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宫林藏与《东鞑纪行》 靼鞑范文.docx
12页间宫林藏与《东鞑纪行》 靼鞑 [摘要]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俄国在远东地区不断扩张,急于寻求出海口的沙俄将当时处于清王朝管辖之下的库页岛作为侵略目标,而此时日本对于库页岛更是垂涎已久为了解俄国远东边界和实际扩张情况,182022(文化五年),松前藩派遣间宫林藏两次探察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地区,《东鞑纪行》是间宫林藏第二次探察的成果,该文记录了沿途见闻,书中对满洲行署的记载尤为翔实,充分证明了清政府当时对库页岛及黑龙江下游地区拥有管辖权《东鞑纪行》亦对研究库页岛和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历史、地理风貌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间宫林藏;《东鞑纪行》;评价 一、间宫林藏探察库页岛(日称桦太岛)的背景 间宫林藏,本名伦宗,号芜崇,1780年(日永安九年)生于没落封建武士家庭,在家乡“寺子屋”(类似中国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795年(宽政七年)在下条吉之助引荐下,师从村上岛之允1802年林藏参加对国后、择捉岛等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勘测工作 库页岛位于黑龙江口外大海中,西隔鞑靼海峡与东北东部滨海地区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北海道相对,东部和北部濒临鄂霍次克海,全岛面积七万六千多平方公里,地形狭长,从北到南全长九百四十八公里。
1)库页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库页岛“汉曰:女国,唐曰:莫曳,明曰:苦夷,近曰:库页,又作库叶、库野……皆库页一声之转2)明朝库页岛归奴儿干都司治理,清雍正十年(1732)以前,“库页岛归宁古塔章京管辖,1732年设置三姓副都统黑龙江下游地区及库页岛受三姓副都统管辖,并受吉林将军总管然日俄于1875年5月7日在圣彼得堡签订《库页岛千岛交换条约》,无视库页岛主权所属国清政府,“迫使中国无法前去该岛行使国家主权3)晚清时局动荡,最终痛失库页岛 (一)沙俄南下武装入侵萨哈林(库页岛) 俄国进入彼得大帝时代,南下与土耳其争夺黑海,西击瑞典谋求波罗的海,向东侵吞中国领土俄国于1697年到达勘察加半岛,此后沿千岛群岛南下,“至虾夷地进行骚扰,从而引起日本人警觉4)进入十九世纪,沙俄加紧侵略远东地区1803年俄国政府派遣FA克鲁森斯特伦为首的“环球航行探险队”勘测库页岛的东北部地区以及黑龙江河口地区迅速占领库页岛特别是南部的阿尼瓦湾,而着手向库页岛移民则是深入黑龙江和占有黑龙江的十分重要步骤5)1820226月,“俄美公司”派克鲁森斯特伦指挥“希望”号由鄂霍次克海南下,在库页岛的阿庭湾登陆,调查该岛地理、习俗、渔业等情况。
此时俄国侵略者的库页岛地理概念模糊,但已洞察到库页岛战略重要性克鲁任斯泰伦归国后,立即向沙皇建议占领库页岛,“把它作为占领满洲沿海地区的跳板”6)俄国扩张“远东计划”引起日本警觉,为巩固日本北方领土,对抗俄国侵扰,日本政府开始“探察”库页岛地区 (二)日本北上“勘探”桦太(库页岛) 日本对“北虾夷”最初了解有限,日本史籍记载1615年“虾夷人乘船数十艘,从美纳西(阿伊努语东方之意)地方来到松前城下,酋长尼希拉凯阿伊努,带来海龙皮数十张……松前氏将它献给德川家康”7)即使1720年:“北虾夷东际大海,西北乃鞑靼东南海,两地相去近远不可得详8)仙台藩侍医工藤平助于1783年(日天明三年)发表《赤虾夷风说考》,强调开发“虾夷”重要性,而俄国势力不断南侵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引发日本幕府警觉,陆续派遣“勘探”队进入北海道及以北地区,探察俄国领土边界及其在库页岛地区动态 1785年(日天明五年)“以山口五郎为首十人组成调查团奉命去虾夷,在当地由松前藩协助,分为向千岛方面的东虾夷班和向库页岛方面的西虾夷班进行调查西虾夷班的调查一直到达库页岛西岸的多兰泊(4655′)”9)西虾夷班由最上德内负责,之后他又两次考察库页岛东西两岸,归国后于次年完成报告书《唐太岛》。
