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府矿业公司三汇一矿N21201综采工作面回采防突措施.doc
16页天府矿业公司三汇一矿N21201综采工作面(+590m北一采区)防突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名称: N21201综采工作面编制单位: 通风科编制人: 审 核: 总工程师: 编制日期: 会审栏会审时间:年 月 日会审内容:N21201综采工作面防突安全技术措施会审意见:单位负责人意见签字日期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通风科调度室生产科地测科安全科通风区机电区施工队一、概况二、 采煤方法 6三、 突出危险性预测 6四、 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6五、 突出危险性效检 8六、 消突措施 9七、 超前排放措施效果检验 9八、 割煤安全技术措施 10九、 通风瓦斯管理措施 10十、安全防护措施 12十一、防突组织保障措施 14附:1. N21201综采工作面综采通风、监测、避灾系统图2. N21201综采工作面综采效检孔布置图3. N21201综采工作面排放孔布置图4. N21201综采工作面瓦斯地质平面图5. N21201综采工作面穿层、顺层抽放孔竣工图一、概况1. 区域采掘情况:N21201工作面位于+590m水平北一采区, 在9〜11号勘探线之间对应上部为N2111采空区,南部为 S21201采空区,北部和下部均为未开采区。
对应地表为漆树湾、 杉树屋基一带山地,地表出露岩层为长兴组二至三段(PP+3) 地层工作面标高:+590m〜+674m,对应地表标高:+997m〜 +1091m,覆盖层厚 397 ~ 515m2. 地质构造:根据N21201机、风巷掘进,不会遇到大中型 断层影响,由于受F63大断层及伴生断层的影响,煤厚及煤层 走向、倾角都有较小变化,但对回采不会有大的影响3. 煤岩特性:该面煤层赋存较稳定,工作面平均斜长132m 煤层倾角31平均33°煤层厚度2.9-3. 2m,平均3. lmo煤层为简单〜复合煤层,含0〜2层夹歼,厚0. 1〜0. 4m4. 瓦斯地质:K1煤层属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煤尘爆炸 指数为17〜27%,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5. 突出危险性分析:该工作面为开采的K1煤层,属于单一煤与瓦斯突出煤层, 具有突出危险性,该工作面的埋藏深度为576m,煤层赋存较稳 定该工作面回采前采取本层抽放和穿层卸压抽放防突措施, 该工作面风巷未施工本层下向抽放钻孔,按最短的上向孔计算, 该工作面上段有73m的空白带,机巷本层上向抽放钻孔的抽出 率未达到30%以上,为加强防突管理,全工作面施工排放孔后 再进行防突效果检验。
1. 采煤方法该工作面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由南向北推进综 合机械化开采,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该面循环进度0.6米1. 突出危险性预测根据突出危险性分析,该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不实施突出危 险性预测,直接采取穿层抽放,再结合本层预抽瓦斯的防突技 术措施1. 防突安全技术措施为了加强该综采工作面的防突管理,特施工以下防突安全措 施一)+590mNl穿层抽放措施根据+590mSl石门以北5-50号钻场钻场采取ZYG-150型液 压钻机配合①75mm钻头,每隔6.4m布置了一个扇形钻场,钻 孔走向%倾向=6. 4 X 6. 4m;条带钻孔为走向X倾向=6. 4 x 3.2m,钻孔采用水泥石膏浆机械封孔,封孔深度8m钻孔542 个、2007年1月开始施工穿层抽放孔,2007年12月施工完穿 层抽放钻孔,共计抽放809天,煤层为2.9-3. 2m,平均煤厚 为3. Im,控制范围内的煤层倾斜长为10〜103m,平均为56. 5m, 走向长为287. 8m,控制范23375. 2iA抽放瓦斯量为301204. 8m3, 瓦斯含量为11. 85m3/t,其围岩瓦斯涌出系数按1. 15进行计算, 以致瓦斯抽出率为30.5%。
详见N21201综采工作面抽放竣工 图)(二)上向孔抽放措施该N21201机巷于2008年3月采取ZYG-150型液压钻机配 合①75mm钻头施工顺层钻孔每间隔3. 2米施工一个上向孔, 钻孔115个,孔深为47〜91m,采用水泥石膏浆封孔,封孔深 度均达到8m以上2008年9月30日至2008年10月12日, 共计抽放188天,控制走向长为366. 1米,倾斜方向平均为69 米,控制范围30472. 3m2,煤层为2.9~3. 2m,平均煤厚为3. lmo 累计抽放瓦斯量为61704m3,瓦斯含量为11.85m7t,以致瓦斯 抽出率为4.8%详见N21201综采工作面抽放竣工图)三)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抽放管超前工作面下窗口拆除 距离不得大于6ni,其穿层抽放钻场只能超前6. 4米停抽,工作 面回采期间必须实能边采边抽防突措施五、防突效果检验1. 该综采工作面采取连续防突效果效检,效检方法为钻屑 指标法,临界指标取:Kl=0. 5ml/g. min1/2; S°=6kg/mo2. 工作面回采时效检孔在距风巷3 ~ 5m处向下每隔6m各布 置一个效检孔,其孔深10m.孔径①42mm效检孔应布于煤层 中部且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有软分层时应布于软分层中。
