有著名历史学家推泰伯里和他的《历代知与帝王史》5、文学:诗歌与故事集最有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不朽之作二、西传和东渐1、向西传播到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对西班牙影响最深(达8个世纪)2、向东传播至中亚、东亚和东南亚——对印度影响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