宽政八、九两年(1796-1797年)发生英国船只在内浦湾下锚事件,引起幕府警戒,为此宽政十年派遣一百八十二人组成大规模调查团,参与此行的最上德内和近藤守重二人渡海到库页岛进行考察10)积极派遣“调查队”的同时,日本开始积极向库页岛南部派遣移住民乾隆五十四年(1789)日本松前藩王令高桥清左卫门至库页岛的西拉奴非法建交易所及渔场,南岸置纳税所,西岸设事务所11)1792年幕府官员近藤重藏到千岛群岛附近进行调查,“在择捉岛拔掉了俄国树立的十字架,建立‘大日本惠土吕府’柱标,表示此地是日本的领土12)尽管日本加紧“探查”库页岛,但俄国南侵使日本恐慌,于是派间宫林藏探察库页岛 文化四年(182022)日本幕府派遣松田传十郎和间宫林藏赴库页岛进行“考察”,未果当年七月派林藏赴库页岛在《东鞑纪行》附有岛田好的《解说》,将林藏探察目的概括为三点:一是探察俄清两国黑龙江下游地区国界;二是考察黑龙江下游流域地理和民族情况;三是调查清国官吏在德楞(德勒恩,位于黑龙江下游)的行署 二、间宫林藏眼中的满洲行署与费亚喀的风土人情 东鞑之行最重要是探察清政府地方行政机构—满洲行署满洲行署初设普禄,后向奇吉、德楞、茂尔奇河对岸等地迁移,间宫林藏到达时,行署所在地为德楞。
行署占地面积“约有十四、五间大之方形地方以圆木围成双重栅栏,其中左、右、后三处为交易所13)满洲行署主要职能是收取当地少数民族上缴朝廷贡物,授予赏赐之品,及日常行政管辖职能行署及其交易所皆甚粗糙,其肮脏程度甚于夷人住宅14)行署虽近乎“陋室”,却职能健全 (一)满洲行署的主要职责—进贡、贸易往来 雍正十年(1732年)设置三姓副都统,管辖包括黑龙家下游、松花江、乌苏里江以及库页岛等地区起初主要任务是加强对边陲地库页岛的管辖,负责对库页岛上六姓居民收贡颁赏15)满洲行署是重要的边疆行政部门 满洲行署官吏由伊彻霍通人(满语伊彻霍通为新城,即指三姓城,今依兰县)担任行署官吏分为三个级别:“领导层高级官吏三人,中级官吏五、六十名若干,下级官吏则同山旦(鄂伦春族)、赫哲等夷杂居”16)满洲总署办公时间为每年夏季6月中旬至八月中秋左右,除此之外则关闭行署间宫林藏在满洲总署受到礼遇,总署三位高级官吏均赠予其“名片”林藏摹写了其中的一份“正白旗满洲委署笔帖式鲁姓伏勒恒阿大清国”在林藏看来,满洲总署官吏,没有官场习气“较高官吏、中级官吏等出入行署,均无侍从……或于诸夷窝棚共进饮食,或捉夷人儿童玩耍,十分亲近,并尊重诸夷,从不叱责。
17)官吏住宿的庐船极为简陋,“造法粗糙”,官吏所用器具亦是与民相同 满洲行署主要职能是掌管进贡和贸易在《东鞑纪行》中间宫林藏简述进贡仪式大体程序进贡仪式:下级官吏立于栅门外,传唤诸夷之喀喇达(满语姓长)、噶珊达(满语乡长)等按照一定顺序单独进入行署较高级官吏三人,坐于台上三条凳上,接受贡物,夷人脱帽,跪地叩首三次,献上黑貂皮一张,中级官吏介绍来人之后,接过礼物呈交较高级官吏面前贡礼结束,赐予赏物与喀喇达锦一卷(长七寻),与噶珊达缎类品四寻,与庶夷则为棉布四反(“反”,日本长度单位,长二丈八尺,宽九寸),梳子、针、锁,绸巾及红绢三尺许赠予庶夷的棉布,间宫林藏标注为次品,可见行署依据等级赐予赏物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三姓副都统呈报吉林将军的一份所属各族贡貂清册中记载:“居住在库页岛上的居民统称为‘库页费雅喀’人,分为耨得、都瓦哈、雅丹、绰敏、舒陆武鲁、陶六姓,共一百四十八户设有姓长六名、乡长十八名,子弟(穿袍入)两名18)由此证实,在黑龙江下游地区包括库页岛在内实行姓长制度,清政府对该地区实行有效地政治统治该制度不同于民族羁縻政策,而隶属于中央政治行政体系之中清政府对各地姓长、乡长按等级颁发官服,与此相应姓长、乡长负责日常行政工作,例如最为重要的交纳贡赋、户籍管理等。
