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非建筑知识积累——哲学和宗教学常识.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2651983
  • 上传时间:2017-1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3.46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哲学和宗教学常识 [知识要点]哲学所包含的主要一级学科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哲学史、东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代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和美学宗教学主要包括:宗教理论、无神论、原始宗教、古代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当代宗教等一级学科哲学和宗教有很多交叉领域,像儒家的学说更是具有既宗教既哲学的特征所以在此不作具体划分,仅从历史性维度对其中时效性和文化性较强的知识点进行简要梳理一、哲学概论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整个世界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哲学是运用一系列的概念、范畴,按照一定的原理逻辑地建立来的理论体系2.哲学是智慧之学在古希腊,哲学原词的拉丁文写法为“philosophia” ,意为“ 爱智”, “哲” ;聪明、智慧之意,中国古代一般指聪明而具有智慧的人这门学问在中国古代曾称为“道” 、“道术” 、 “玄学” 、 “道学”、 “理学”19 世纪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首次用中国的“ 哲学”二字表述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哲学学说,中国晚清学者黄遵宪将这一表述介绍到中国。

      二、中国哲学史 1.我国哲学萌芽始于殷周之际大体可以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和现代七个时期先秦是重点2.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开创时期所谓诸子百家,百家是指形形色色的思想流派,诸子就是各流派的代表人物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主要包括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等各派学说的代表人物百家主要有儒、墨、法、名、兵、阴阳、纵横、农、杂、小说、医各家等3 先秦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颜渊、子贡、曾参、子张、子游、子夏、子思等主要著作是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 五经:《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易》 、 《春秋》 首次把“四书五经” 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4.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与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见于由他的学生辑录他的言论与活动而成的《论语》中 “仁学” 是他最有代表性的思想,是他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政治上不是很得志,中年聚徒讲学,有教无类史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55 岁时率弟子周游列国不为所用,后返鲁致力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删《诗》、 《书》 ,定《礼》 、 《乐》 ,作《春秋》 。

      5.孟子,名轲幼时家贫,受母亲教养,有“三迁之教”的传说他生活于战国中叶,孔子的再传弟子,据说受学于子思之门人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性善论” “序《诗》 、 《书》 ,述仲尼之意 ”把孔子的德治主张发展为仁政学说史上以“ 思孟学派”称其与子思德叙说唐韩愈首提道统,以孟子接孔子,程朱予进一步肯定,成为孔子至宋明理学间唯一正统传孔子之道者,故有“亚圣” 之尊孟子的著作集结于 《孟子 》一书中6.子思,姓孔名伋孔子之孙相传受学于曾参,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一说《中庸》即为其所作被后人尊为“述圣 ”7.荀子,名况,字卿荀子是先秦儒学的集大成者,对先秦各种学说进行了批判、总结、发展政治上继承孔孟王道、德治的思想,吸收法家的观点而形成礼治的主张主要观点:“隆礼” 、 “重法” ,以法辅礼今存《荀子》一书8.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老... 、庄周、列子主要著作有: 《老子》 、 《庄子》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9.老子,声卒年月不详,到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老聃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老子的主要言论和观点记载于《老子》 (即《道德经》 )一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名天地之始;无,名万物之母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反者道之动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绝圣弃智 ”“小国寡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 ”道教建立后,奉老聃为教主,尊称为“ 太上老君”但他不是道教的创始者10.庄子,名周,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其观点主要见于《庄子》一书唐玄宗诏封为“南华真人”故《 庄子》也称《 南华经》 11.墨翟,史称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家学派与儒家并称“显学” ,又与杨朱之说“盈天下” ,从者甚重其学说以“ 兼爱 ”、 “非攻”为核心开创了中国的逻辑思想传统和工匠传统《墨子》的主要言论:“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兼相爱交相利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12.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慎到、申不害主要著作:《韩非子》 13.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无神论者、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作 《孤愤》 、 《 无蠹》 、 《内外储 》 、 《说林》 、 《说难》十余万言。

      ”师承荀子 《韩非子》里面典故很多, “矛盾 ”之说即出于此14.法家代表人物中,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建立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理论体系15.名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邓析持两可之说桓团乃狂变之徒,饰人心,易人意,胜人之口,而不能服人之心惠施,史称惠子其思想属于名家“合同异”一派现存理论主要是《庄子·天下》中所载的“ 历物十事” 公孙龙,以善变著称主要理论有“白马非马 ”和“离坚白” 著有《公孙龙子》 16.阴阳家的代表是邹衍曾游学稷下,称著一时他改造了先秦的阴阳五行理论,利用阴阳运动的变化和五行的相生比附,论证社会人事和历史发展后来成为西汉之际纤纬学说的主要理论来源提出著名的“大九州说” 17.农家的代表人物是楚国人许行事迹《孟子》中有粗略记载相传有学生数十人,都穿着粗布衣,靠打草鞋织席维持生计18.吕不韦,战国末期政治家、思想家曾命宾客编著《吕氏春秋》 汇合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 ,故有杂家之称杂家的其他著作还有《淮南子》等19.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是苏秦和张仪主要言论见于《战国策》 苏秦立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

