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运用修辞的标题中英文报刊标题修辞对比研究范文.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泽玥15****2海阔
  • 文档编号:204940390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8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运用修辞的标题中英文报刊标题修辞对比研究   摘 要: 报刊标题被喻为“报刊的眼睛”,好的报刊标题通常简明扼要,立意新颖,生动鲜明而又不拘一格本文通过跨文化对比研究的方法,结合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及语言表达差异,研究中英文报刊修辞的异同,再现标题的修辞美学价值   关键词: 中英文报刊标题 修辞 异同 成因    一条新闻能不能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去看,标题往往起很大作用一个好标题,常常会使一篇新闻增添光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语言措辞的严密,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格,使标题的表达效果精彩纷呈本文主要从修辞方面探讨中英报刊标题的异同及其成因  一、中英文报刊标题修辞特点的异同  英语新闻标题和汉语新闻标题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言简意赅、突出重心、匠心独运它们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词汇选择,语法结构和修辞偏好上下面主要探讨修辞偏好上的异同  (一)多种修辞格相同  从修辞上看,中英文报刊标题都是多种修辞手法并用无独有偶,中英报刊标题常常使用以下修辞格  1.比喻(Metaphor)比喻主要包括明喻(Simile)和暗喻(Metaphor)比喻的运用,常常可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

      例如:  A组:(1)“就像修复一幅历史风俗画卷”(《光明日报》2022年01月05日)  (2)I’m feeling as wilted as the spinach(Daily Mail January 5,2022))  B组:(1)用什么把“老虎”、“蝇蚁”都管住(《人民日报》,2022年01月2022日)  (2)Ron Paul’s poison pill(The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2,2022)  A组采用的是明喻的修辞格前者把普查采录满族民间故事的工作比喻成修复一幅国家级的历史风俗画卷,后者用“as wilted as the spinach”比喻一个不会做饭的家庭主妇做完菠菜羊乳派之后的心情—就像蔫儿了的菠菜一样,显得幽默风趣  B组采用的是暗喻的修辞格前者用“老虎”喻指鲸吞国家资产的巨贪,用“蚁蝇”喻指蚕食百姓利益的地方上小贪官,后者用“poison pill”喻指罗恩保罗激进的政治言论—他和他的支持者主张抹去共和党158年的历史,形象具体,抓住读者的视线  2.夸张(Hyperbole)夸张是为了强调故意夸大事实,用来抒发作者或说话人的强烈感情,表达自己的深刻感受。

      例如:  (1)中共“特工王”李克农因何事为毛泽东和家人3次流泪?(人民网,2022年12月30日)  (2)Marathon machine(The Economist November 19,2022)  前者用“特工王”三字突出了李克农作为中共特工高超的专业素质及卓越的组织才能,而“特工王”却流泪三次,让人不禁为钢铁战士背后的侠骨柔情好奇后者用“marathon”夸大机器,指技术需要不断更新换代,像马拉松长跑一样,以提高生产力  3.对照(Antithesis)对照就是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可以求得匀称的形式美和强烈的对比感例如:  (1)干部辛苦指数与群众幸福指数(《人民日报》,2022年01月05日)  (2)From over here to over there(The Wall Street Journal Europe January 7,2022)  前者用“干部”和“群众”,“辛苦指数”和“幸福指数”进行对照,结构工整,对照鲜明,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后者用“here”和“there”进行对照,鲜明地突出了欧洲葡萄酒文化对其他文明影响的范围之广,从北半球的巴西到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无处没有欧洲文化的影响。

        4.反复(Repetition)反复就是同一词、句、段的不断地重复出现,目的是强调语意重点,加强语气和情感,加深对方的印象反复的单位常常是词语例如:  (1)廉政风险防控向全国延伸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光明日报》,2022年01月06日)  (2)There’s water,water everywhere(China Daily August 18,2022)  前者用三管“管权、管事、管人”,“管”字反复,简洁说明了各地区各部门针对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对象、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后者两用“water”,突出强调了广州雨季城区排水不畅,地面积水的情况反复手法的运用也使标题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感  (二)风格迥异道不同  英汉标题修辞风格各异汉语标题更重文采,讲究对仗押韵;英文标题则显得质朴平淡,重在铺陈事实以下主要针对押韵和对偶来分析它们的不同  1.押韵(Rhyme)押韵这种诗歌写作技巧也常常在报刊标题中出现汉语常在每一句或隔一句的末尾使用韵腹相同或韵腹韵尾相同的音节,这种音节叫韵脚这样就叫做押韵而在英语中,常常使用头韵(Alliteration),指的是在一组词、一句话或一行诗里,在彼此靠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中,其开头的音节(或其他重读音节)具有相同的字母或声音,主要是辅音字母。

