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苏地区高新技术出口简析.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9160711
  • 上传时间:2017-10-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6.7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规模的不断增长,江苏省外向型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迅速增长,以科技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发展经济的思维方式逐步趋于理性为了应对我国加入 WTO 后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格局,根据国家、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关政策,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促进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针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组成类型、地区分布的现状,找出限制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现状进行了评价和分析通过数据来分析这种现状的价值,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鼓励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将有利于江苏出口经济的长远发展关键词:高新技术;出口概况;存在的问题 引言一个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质量和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迅速增长,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高新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建立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理论和政策,从而指导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节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观、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一、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分析(一) 、2001 年—2005 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状况表一、 2001 年到 2005 年的对比情况:年份指标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亿元) 1423.74 1846.04 3122.42 5029.7 5450.65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国比例(%) 11.61 12.22 15.19 18.11 19.29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增加值(亿元) 357.79 468.92 780.86 1032.1 1460.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高技术产业份额(%) 12.16 13.22 16.72 16.01 17.99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亿美元)72.77 122.58 229.44 359.55 530.3占全国份额(%) 15.67 18.06 20.80 21.74 24.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江苏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 2004 年的增幅最大:表现最明显的还是出口额,5 年间,从一开始的72.77 亿美元到 530.30 亿美元,到 2005 年占到了全国的 24.3%。

      二) 、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点分析1.苏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整个江苏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表二中可以看出,江苏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苏南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主,其中苏南地区当中又以苏州为主要出口市,2000 年苏州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同期的62.1%,2001 年苏州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同期的 65.0,2002 年苏州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同期的 70.7%,2003 年苏州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同期的 78.4%,2004 年苏州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同期的 81.2%,从 2 000 年到 2004 年,苏州在全省所占得比例是递增的,作为苏南城市的苏州,在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外商投资企业贡献大在实体经济中,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是这些行业的主体他们占了所有企业数的 80%其中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总资产占到整个产业的 79.1%、总产值占到整个产业的 88.8%、总税金占到整个产业的 76.1%2004年该产业有 310 家私营企业,占总体的 27.03%,但是其工业总产值、税金总额、销售收入分别仅占总体的 3.08%、8.91%、2.86%,这反映出私营企业的规模都很小。

      同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股份制合作企业并没有体现他们的优势另外,长期以来,国外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和资金上的优势基本上垄断了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出口占总出口的 89.2%,国营企业占 6.25%私营企业占表二、苏南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苏州 33.22 47.22 85.65 178.95 291.47无锡 13.68 10.74 19.2 25.6 37.76南京 — 9.04 8.12 13.6 17.45常州 — 2.71 4.1 5.2 7.1江苏同期 53.5 72.7 121.1 228.3 359.1全国同期 370 465 679 1103 16552.9%从中也可看出在机电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3.高新技术产品多是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出口2004 年江苏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额为 4847399.96 万美元,占出口额的83.5%机电产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创新是其主要标志之一而现实情况是,研发、设计等重要知识产权基本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江苏高新技术产品,以贴牌、代加工为主要生产形式,且自主名牌少,企业只是赚取很低的加工费,因而盈利水平有限。

      这些机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是来自技术和资本方面的优势,而是来源于低劳动成本和免税进口的中间投入品4.与邻近省市出口产品总额的比较二、存在的问题表三、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亿元)年份 2004 年 2006 年 2007 年指标地区 总产值 总收入 出口总额(亿美元)总产值 总收入 出口总额(亿美元)总产值 总收入 出口总额(亿美元)上海 1771.1 2540.4 136.4 2430.1 3055.9 173.3 2661.3 3581.2 83.6南京 1123.0 1167.9 37.1 1670.6 1784.0 64.4 1979.5 2112.9 77.3常州 264.5 269.9 6.3 580.3 577.9 14.8 8111.6 8026.2 23.5无锡 898.9 895.8 54.4 1643.9 1649.9 110.1 2129.7 2166.7 15.9苏州 1100.6 1200.2 120.7 1505.1 1787.8 203.5 1674.4 1901.1 26.0全国 22638.9 27466.3 823.8 35899.0 43320.0 1360.9 44376.9 54925.1 1728.1从表一中可以知道,江苏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苏南为主,现列举苏南四市的数据进行比较,2004年苏南四市的出口总额为 218.5 亿美元,2006 年苏南四市的出口总额为 392.8 亿美元,2007 年苏南四市的出口总额为 142.7 亿美元。

