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峡江壮大地方税源扩大地税收入规模的思考.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77865532
  • 上传时间:2022-04-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4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峡江县壮大地方税源扩大地税收入规模的思考袁富春聂小军王世文地方税收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保障地方政 府各部门正常运转,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有着不容忽视的重 要作用但受“营改增”政策影响,地税失去了主体税种, 地税总量偏小,税源结构单一且零星分散地税收入占财政 收入比重逐年下降,财政贡献水平降低明显,不能很好地起 到保障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就进一 步壮大我县地方税源,扩大我县地税收入规模,提高地方税 收对财政的贡献率,作如下思考:一、峡江县地方税源现状自2013年8月1日起,峡江县进入“营改增”改革过 渡期,到2016年5月1日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 及生活服务业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峡江县境内所有行 业都按照要求完成“营改增”试点营改增”以来,峡江 县地方税源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地税收入财政贡献水平下降,地方税源明显不足, 地税收入任务完成压力极大表一 2014年以来峡江县地税收入与财政总收入比重分析(单位:万元)项目2014入库2015入库2016入库2017测算其中:欠税2017实际税源地税收入总量223272661:32379020349589114458财政收入8348100210331096总量3499700地税收入26.726.523.018.5占比(%)4516从表一可以看出,近几年,峡江县地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2017年地稅稅源测算20349万元, 占财政总收入比重只有18.57%如果剔除欠稅5891万元, 实际税源只有14458万元,与政府下达计划的21000万元相 差6542万元,而且实际税源中还包括需要政府调度的耕地 占用稅3600万元,因此峡江地稅2017年征收压力非常大二)“营改增”的全面实施,使地方税收丧失了主体 税种,地方税的分布呈现零星分散、且比重均衡的特点,导 致地税征管难度加大表二 “营改增”前后峡江地税分税种入库统计表(单位:万元)2016年6月1日-12月31日税种累计入库各税种占总入库比合计9764. 04100%营业税27.580. 28%企业所得税304. 363. 12%个人所得税850. 828. 71%土地增值税145. 091.49%2015年6月1日至12月31日税种累计入库各税种占总入库比合计20677. 61100%营业税3342.8516. 17企业所得税1365. 896.61%个人所得税880. 004. 26%土地增值税355. 381.72%房产税120. 421.23%房产税109. 850. 53%土地使用税97. 691%土地使用税108. 590. 53%耕地占用税2081.9121.32%耕地占用税9514. 7446.01%契税1466. 8215. 02%契税540. 692.61%车船税252.682. 6%车船税171.650. 83%资源税59. 750.61%资源税135. 280. 65%印花税170. 041.74%印花税169. 990. 82%城建税1290. 90.13. 22%城建税1569. 457. 59%烟叶税2895. 9829. 65%烟叶税2413. 2511.67%表二显示,从“营改增”前后地税税种结构比重分析, '‘营改增”后,营业税已退出主体税种地位,附加税、烟叶 税、耕地占用税等比重提升,占总收入比重在8%以上的税种 由高到低依次为烟叶税29.65%、耕地占用税21.32%、契税15. 02%、城建稅13. 22%,这些比重较高的税种中只有烟叶税、城建税与县域企业经济规模相关,耕地占用税、契稅稅源极不稳定,地稅已无主体税种可言,地税税源与地方经济规模和水平的关联度大大降低,关联较为紧密的城建稅、企业所得税分别仅占地稅收入总量的13. 22%. 3. 12%o(三)地方税源行业间分散,单个税种税收收入集中度低,零散小税种难以支撑地方税体系表三峡江地税2017年分税种分行业税源预测(单位:万元)项目金融保险交通运输房地产建筑安装工业商业服务其他行业合计税种 比重 (%)营业税004235670009904. 87企业所得税011826801042007384718. 90个人所得5031507181075112115187.46税城建税509245830516172245302114.85房产税4210004587565912.90资源税000420017890. 44印花税151513325905123311.62土地使用145320104073711715. 75税土地增值0056900005692.80税车船税39731000004282. 10耕地占用税0000003600360017. 70契税001120002011225.51烟叶税0000030700307015. 10合计102112514915269933123298384820349行业 比重 (%)5. 026. 1624. 1513. 2616. 2816.2118. 92100随着“营改增”目标全部实现,营业稅退出历史舞台,地方税仅剩余其他12个小税种,税种减少不明显,但从组织收入能力上来看,其他税种明显不能够支撑地方税收的稳定增长。