      例如:  (1)聚散匆匆一千年 文脉绵绵两国间(《光明日报》,2022年01月07日)  (2)In Iowa,a contest of contrasts(The Washington Post, January 2,2022)  前者讲的是96封在中国本土已经失传的北宋著名文人欧阳修的书信出现在日本奈良一所大学的图书馆这个新闻标题中“年”和“间”都押同样的尾韵,展现了汉语精妙的音韵美后者讲的是在美国爱荷华州银行家有一场对立的争论,一方坚持美国去年提供对小企业的借贷政策收到了成效,另一方则认为美国的经济崩溃即将来临此标题头韵相同,读起来韵律十足  2.对偶(Parallelism)在汉语中对偶是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相近、音节数目完全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一个相对立或相对称的意思在英语中,与对偶相似的是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并重、语气一致的语言分别平行并列在一起的修辞的手法例如:  (1)件件有交代 事事有回音(《光明日报》,2022年01月08日)  (2)Beijing’s Split and Hong Kong’s Autonomy(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 December 30,2022)  前者用“件件”对“事事”,“交代”对“回音”,强烈的音韵感表明了国家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工作,用“三动精神”(动脑筋、动感情、动真格)办理提案,切实做到件件有交代,事事有回音。

      后者用“Beijing”对“Hong Kong”,“split”和“autonomy”,互为映衬,生动的展现出了中国“一国两制”的国家政策  二、中英文报刊标题修辞异同成因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中西文化异同与语言表达异同也造成了中英报刊标题修辞的异同  (一)传播对象不同  传播对象不同,是中英报刊标题修辞呈现出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理解受众的广泛性以及采取差别对待的方针这一特点,是十分必要的中文报刊针对中国读者,要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外文报刊针对外国读者,要符合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中国读者熟悉历史典故,所以报刊标题常常引用成语;外国读者熟悉宗教故事,尤其是《圣经》里面的故事,所以报刊标题往往引用《圣经》里面的故事  (二)中西文化语境不同  中英文化不同,文化语境不同,因而传播取向不同,这是中英文报刊标题修辞呈现出不同特点的最根本原因中国文化属“强势语境”,也就是说,具有悠久历史的汉语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表现在交流方式上,中国人一般讲含蓄、忌直言,喜欢引经据典在表达风格上,汉语讲究工整对仗,平仄押韵、辞藻华丽等技巧与此相对,西方文化属“弱势语境”,表现出“直观性”的习惯。

      也就是说,英语语言里缺少足够的历史文化信息,因而作者必须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才能完成相互理解的过程在表达风格上,英语一般讲究简洁、明确、直陈事实这也造成了汉语标题更重文采,讲究对仗押韵;英文标题则显得质朴平淡,重在铺陈事实  (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西语言表达趋向共融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脚步,信息全球化越来越显现出端倪信息全球化”是全球化在信息传播领域中的体现不论是市场的全球化还是生产的全球化,信息和传播都扮演着神经中枢的角色从理论上讲,在几乎没有国土疆界的全球化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几乎可以忽略时空的限制,自由地跨越国界进行电信、电脑和媒体产业的融合保证了更多的信息在数字化连接的范围内行走自如在媒介跨文化、跨语境、跨文化的交流中,新闻报刊的报道方式和写作方法逐渐趋同,显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因此,中英文报刊标题修辞采取多种修辞方法并用的特征,逐步体现出修辞上的相同方面  四、结语  标题是报纸吸引读者,引导读者的重要手段胡乔木说:“首先要讲究标题,报刊上那么多文章,谁知道哪一篇好,都要先看标题,标题好就能吸引住人好的新闻标题能满足受众最迫切的信息需求,给受众以语言美感除了修辞手段,报刊标题吸引力的元素是多元的,提高其吸引力的途径也是广阔的。

      只要我们多花精力,多下苦功,新闻标题毫无疑问将获得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树德等.英语修辞简明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  [2]刘济南.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22.  [3]王杰希.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标题选评》编写组.新闻标题选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5]王延鹏.新闻标题修辞手法面面观[J].军事记者,2022,(6).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2022年度大学生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2DXS07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