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论文:古琴与古筝的比较研究.doc
4页毕业论文:古琴与古筝的比较研究毕业论文:古琴与古筝的比较研究发表时间:2013-8-7 17:08:15毕业论文题忖《古琴与古筝的比较研究》学 院: 音乐舞蹈学院专 业: 音乐学(海外教育)届 别: 2008级冃录一、 琴与筝的界同4(一) 、形制的异同4(二) 、弹奏方法的异同5(三) 、音乐音响方曲的异同6二、 琴与筝在当代社会中的状况8(一) 、琴与筝的教育与培训基本状况8(二) 、琴与筝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状况9(三) 、琴与筝在文化艺术中的各领域的应川状况10三、 对传承古琴古筝艺术的思考11(一) 、存在的问题11(二) 、古琴艺术应否借鉴古筝的发展经验11(三) 、关于古琴艺术传承和发展的思考12参考文献14后记15摘要现代,人们经常把古筝误认为是古琴,琴、筝不分,对古琴的了解知Z衣少这一方面是 由于古琴自身演奏方式复杂,会演奏古琴的人屈指可数所致;另一方面,古琴在现代社会露 脸的机会亦是少得可怜,人们対古琴的了解,仅停留在影视作品中穿插的个把儿个镜头的描 述,缺乏全而、系统的了解木文首先通过从形制、弹奏方法和音乐音响方而比较古琴与古筝的异同,了解两者同为我 国传统弹拨乐器然而具有各白的特点。
并且结合对琴与筝在当今社会发展的现状,对古琴和 古筝的存在和继承作出思考本文针対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问题,通过比较琴和筝各方面的状况界同,提出古琴对古 筝的借鉴,以获得更好的普及以推广关键词:古琴艺术;占筝艺术;琴筝现况;存在与发展Abstract: In this time and age, people usually mistake the GuZheng for the GuQin. They can not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uZheng and the GuQin because they have little relative acknowledge about the GuZheng and the GuQin. The reason that people pay few attentions on the GuZheng and the GuQin, on one side, is that the compl空(穿弦川),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琴弦川丝制缠弦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 也开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学,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 身的作用。
面板上嵌冇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用以标记音位现存以唐琴最古,至今 基木结构无重人改变2、 古筝的构造古筝是中华民族一种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历来以清越高洁的 优美音色、古朴典雅的东方神韵而源远流长,广泛传播而它的形制构造,也经历了不断的 变革和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步满足丰富的演奏技巧利不同类型作品的需要,使古筝艺术tl益 焕发新的活力筝作为一种乐器,它的外形、内理在很多方面符合古代書学思想历代的统治阶 级注重宗法制度,而筝被称为一•种“仁智之器”来看待晋傅玄《筝赋》中写到“设之 则四象存,鼓Z则王音发,体合法度,节究哀乐,此乃仁智Z器也这些对筝的制作和发 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过去的筝在制作上主要取材于梧桐木,并用“刖桐为体"和“匝 式拼合”两种方式制成音箱是长条形,面板横断面为弧形,底板平直,也可有弧度(称为 双弧筝),在底板上开设两个音孔(古称“越”)筝分筝首、筝身、筝尾三部分以前后弦梁 为分界,右端前梁为筝首,左端后梁为筝尾两梁之间为筝身(古称“隐间”),筝面张弦, 筝距均等,每条筝下设筝柱(古称雁柱,即弦码),这是对古筝形制与构造的一个概括而 现代古筝除了用桐木Z外,同时还有用红木、楠木、白松及各种杂木制作的,在外观上形制 上,有平头的筝,有S型的筝,还有蝶式的筝等。
