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任务驱动"教学的误区及浅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290125315
  • 上传时间:2022-05-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7.1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任务驱动”教学的误区及浅析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钟柏昌借助第七届全世界华人运算机教育大会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承办的 机缘,笔者对大会征集的教学案例作了一个简单统计:在73个信息技术课程的 教学案例中,涉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案例数竟有38个之多(其中高中11个,初 中1()个,小学17个),占52%另外,在咱们四月份的一个问卷调查中,在同 意调查的30位信息技术教师中,有28位老师表示很了解该方式,只有2位老师 表示一般了解;其中有25位老师表示常常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只有1位教师 表示没有利用过,还有4位教师表示偶尔利用虽然任务驱动教学取得了普遍的研究和实践,可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层 面的提升,这种“营养”上的先天不良致使不足和负面影响日趋显露怀疑和批 评之音逐渐增多有些一线教师发出了如此的疑问:“‘任务驱动’究竟是猫腻 仍是油水? ”虽然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的确 存在一些误区,本文试图做一个简要的归纳和分析一、关于“任务”(1)任务的庸俗化将任务等同于练习,把传统讲讲课的作业看成任务,如教 师教学完教学内容后,在教学行将结束时,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去完成,以 为如此的教学就是任务驱动式的教学。

      由此致使任务驱动异化为完成练习的汪洋,学 生负担加重,反而剥夺了学习的踊跃性误区在于:这些所谓任务不任从大小仍是功 能但固知识之用)上都只能称之为作业;另外就是这些“任务”提出的机会、教 师在任务中的作用都与任务驱动教学的理念相悖的2)任务分类不清楚任务能够是开放式和封锁式两种,各有各的作用,当前任务驱动教学中占主导的是封锁式任务封顿性任务的一个重要缺点就是任务设 计的单向度,主要表此刻任务设计的工作由教师垄断,缺乏学生的参与,学生面对的是一个 设计好的不可更改的任务,如此的任务极可能没有符合学生的兴趣,不能有效激发其学习的 主动性另外就是完成封锁性任务的方案往往是预设的和可供仿照的,并非需要学生的求异 思维和踊跃的探索,学生很容易陷入低层次的“仿照学习”二、关于“任务驱动教学”(1)教学目标片面化强调技术的训练,轻忽文化素养的提升任务的完成不仅是技 术上的操练,还有对信息文化感受与内化的要求2)教学评价的筒单化重视任务完成的结果或作品的评价,轻忽任务解决进程的评 价;重视“成品”的评价,轻忽“半成品”的评价,重视优秀结果或作品的评价和褒扬,轻 忽不佳结果或作品的评价和表扬一言以蔽之,评价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

      咱们说,即便 有时出现学生未能完成“任务”或完成的质量很差的情形也是允许的,一方 面,若是给予充沛的时刻或许他们就可以完成任务乃至完成得专门好;另一 方面,学生只要通过了自己的研究探索,做出了尽力地尝试,积累了必然的 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一种超级重要的经验),这就是一种收获一种成功 因此,要适时的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尽力:“如此任务,你(们) 能做到,已相当不错了”,安慰和鼓励学生,克服“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的情绪,勉励学生做出进一步的尽力,可能下一次他(们)就会还你一个惊 喜,而不是一味表扬先进,轻忽“弱势群体”的存在价值3) “任务驱动”扩大化无论教学内容是不是适合,都试图用任务驱动来教学信 息技术教材任务化编写模式的泛滥即是一个值潺反思的现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一种 教学方式都有其适用的范围,而不可能具有完全的普适性4)组内和组间的伪合作任务驱动一般需要进行小组合作,目前一个突 出的问题就是合作的虚假性,要么小组成员各自单干,小组形同虚设;要么个别 能力强的学生充当“救世主”,部小组其他成员或其他组完成任务如此必然造成很多学生躲在同伴的背影中,措便车,鱼目混珠,蒙混过关。

      教师应该增强这方面的监督,这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现5)对任务驱动的负面影响缺乏重视当学生能较好地完成任务时,能取得一种成功 和喜悦感,对后继学习是有利的可是对于没完成任务的学生,可能就会带来负面影响和心 理压力,长久会影响到孩子自尊心的进展若是不认真对待这一点,必将影响任务驱动教学 的整体效果三、关于“任务驱动教学”的理念把“任务驱动”的动力来源看做是任务和主宰任务的教师,即把“任务”看成外在的、 孤立的静止物,把学习看成教师通过“任务”来“差遣”学生完成任务;从而使“驱动”异 化为“差遣”,一种自上而下的、充满压力、控制和权威的“驱动”,学生则处在不断完成 一个一个任务的流水线上,“像牛一样被驱逐”,缺乏自主和自我定位的时空感简言之, 学习被误解为应付任务,“任务驱动”异化为“任务的驱动”,一种外在的驱动,而不是 学生内在动机的自我驱动,如此又如何来寻求学生主体的解放呢?结果只能是,在尚未消解 师生之间的二元对立,又致使了 “任务”与学习者的二元对立,乃至于,人成了完成任务的 工具、而任务反成了教学的目标显然,咱们需要树立一种新型的任务驱动教学观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从头熟悉:一是关于任务的内容:“任务”有其质的规定性,它来源于学习者的学习和 生活的真实世界,反映了与学习者相联系的客观世界;也就是说,任务不是凭空 捏造的,任务设计要把学习者所学习和生活的真实世界浓缩于任务,使学习者与 任务的交互就是学习者与真实世界的交互,而不是站活着界之外来“学习”和“熟 悉”不相关的“任务”。

      二是关于任务的创设,它不是也不该成为教师单方面的 工作,而是师生一路的情形,学习者对他所学习和生活的世界有深刻的体会,缺 少他们的参与,将影响任务的“真实度”;或,采用更为开放的任务,学习者能 够按照自己的经验设计自己的任务三是关于学习者与任务和教师的关系:任务 作为学习者熟悉世界的一个窗口,它与学习者紧密相连,学习者在与任务和教师 的对话中开展学习;教师是任务的创设者之一,同时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影响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也就是说,他们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任务不能凌驾于学 生之上,不能成为教师“奴役”学习者、迫使其学习的手腕,若是如此做,只会 将任务和教师“神化”、“魔化”以至“目标化”,把学习者“奴化”以至“工 具化”,使学习者与“任务”的关系彼此疏离整体而言,当前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操作中的出现的偏 离,有些是任务驱动教学本身存在的“硬伤”,有些则是两个原因兼而有之对于操作上的 失误,咱们能够在实践中加以修正,对于“硬伤”则需要咱们从根本思想上加以革新,并通 过实践来不断充实和完善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