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配股政策的变更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的实证研究.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cjc****537
  • 文档编号:48037673
  • 上传时间:2018-07-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9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配股政策的变更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的实证研究——基于 1994—2007 年一般上市公司数据分析摘要:盈余管理作为公司普遍使用的管理手段,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选取1994-2007 年一般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数据作为样本,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利用频数、频率 分布图法,针对我国历年来配股政策的变化,以配股政策变更对上市公司ROE分布的影响为切入点, 对我国配股政策的变更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具体研究我国上市 公司的配股过程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并通过选取不同阶段的ROE数据,研究配股政策变更前 后一般上市公司的ROE变化,发现上市公司存在着通过盈余管理的行为来调控收益以达到证监会的 配股标准,并且随着配股政策的变更而变化关键词: 配股;盈余管理;净资产收益率;频率分布图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General Listed Companies’ Earnings Management Phenomenon with the Alter of the Rights Issues Policy——Based on the Analysis Listed Companies’ Dates between 1994 and 2007Abstract:As the means of many companies, use earnings management is paid attention to by many scholars in the world. As the sample is the data of the general listed companies’ the Rate of Return on Stockholders’ Equity (ROE) during 1994 to 2007, the paper connects the natural and qualitative study, use the methods of chat of frequent and frequency-scatter, and aims at the change of our country’s share- rationing policy over the years resulted in the influenced distribution on the ROE, and it conducts comprehensively systematic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When studying our companies’ earnings management, whether earnings management of the listed company exists in the process of rights issues should be studied at first. It is to be confirmed that listed company who have the rights issues adjust accountant earnings to fit the standard of CSRC through earnings management after comparing the sample companies with the dominated companies, and it changes with the change of the rights issues policy. Key Words: Rights Issues; Earnings Management; ROE; The Chat of Frequency-scatter.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配股政策是中国证券市场诸多政策的一个典型缩影,在市场发 展的十余年间历经数次变迁。

      因此, 历次配股政策的变迁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形式作为 一个经验证据, 能够展示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监管政策的潜在经济后果, 为以后的市 场监管提供借鉴在我国特有的上市公司配股机制中, 净资产收益率要求是最重要的 硬性规定之一一、引言(一)研究背景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 还属于弱型效率的市场, 市场无法有效地对配股公司 进行选择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维持市场有序运转的需要, 监管部门需要制定关 于配股条件的规定, 以便把那些质量低劣的公司挡在配股的门外, 选出质量较高的公 司, 从而实现市场资金的优化配置证监会为了保护投资者和股东的利益,抑制上市 公司为获得配股资格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曾先后数次对上市公司配股政策进 行修改: 1、1994年配股政策变更 1994年12月20日将1993年12月17日规定的上市公司配股条件由“上市公司连续两年 盈利”才能申请配股的条件改为“须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公司净资产税后利润率三年1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于10%” 2、1996年配股政策变更 1996年1月24日,中国证监会下达了《关于一九九六年上市公司配股工作的通知》, 1994年12月20日规定的“须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公司净资产税后利润率三年平均在10% 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于10%”,改为“最近三年内 ROE 每年都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不低于 9%”。