      2017年分税种分行业税源测算表明,2017年地方税源预测为20349万元,各税种占比最高的企业所得税只有18.9%,大部分在10%以下,就稳定性和规模而言,难以替代营业税主体税种地位,整个地方税体系呈现“一盘散沙”的局面,稳定地方税收缺乏强力支撑且所有地方税种均缺乏行业依附性,地税将无重点行业可言,对政府有针对性地壮大产业、培植稅源非常不利四)地税欠税规模较大,清理欠税势在必行,而清欠难度很大,需要政府、表四峡江地税2012-2016年欠税分行业分税种测算(单位:万元)项目房地产建筑安装工业合计税种比重(%)营业税423567099016.81企业所得稅22804730275346. 75个人所得税011101111.88城建稅38220601房产税003923926. 66资源税0420420. 71印花税3360390. 66土地使用税31096099116. 83土地增值税51300513& 71合计3318122113525891行业比重56. 3220. 7322. 95100峡江地税2012-2016年累计发生欠税5891万元按行 业分析,房地产业欠税3318万元,占56.34%,建筑业欠税 1221万元,占20. 73%,工业企业欠税1352万元,占22. 95%。

      按税种分析,企业所得税欠缴2753万元,占46. 75%,营业 税欠缴990万元,占16.81%, 土地使用税欠缴991万元,占16. 83%,房产税欠缴392万元,占6.66%欠税行为主要发 生在建安房地产业和工业企业,而建安房地产业已“营改 增”,工业企业属增值税企业,欠稅比较普遍,地税欠税追 缴难度非常大二、峡江县地方税源现状的主要成因峡江县地方税源现状的主要成因,归结起来,应从以下 几方面分析:(一) 地方稅源缺少支柱按照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 设计,根据主体税种划分为两大体系:流转稅体系、所得税 体系,其中,流转税实行地税管营业税、国税管增值税“两 条腿走路"的管理模式全面“营改增”前,地方税收体系 是以营业税为实际支撑,一直以来肩负着组织地方财政收入 和调节经济的重要功能全面“营改增”后,地方税收体系 缺少支柱,财政收入不确定性增加全面“营改增”前,许 多税收及县域经济分析都是以营业额或营业税为依据营 改增”后,地税就只剩下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等固 定税源,税源增长后劲严重不足二) 企业所得税逐渐萎缩按照现行税收政策,缴纳 增值税的企业,企业所得税由国稅征管这意味着“营改增” 后新办企业的所得税全部划归国税征管,地税所管的企业所得税从此没有新税源注入。

      同时,地税管辖企业所得税的老 企业由于改制、新注册公司成立等原因,企业所得税转向国 税部门,造成税款流失部分行业“营改增”前的2012年, 全县入库企业所得税3108万元,部分行业“营改增”后的 2014年入库2568万元,2016年入库1793万元随着“营 改增”的全面推进,企业所得税源将会随着时间推移加速流 失三)“税中税”控管困难以往地税部门的稅款征收 网络,都是围绕着营业税而设计,“营改增”后,丧失了 “以 票控税”的有效控管手段,原先随征的企业所得稅、个人所 得税、资源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税 费及其他代征税费征收难度加大,门临户及财务不规范、账 簿不健全的税控纳税人税收征管将失去依托,该类纳税人可 能在国税部门缴纳增值税后,不到地税部门进行纳税申报, 无视地税部门的征管催缴,税款流失风险加大,这在流动性 纳税人身上体现的会更加明显税源转移明显加剧营改增”前,外出经营纳税人项目所在地缴纳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附 加税费等都在项目所在地缴纳,“营改增”后,增值税的纳 稅地点为注册地,纳税人在注册地缴纳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仅在项目所在地预缴很少部分的增值税等,尤其是对外埠纳 税人规定可从注册核算地领用发票自开,生产经营地国税部 门按规定预征一定比率的增值税,但对纳税人缴纳相应的地 方税费未作要求,造成地方税费流失漏洞。

      以江西玉兔房地 产开发有限公司为例,“营改增”后,增值税在注册地新余 缴纳,企业所得税等其他税费也交到了新余,造成在峡江缴 纳的地方税收大幅减少建安、房地产业是地税收入来源的 主要行业,而峡江大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