每循环至少保留5m超前距3. 当工作面有断层时,断煤交界处必须布置效检孔,断层 区效检孔间距为5m,且不少于3个,为防止各循环效检孔过于 靠近或重合,造成效检指标失真,必须严格按布置示意图所示 的距离和位置进行布孔,钻孔间距误差值不得超过0. 5mo4. 效检孔由施工队人员在防突工的指导下施工,防突工负 责参数测试,作好原始记录,出班后及时报送效检报告单经 通风科审查原始记录无误并在效检报告单上签字后,报矿总工 程师审批,若效检指标低于临界值,即可按批示进度回采;若 效检指标超标(大于或等于临界值),则必须增补排放消突措施 且效检证实措施有效后方能进行回采工作5. 族工效检孔时有喷孔、卡钻等现象时,视为有突出危险, 必须采取消突措施并经效检证实措施有效后再可进行回采6. 施工队及调度室加强防突跟踪管理,每循环推进到位时, 施工队及时向调度室汇报,由调度室安排进行突出危险性效检六、 消突措施1. 工作面效检指标超标,采取超前排放措施,排放措施为 效检超标孔上下各12米范围内2. 超前排放孔内沿工作面斜长布置,①86mm的钻孔,孔 间距为2m;排放孔必须保证孔深为16米,超前距为6米排 放孔布置在煤层中部(有软分层时布置在软分层中),平行于工 作面推进方向施工。
详见N21201工作面排放孔布置图)3. 工作面排放孔能工完后,必须排放8个小时后,再进行 排放后的效果检验七、 超前排放措施效果检验1. 效检方法为钻屑指标法,效检孔应布置于排放孔之间, 孔间距为6m,孔深为10米,孔径①42nini效检孔布于煤层中 部且平行于工作面推进方向,有软分层时应布于软分层中工 作面有断层时,断煤交线处必须布置效检孔,断层区效检孔不 少于3个,孔间距缩小至5m2. 效检临界指标取 Ki=0. 5ml/g. min1/2; S° =6kg/m,每循 环应同时保证至少5m的超前距3. 若超前排放钻孔后的效果检验超标,可延长排放时间 或再补打1次超前排放钻孔,排放孔补打在原2个排放孔之间 中部,其布孔参数同前轮排放孔经过再次检验不超标后,方 可按审批进度回采八、 割煤安全管理措施1. 在割煤期间,割煤机上方只能有移架工、推溜工,无关 人员严禁进入工作面,其瓦检工在进入回风区域检检查时,必 须做到安全可靠,严禁逗留,其他必须进入等,必须提前通知, 停止割煤2. 割煤司机要在进风侧执行远方操作,距离不少于10m3. 在割煤期间,在回风石门风门外设置警标“正在割煤、 严禁入内”。
详见N21201综采面作业规程)%1. 通风瓦斯管理措施1. 采煤队必须随时维护好机巷、工作面、回风巷、工作面 上、下出口,确保足够的通风断面,并满足人员顺利安全通行 要求2. 该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检员,严格按要求检查瓦斯, 严禁瓦斯超限作业;当工作面任一处瓦斯浓度超过规定程度时, 必须立即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查明原因并向矿调汇报3. 监测系统主机安设在+590N1石门岔口外新鲜风流中1) C乩探头安设位置:探头编号安装地点报警浓度(% )断电浓度(% )复电浓度(% )T1机巷距工作面下窗口5m处>0. 5%>0. 5%< 0. 5%T2工作面上隅角处>1. 0%>1. 0%< 1. 0%T3工作面上窗口距回风 巷10 ~15m处>1. 0%>1. 0%< 1. 0%T4+674N1石门距回风联络巷口 12米处>1. 0%>1. 0%< 1. 0%T5尾排联络巷处>2. 5%>2. 5%<2. 5%(2) CO探头安设位置:CO编号安装地点报警浓度PPM断电浓度PPM复电浓度PPMT6工作面上隅角处>24>24<24T7+674S1石门风门内>24>24<24与回风联络巷处T8+674N1石门距回风联络巷口 12米处>24>24<24(3)风速探头安设位置:风速编号安装地点最高风速m/s最低风速m/ sT9+674N1石门距回风联络巷口 12米处4m/s0. 25m/s十.安全防护措施1.通风系统:进风:地面T+290m主平砺+290m ~+590m吊挂人车—+590m大巷T+590m北一石门-N21201机巷-N21201综采工作 面回风:N21201综采工作面-N21201风巷-+674111北一石门 ->+674m北一回风上山-*■ +770m放水回风大巷+770m北回风大 巷T+770m北翼回风斜井-地面尾排:N21201综采工作面-尾排双排圆筒-N21201尾排回 风联络巷t+674111南一回风上山-*+770111放水回风大巷-*+770111 北回风大巷T+770m北翼回风斜井-地面2. 进入工作面作业的所有人员必须随身配戴便携式自救 器。
3. 工作面进、回风石门各安装一组400升的隔爆水袋36 个,并实行挂牌管理4. 压风自救器安装,机巷、回风巷距工作面上、下口 25-40m各1组,8个嘴;机巷每100m安装1组,3个嘴,溜子、 皮带司机处可增设单个嘴;回风巷每100m安装1组,3个嘴 每个头供风量不少于0. lm3/mino总阀保持常开,严禁关闭5. 为该面服务的电气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检查维护,机电 部门每周必须进行一次防爆性能检查,严禁使用防爆性能不合 格的电气设备6. 发现突出征兆,人员应尽快使用便携自救器沿避灾路线 撤离,来不及撤离时,应利用就近的压风自救器避灾避灾路线如下:(1) 瓦斯及火灾避灾路线(发生火灾、瓦斯事故时,往就 近的新鲜风流方向撤出)工作面回风巷工作人员-N21201回风巷— +674m北一石门 T+674m 大巷 T+674m ~ +590m ~ +290m 吊挂人车上山->+280m 主 平砺T地面工作面机巷工作人员-N21201机巷i+590m北一石门- +590m大巷T+590m~+290m吊挂人车上山-^+280m主平砺—地 面2) 水灾避灾路线(发生水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