(二)费雅喀的风土人情 间宫氏此行目的之一是考察黑龙江下游地区地理和民族情况,在了解满洲行署主要职能同时,对于当地费雅喀人日常生活有生动记载,首先是给间宫林藏留下深刻印象的民间交易这种交易形式相对于进贡典礼仪更为自由有关交易事宜,高级官吏几乎不过问,由中级以下官吏自行处理各地夷人,每日几百人集聚于行署中进行交易,其喧哗景象,无法形容19)间宫林藏曾身临其中感受当地“车水马龙” 费雅喀人相貌和服饰与鄂伦春人相同,然语言不同,女性热情好客又精于女工间宫氏见到独特育子方式,婴孩“手被捆缚不能活动腿虽可屈伸而不自由但飘飘游动,可生乐趣,且已成习惯……乳后即原样挂于雕木上20)这应是满族文化特色之一 费雅喀人饮食方式独特,“因食物全由山、海中采集,而非人造,数量有限,需防饥饿,此乃腹地物产不多之故21)待客之道则坐席贵贱有别,屋内正面为上宾,之后左右分次就坐 费雅喀人居住方式分两种,穴居和非穴居木制房,树皮置盖屋顶,其上覆,“外而以石砌成,于两端之近门处从上凿孔修灶……,严冬积雪季节,屋内亦戚温暖,不穴居亦可过冬22)屋内中央设棚架,放置饮食用具和其他器具费雅喀人以打猎和捕鱼为生,家家蓄犬,掌握打铁技术。
对于费雅喀人间宫氏给予较高评价“他们性格朴实而刚毅,日夜劳动,忍受饥饿,其勤劳实为环境所迫,其精神诚为南方夷人所不及23) 三、对《东鞑纪行》的评价 182022年(文化六年)9月25日,间宫林藏返回宗谷,次年,由林藏口述,村上岛之允之子村上贞助执笔完成《东鞑纪行》《北夷分界余话》(24)两部著作《东鞑纪行》具有重要历史地理价值,成为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库页岛领土重要依据资料 首先,间宫林藏的《东鞑纪行》对清政府满洲行署官职等级、职能、进贡贸易,及姓长制度,客观证明当时清政府对库页岛进行实效政治统治,库页岛属于中国领土《东鞑纪行》中最后附录了一份重要满洲公文(25),大抵内容为赫哲族和费雅喀族赴京进贡纳改期的文件,这份满洲公文有力证明清政府对黑龙江下游库页岛地区拥有行政管辖权《东鞑纪行》在日本未引起反响,却因“西博尔德事件”(26),在欧洲引发轰动 其次,间宫林藏的《东鞑纪行》介绍较为科学的库页岛地理知识,库页岛战略地位得到提升,从而在日后引发日俄的库页岛之争虽然中国《康熙皇舆全览图》早就详实标注库页岛地理位置,然此时欧洲如梦方醒,重新审视库页岛价值,尤其是正在加紧入侵远东的沙俄,库页岛更是不言而喻。
而1854—1855年沙俄侵略者什连科、马阿克等人窜入黑龙江口一带活动,以《东鞑纪行》为参考,不知林藏得知作何感想1853年7月26日涅维尔斯科依为首的侵略军乘‘贝加尔号’驶入库页岛,在库页岛西岸库苏奈河口建立伊利因斯克哨所,10月4日俄方在阿尼湾登陆,建立穆拉维约夫哨所,俄国人完成了对库页岛的占领27)而此时“日本政府自幕末以来,在库页岛的势力日趋衰弱,在加上朝鲜国内反日情绪和台湾问题的牵制,不得不跟俄国采取‘和谈’的策略,以缓和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压力28)然192022日俄战争至二战结束,日俄围绕库页岛展开拉锯战争夺起初是主权之争,关于体面,寸土寸争;之后该岛在军事、经济上之价值以为天下所公认29)库页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然步入晚清,政局动荡,清王朝出现严重边疆危机,从南到北,不同程度遭受外敌入侵库页岛最终为沙俄侵占,这只是边疆危机的一个缩影晚清边疆危机烙印至深,它留给后人深刻教训 注释: (1)(6)(14)(18)(22)(23)中国人民保卫海疆斗争史编写组.中国人民保卫海疆斗争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25-26、155-157、317 (2)(10)(17)(19)石荣暲.库页岛志略疆域篇,转引自鞠德源.日本窃土源流钓鱼岛[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4、28、171。
(3)(4)鞠德源.日本窃土源流钓鱼岛[M].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