      20.兵家是对先秦、初汉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重要代表人物的统称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春秋末期的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期的孙膑、吴起、尉缭、白起、赵奢,汉初的张良、韩信等今存兵家著作有《孙子兵法》 、 《司马光》 、 《孙膑兵法》 《吴子》 (今存六篇为后人伪作,原书已佚) 《三略》 、 《六韬》 、 《尉缭子》等21.小说家,是先秦与西汉杂记民间古事的学派刘歆所列先秦九流十家之一然而小说家不在九流之列 《汉书·艺文志》:“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22.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人物有:汉代的今文经学,主要代表是董仲舒东汉郑学,代表人物郑玄魏晋玄学,主要代表人物是王弼和郭象其他还有以东汉王充、南朝齐梁时期的范缜为代表的无神论23.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他提出一套完整的巩固封建专制的理论奏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决其道,勿使并进”为汉武帝采纳后,儒学唯天下独尊,成为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正统思想提出“天人感应” 的神学目的论,提出了“三纲五常” 的伦理思想提出 “性三品说”,即 “圣人之性”、 “中民之性” 、 “斗筲之性”。

      著作有 《春秋繁露》 、 《董子文集》 24.扬雄,西汉学者、词赋家扬雄以玄为世界之本他提出人性为“善恶混” ,修其善为善人,修其恶为恶人早年曾作诗赋数篇,讽劝帝王,借物托志,颇具雄风除词赋外,仿《论语》作《法言》 ,仿《周易》作《太玄》 ,表述他对社会、政治、哲学等方面的思想另有语言学著作《方言》 25.郑玄( 127-200) ,东汉经学家,字康成开创郑学括囊大典,编注群经 《毛诗》和《三礼》注现存于《十三经注疏》 26.魏晋玄学把《周易》 、 《老子》 、 《庄子》奉为经典,此三者合称“三玄” 魏晋玄学的发展可以分魏末西晋时代和东晋时代两期魏末西晋时期又分为正始、竹林和元康三个阶段,魏晋文人承袭东汉清淡之风,标榜老庄之学,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东晋一朝为清淡后期,清淡更具有名士身份的装饰效果,但儒、道理论与佛教的结合,渐成儒、释、道三位一体的趋势正始时期的代表人物:何晏、王弼竹林时期的代表人物:嵇康、阮籍元康时期的代表人物:向秀、郭象、裴颜(伟) 东晋时期玄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僧肇27.古代无神论的观点代表人物是东汉的王充和南朝的范缜王充,著作今存《论衡》84篇范缜在《神灭论》中提出了“形神相即” 的观点。

      28.隋唐时期思想界的一个大的特点就是佛教元素在各个领域的融入儒家学说和道家、佛家学说进一步融合然而儒家除了依然是正统思想的核心之外,没有多少实质进展仅孔颖达、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对后世影响较为显著29.韩愈,唐代学者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先世局昌黎,故自谓郡望,故世称韩昌黎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但其宗旨在复兴古代儒家之道尊崇儒家,反对佛道提出儒家往圣先贤一脉相传的道统,以对抗佛教的法统提出先验的人性三品说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合理的教育思想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30.李翱,唐代哲学家、文学家师从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参加者崇尚儒家思想,力主排佛著作有《李文公集》和《复性书》 31.柳宗元,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故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以元气为万物的本原,否认元气之上还有最高主宰反对天命观,认为天命论是人的能力不足的产物著作有《河东先生集》 32.刘禹锡,字孟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哲学上认为客观世界是物质存在,天并非神灵,也是一种物质存在以气为万物的本原,气化而物以类分著作编为《刘禹锡集》 33.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的一次大发展。

      大家云集,著作甚丰早期宋初新儒家有周敦颐、张载、邵雍等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大家更是耳熟能详像四书五经这样的经典就是在这个时期由朱熹等人编辑推介渐渐崇为经典的陆王心学,以陆象山、王阳明为代表,是不同于程朱理学的另一大理学流派他们对后世知识分子都影响十分深远34.周敦颐,北宋学者理学开创者之一濂溪学派创始人二程曾师事之在世时影响不大其学说开创了宋明理学的理论基础著作有《太极图说》和《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 35.张载,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北宋理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因其讲学关中,故称其学派为“关学” 建立了元气本体论思想体系气论认为 “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主要著作有《正蒙》 、 《易说》等36.程颢,人称明道先生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著作有《定性书》 、 《识人篇》等程颐,字正叔洛阳(今属河南)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著作有《周易程氏传》 、 《论道篇》等程颢与弟程颐并称“二程” ,同学于周敦颐其学派称洛学后人将其著作合编为《二程全书》 由于其学养与南宋朱熹的学说相互贯通,史上并称程朱理学37.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理学集大成者,闽学创始人,程朱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为二程四传弟子推崇二程为道统传人,以继承二程自命以理为核心建了一个结构严密的庞大思想体系朱熹著述甚丰,有《四书集注》 、 《周易本义》 、 《朱文公文集》 、 《朱子语类》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