      3、1999年配股政策变更 为了规范证券市场的秩序,中国证监会于1999年3月27日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配 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原来的“公司净资产税后利润率(ROE)三年平均在10%以 上”,改为“三年平均ROE不低于10%,每年ROE不低于6%” 4、2001年配股政策变更 为了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秩序,降低上市公司的配股资格,抑制上市 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3月15日公布了《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 法》,办法规定,上市公司配股的条件再一次降低为“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ROE 不低于6%” 5、2006年配股政策变更 为了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秩序,降低上市公司的配股资格,抑制上市 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中国证监会于2006年5月7日公布了《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 法》,办法规定,上市公司配股的条件再一次降低为“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扣 除非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计算标准”,即连续三 年ROE不低于0 由此可见,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配股条件经历了一个由松到紧,又由紧到松的 过程这些规定对将社会资源尽可能配置到经营业绩(以ROE为标准)较好的公司中去,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亦负面地诱导了上市公司对净资产收益 率的操纵由于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 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筹 集资金主要有两种方式,即配股和增发新股由于增发新股目前还没有大面积铺开,]1[因此,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自1993年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布了《证监会关 于上市公司送配股的暂行规定》以后,上市公司纷纷通过配股进行融资为迎合配股 政策,上市公司采用了多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以适应证监会的政策变更为充分发 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扩大规模, 上市公司会想尽办法达到证监会的配股要求, 甚 至不惜采用操纵利润的手段, 使监管部门配股管制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研究动因和意义 有效市场是证券市场建设的目标, 从促进证券市场资金的优化配置出发, 不同的 配股规定对市场有效性的提高会有不同的影响,这就迫切需要理论研究者进行实证研究, 为解决我国证券市场配股规定的设置问题提供依据 关于股市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集中于资本市场盈余管理动机很可能增强的期间 的非预期应计项目行为,包括围绕资本市场交易期间进行的盈余管理的研究和当公司 的业绩与证券分析师或投资者的预期有较大的差距时进行的盈余管理的研究。

      而作]2[为在资本市场中生存的上市公司,这五次配股政策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势必 会产生一定影响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变化,我们可以从股市配股这一视角深入的了 解盈余管理的动因,从而对我们从其渊源着手探索控制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途径 和方法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二、文献回顾2(一)配股和盈余管理的含义 配股是指按照一定比例向原有股东配售新股的筹资行为根据股东身份的不同,可 分为向社会公众股东、法人股东和国家股东的配售参与配股的资产可以是现金、实 物或无形资产社会公众股东一般以现金认购,法人或国家股东则可采取不同的资产形 式配股政策是指由中国证监会制定的对上市公司的配股资格所作出的一系列规定]3[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 大化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宁亚平认为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应有别于盈余操纵(earnings manipulation)和盈余做假(earnings fraud), 认为盈余操纵是指管理层使用会计手段(如在会计选择中使用个人的判断和观点)或通 过采取实际行动努力将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

      顾兆峰(2000)分析了广]4[义和狭义的盈余管理的含义后认为,广义的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 制,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如附注等辅助信息的管理魏明海]5[(2000)在从“经济收益观”和“信息观”两个角度分析盈余管理的概念后认为,从“信 息观”角度来看,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 业绩的理解,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时做出判断和会计选 择的过程邹小凡、陈雪洁(2002)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为了公司价值的最]6[大化,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 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报告盈余达到预期水准]7[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R·Scott)在其《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 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 有经济后果 (Economic Consequences) 的一种具体表现他认为, 只要企业的管理人 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要选择那些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 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盈余管理。

      Paul. M. Healy 和 James.M.Wahlen1 则]8[从管理层对盈余管理的目的或动机出发, 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自己谋 取私利而实施的一种欺诈行为]9[(二)国外相关文献 汉德(Hand 1992)阐明,投资者似乎能够辨认进价上升时那些为了税收利益而采用 后进先出法的公司,并且对相应的报告盈余的下降反应温和对银行贷款损失应计项 目的研究表明:股票回报与贷款损失准备的正常变更呈负相关关系,与非正常的贷款损 失准备呈正相关关系(Beaveretal,1989 ; Wahlen,1994 ; Beaver and Engel,1996;Liu and Ryan 1995 ; Liu 1997 )进而,拥有低得反常的贷款损失准 备的银行呈现出更差的未来盈余和现金流量表现(Wahlen,1994)对这些发现的一种解 释是,投资者认为正常的贷款损失准备反映了贷款组合的管理水平,但怀疑那些低得 反常的贷款损失准备的公司在高估利润,因此对其报告的业绩大打折扣与非正常的 风险财产投保人索赔准备修订相联系的股市回报的研究得到了相似的结果 斯隆(Sloan 1996 )指出,当期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