3、 琴筝形制的比较总的来说,琴和筝同为长条形腔体乐器,而板横断而为弧形,底板平肓,底板上均有两个 音孔但琴的腔体相对于筝而言较小,且在琴弦制作所依照的音律也不其相同,古琴可以一 弦多音,而古筝一-根弦最多只能发出十二平均律中的三个音关于琴和筝的结构,通过以下 两图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两者的区别古琴古筝(二)、弹奏方法的异同1、琴的弹奏手法古琴演奏通常用右手拨弦出声,左手按眩取音右手拨弦有八种基本指法,分成内向指法 和外向指法两类内向指法有:勾、抹、劈、打;外向指法有:易9、挑、托、摘;组合及特 殊指法繁多,例如:历(连挑两弦)、撮(同时挑勾两弦为小撮,托勾两弦为大撮)、轮(快 速连续摘踢挑)、背锁(踢抹挑顺次弹奏,扩展为短锁抹勾踢抹挑或长锁抹勾踢抹挑抹勾)、 双弹(快速连踢、连挑相邻两弦)、拨剌(食中名三指同时向内拨相邻两弦为拨、反向为剌)、 滚拂(从高到低连摘数弦称为滚,从低到高连抹数弦称为拂),等等左手按音常用人指和 名指,低音弦也用中指和食指,按弦走音指法有上、下、绰、注、吟、猱等此外,左手也 可拨弦出声,常见技法有菴(大指击弦岀声)、掐起和带起(按弦指撤离出声)等2、 筝的弹奏手法古筝的传统演奏方法,就是用右手弹拨琴弦演奏旋律,左手在码外弦段上以按颤揉推等方 法装饰旋律。
右手演奏指法分为单指指法和组合指法单指指法的分类与古琴相同,即内向 演奏的勾、抹、劈、打和外向演奏的剔、挑、托、摘八种,但在演奏上有所区别组合指法, 即用两个以上单指指法配合拨弦的方法在组合指法中可分为撮类指法、摇类指法和其它组 合指法3、 琴筝演奏手法的比较琴和筝的演奏方法都是以右手弹奏,左手按弦,但是古琴的演奏是运用手指的指肉和指甲 来发出不同声响,而古筝则手带义甲进行演奏两者左右手演奏在指法上也有区别通过F 面的图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琴与筝弹奏方法的异同琴与筝弹奏方法的异同古琴古筝右手指法内向弹奏勾、抹、劈、打外向弹奏剔J、挑、托、摘左手指法实音上、下、绰、注、吟、猱等按、颤、揉、推等泛音右手弹奏同时,左手轻点相应琴弦组合指法历、搓、轮、双弹、拨剌等撮类指法、摇类指法(三)、音乐音响方面的异同1 >琴之音乐音响关于琴的音乐音响,古人评价古琴冇四善九德Z说,四善即:苍,松,脆,滑九德即: 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四善中“苍”有老的意思,音要苍桑古朴,不燥不闹 松与紧和对而言,声音发紧,听起來不自然,不流畅松,和“透”有相似的意臥“脆”有声 音清楚干净无杂音的意思滑‘有琴声韵味长,余音长绵不绝,声音不楞不硬,如丝般柔滑。
九徳中“奇”为首位,“奇”是一张好琴的第一要素,“奇”就是与众不同,千篇一律,众琴一声 则不为奇,古琴选材均为百年以上老木,或舸或杉或老黄松或老红松等,琴材不同,琴材的 年代不同,琴材取的部位不同,音色应有差界,不同的为奇,相同的则不为奇音色好听, 乂与众不同,这样的奇琴极少音色奇绝之琴从古至今,琴人梦寐以求之古叫卩音苍老古 朴,新琴则有闹燥之音古”还有琴应有古钟般厚重沉雄之声,古钟般咚咚的金石之声透” 是声音通透,不是闷在里面,不是发木,但是透不是声音发空洞有些琴为了增加音量,槽 腹挖的很多,面板较薄,音虽大,但不实,润是声音不干,韵味足,余音长古琴声音的美 感,它的悦耳,它的特殊的声音使古琴流传千年不衰,深得人心润”是一大特色静” 是音要纯净,无杂音音要干净,它要清楚的发出每一个徽位的声音,不能和其他的声音混 杂一起,该起则起,该停则停不能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匀”是声音均匀•弦至七弦声 音音量基木均匀,不能出现某根弦某个徽位出现声音突变,如突然增大或者突然减小一根 弦的低音到高音的音虽均匀不能出现低音强,音量人而高音部分音量小,尤英是四徽向上, 高音共至无音,古琴的咅色匀还有一个基木要求是散咅,泛音,和按弦咅的咅色基木均匀。
有的琴声散音和按音音量大,但按音音量就明显减弱了在古琴曲中,表现力最丰富的是按 弦音,按弦音的优劣对如何演奏好占琴曲至观重耍一张古琴声音匀的声音匀不能算一张好 琴,声音匀是古琴的基木要求清与脆有相似之处,声音要清楚干净无杂音,无闹音芳不 知如何解释芳是一种气味,芳做何解,无言以对2、筝Z音乐音响如果说古琴对于音乐音响和音色的要求是“空灵”的话,那与之相对,古筝更讲究一种“充 实”在筝乐中,“充实,的美学品格主要在两个方而体现出来第一为“气势”筝弦长则音 虽:足,筝弦设柱,多弹散音,其弦音明亮厚实弹筝用义甲,与筝弦接触准确,弦音灵活, 为筝乐之“气势”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例如,《高山流水》就不失“至大至刚”的“浩然Z气”, 那种“气势"、那种“充实”之美,造就了筝乐“充实”的美学品格第二就是“积实豐“积实”作 为一种审美意识,首先就要求主体心灵的饱满而丰富;“积实”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所带来的 美学品格就是“充实二这种“充实”就是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所说的“精力弥漫”、“万感 横集覽总Z,无论是“气势”还是“积实”,体现在筝乐中就是那种从音响到情绪的饱满感 这些來自听觉的感受,在筝乐中处处存在。
3、琴与筝音乐音响的比较琴和筝本身音色就有看明显的不同,琴之清远沉着而筝之明朗清脆嵇康《声无哀乐论》: “琵琶筝笛,间促而声高,变众而节数,以高声御数节,故更形躁而志越,犹铃铎警耳、铺 鼓骇心以其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誼哗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