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教育-初中生物(全)必背知识点.doc
20页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初中生物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①动物:出汗、呼出气体、排尿;②植物:落叶)、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繁殖、除病毒外,都有细胞构成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4.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①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②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由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链书写要求:①只能以生产者开始;②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6.生态系统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7.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8.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显微镜的使用:①目镜看到的是倒像;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③在视野看到物象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象才能移到中央;④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污点在物镜上2.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③取: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小块透明的薄膜;④展:所取材料放于载玻片的清水滴中,展开使其形成薄层;⑤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减少气泡产生;⑥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3.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①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取:凉开水漱口后,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④涂:将附着在牙签上的碎屑涂于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⑤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减少气泡产生;⑥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
4.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5.细胞的结构和功能:①细胞壁(仅植物细胞有):保护和支持细胞;②细胞膜: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④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⑤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⑥叶绿体(仅植物细胞有):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于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⑦液泡(仅植物细胞有):溶解着多种物质6.细胞的分裂:①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②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7.细胞分化: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8.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植物的四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9.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10.草履虫: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生物;呼吸靠表膜(细胞膜)进行;生长到一定大小时,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常见藻类植物:水绵、海带、衣藻、紫菜)2.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有茎、叶,根为假根,叶只有一层细胞,没有输导组织的分化,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蕨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具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常见蕨类植物:卷柏、满江红、肾蕨)4.种子植物:以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5.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如:松、杉、柏、银杏、苏铁等)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如:桃、大豆、水稻、玫瑰等)6.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有两片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有一片注意:在玉米刨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7.种子萌发的条件:①自身条件:种子必需是完整的,胚必需是活的、不在休眠期 ②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发芽种子数数8.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待检测种子数9.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发芽率= 100%10.植株的生长:①幼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长大增大体积。
②枝条:由芽发育成③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 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长 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11.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12.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受精:胚珠内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1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花瓣、花蕊、柱头和花柱 凋落 子房 果实;子房壁 果皮;胚珠 种子 珠被 种皮;受精卵 胚;受精极核 胚乳14.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15.导管的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16.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气孔: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门户,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17.蒸腾作用的意义:①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②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③降温18.光合作用: ①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
②条件:光能、叶绿体光能 ③原料:二氧化碳、水叶绿体 (储存能量) ④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⑤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 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耗尽叶中有机物);部分遮光;光照数小时后隔水加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清水漂洗,滴加碘液 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 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19.植物的呼吸作用:储存能量 ①概念: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②公式: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③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④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适当低温、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可保存蔬果;保存种子时要晒干、低温充气;松土、排涝可促进根系呼吸;适当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20.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①人均森林面积少,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伐优留劣,乱砍滥伐;②草原过度放牧,退化沙化等。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人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人类的进化过程: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3.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输卵管——受精的场所4.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①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②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5.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水:约占人体中60%-70% 无机盐缺失: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型腿);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海带、紫菜、碘盐) 锌——生长发育不良、味尘发生障碍。
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 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6.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十二指肠) 大肠 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唾液淀粉酶 肝脏——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粒) 胃腺——胃蛋白酶 胰腺、肠腺——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小肠口腔 7.食物的消化: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从口腔开始被初步消化,在小肠被彻底消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