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回眸三峡,千年的诗城.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3468087
  • 上传时间:2018-06-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回眸三峡回眸三峡, ,千年的诗城千年的诗城古往今来,不少名家对三峡风土人情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对它倾注了自己的满腔豪情,写下了不计其数的名篇从屈原、宋玉到李白、杜甫、白居易再到现代的文人墨客,一长串诗人的名字,几乎就是一部三峡文化的编年史纵观初中语文教材,近几年也入选了好几篇与三峡有关的诗文,如郦道元的《三峡》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 《渡荆门送别》 、 《早发白帝城》 ,杜甫的《登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那么,为何这么多文人如此钟情于三峡呢?三峡,其地理意义上的解释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是指长江横切川东,鄂西群山而形成的峡谷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约 200 公里其中瞿塘峡又称夔峡,古时称上峡,江涛翻滚、夔门雄伟;巫峡,古时又称中峡,江流曲折、云雨变换;西陵峡,又称归峡,古时称下峡,急流暗礁、江水回环。

      因为绝壁千仞,风高浪急,三峡艰难的环境也造就了它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三峡处于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中介地位,历史上巴楚的纷争与融合,创造了如虎座凤架鼓、虎妞金镶玉那样灿烂的文明,以及廪君与盐湖女神、巴蔓子将军、巫山神女等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和优美的神话传说更由于它的战略地位,这里曾经发生了影响历史进程的许多战役这样,以半巴半楚亦巴亦楚的巴楚文化为主的地域民俗文化,以及历史事件风云人物为主的古战场军事文化,灵异瑰奇的山水风光激发了文人墨客创作的灵感三峡,绝壁对峙,深谷急流,江山凶险,令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大江东去,如诗如画,因此,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尽折腰面对承载文人太多情感的三峡诗,在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感悟三峡特有的自然景观,领悟迁客骚人面对瑰丽雄险的山水风光所产生的情感呢?笔者以为语文的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如在讲授郦道元的《三峡》一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作者,了解郦道元是北魏的地理学家和散文家,正是他作为地理学家的丰富游历和散文家的丰厚文学功底,才把三峡描绘得淋漓尽致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早发白帝,暮到江陵,期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开篇就勾勒出三峡在不同季节的景色和雄峻风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三峡的美、山岭的延绵高绝、水流湍急,感悟到冬春的“清荣峻茂”与秋天的“林寒涧肃” 、 “凄清悲凉” ,形成鲜明对照的落差,进而领悟文人置身于此景中情感又将归往何处学生在欣赏感悟中情不自禁地唱出“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我们仿佛看到了离乡背井的文人,扁舟一叶驶入三峡,不见人烟,唯闻猿啼,触景伤情,悲凄之情自然而然就流露了出来而唐朝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更将我们进一步拉近于三峡,他就是李白我们在讲授时可将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 《渡荆门送别》 、 《早发白帝城》归在一起赏析从分析李白的生活背景入手,向学生明确李白在五岁时随父亲移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 ,曾三次进入三峡,历览蜀中名胜,可以说李白早已将三峡视作自己的故乡或者就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由意象入手,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中感受诗人的雄奇飘逸,倜傥不羁,领悟那颗始终以饱满的激情拥抱世界、展望积极乐观人生的跳跃的心是什么给了诗人无穷的灵感呢?这时学生自然想到三峡的万千风情。

      李白的诗才来自于三峡的天地造化,他的一生功业始于三峡,晚年的悲苦辛难也止于三峡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里诗人借助三峡的山、月、溪将思友之情写得溢于言表由《三峡》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学生自然回忆到李白的另一首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通过旧诗的帮助,学生很容易理解诗人的喜悦之情但诗人为何而喜,很多同学却是一头雾水这时教师顺势指出:怀才不遇的诗人因卷入由安史之乱带来的皇室争夺皇权的血腥之战中而被投入监狱,后又被流放当年翩翩青年今已成罪人,李白再上三峡,却已物是人非,千里峡江,竟走了两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来到奉节——古白帝城也许是钟爱他的三峡感其冤屈而上干天象,肃宗乾元六年,李白遇赦此时学生一定会和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更敬佩诗人那种虽遭弥天大冤却依然怀抱着强烈的人生之恋的精神三峡使李白能摘取诗国星辰,同时李白也是属于三峡的与豪迈飘逸的旷世奇才诗仙李白并称的“诗圣”杜甫,传世之作千余首,而三峡诗就有 400 多首,足见三峡与诗人的情感有多深我们教材中的《登高》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诗人与三峡的关系。

      诗人将他的悲喜都诉之于三峡,而三峡亦和他同悲同喜诗人刘禹锡与三峡也有不解之缘他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三峡(巴山楚水) ,本是诗人被贬之地,在这个凄凉的地方,作者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现在回忆起来,竟然还是如此地“长精神”!学生自然也就更进一步明白了诗人刘禹锡与三峡的情感长江三峡承载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这些文化渗透力强,已经溢满奇峰迭起的峡江,进而浸湿了代代文人的梦境三峡,成为历代文人一唱三叹,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情感宣泄的寄托 “巴东三峡猿悲鸣” ,三峡猿声久久回荡在文人骚客的诗词里,也回响在我们的记忆中滚滚而去的长江水,流泻不尽的是千年的诗情诗赋动三关,江山助诗豪” ,三峡,灵异俊逸,这座千年的诗城,为中国的诗歌发展提供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孕育场世界上哪里还有像三峡这样富有诗意、诗情的大峡谷?回眸三峡,我们更能感受到它厚重的文化累积和它的绵绵情意张建娥 江苏省启东市惠和中学 22620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