      相对于上海而言,2004 年高出 82.1 亿美元,2006 年高出 219.5 亿美元,2007 年高出 59.1 亿美元这三年的出口总额都高于上海,2007 年江苏四市和上海的增长势头弱些,在全国增长的前提下,江苏四市和上海可以说都后退了2004 年江苏四市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6.5%,2006 年江苏四市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28.9%,2007 年江苏四市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8.26%.(一) 、苏南苏北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不平衡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随着全球信息产业向中国的扩展,苏南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最具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苏南地区借助本地的资源禀赋、人力资本、地理优势、先进技术和管理等区位优势,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因此具有很高的区域竞争力苏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不足,农业比较发达,但制造业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存在着人才、资金、信息流等问题,对外开放度仍然不够2004 年苏南地区出口 781.87 亿美元,占全省 89.6%,苏中地区出口 66.54 亿美元,苏北地区出口 24.17 亿美元二) 、技术含量低2004 年江苏机电产品出口前十位的企业均为外资企业,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的中心,而江苏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大量低附加值的生产会导致本地总量指标很大但是效益一直徘徊在低谷,从上面两点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主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是外资企业的加工出口为主,这样中国的本土企业就无法掌握高新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

      现实中,产品研发投资是大规模的、高风险的,一般中小企业难以承担,矛盾的是国内企业规模偏小,无法与大型跨国公司进行研发竞争三) 、出口增长主要来自加工贸易出口的拉动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国外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和资金上的优势,基本上垄断了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江苏机电产业处于机电产业的末端,加工贸易占总贸易的 83.6%,在这样的分工格局中,国内企业或合资企业的中方很难获得关键的技术和核心技术缺乏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持,一个产业的长远发展将会受到很大制约高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在于积累资金和促进高技术消化吸收,从而使得高技术产业在外向型发展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四) 、外商投资企业贡献大2004 年江苏机电产品出口的企业中,有 89.31%是三资企业,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加起来不到 10%2004 年国营企业的出口额同比降低了 1.03%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主要靠三资企业的来带动,而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和投机性很强,当它们发现更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更有利可图的市场时就会转移,与资本相对应的产业也会发生转移这种状态也不利于我国企业掌握核心技术,这种情况对江苏高技术行业长远发展很不利。

      五) 、人才的不足从以上了解到,苏南地区的高新技术出口以外资的加工贸易为多,而研发也多是外资企业的在做,国企和私营企业的研发实力有待加强,从福利和工资标准上,外资的待遇也好于私营企业,这也是人才流向外资的一个原因,统计局资料显示,2004 年江苏省科技人员居全国首位,为 33.53 万人,但其中科学家与工程师仅占 59.2%,当时全国平均水平为64.7%,低于全国 5.5%就科学家和工程师人口密度而言,江苏省 2001 年为 8.0 人年/万人,远低于北京的 59.4 人年/万人推进人才战略是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六) 、经费不足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内外用于评价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区域经济增长潜力和科学发展的能力 中国创新能力报告显示,2001年江苏省 R&D 经费投入占 GDP 的比重为 0.97%,当时北京是 6.02%,上海为 1.78%,排在第八位,而当时江苏的 GDP 排在第二位,这说明江苏在 R&D 经费投入这方面还需要大大改进三、如何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一) 、区域间协调发展强化全省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对苏北欠发达地区,要帮助他们加强对外联系,鼓励他们主动接受来自外国和国内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辐射,加强省内南北合作产业转移工程,将一些苏北有开发优势的产业和项目,通过地区间组织挂钩县的做法,有计划的实施由南向北转移。

      区域支柱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受当地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人才、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约,成长过程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路径依赖性,一般按照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一般理论,各地应该因地制宜的选择自己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尽快把经济失衡的区域结构转变为苏南、苏中、苏北各具特色、各自发挥优势,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区域结构二) 、提高技术含量,增加产品出口加 大 对 机 电 产 品 企 业 的 技 改 投 入 , 调 整 技 术 改 造 资 金 的 投 向 , 提 高 技 术 改造 资 金 的 使 用 效 率 , 加 大 对 成 套 设 备 出 口 的 金 融 支 持 , 增 加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