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资料.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f****u
  • 文档编号:109253550
  • 上传时间:2019-10-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2012-4-7一、基本情况1、本次月考试题采用中考模拟题,总体来看,试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要求,知识覆盖面广,试题绝大部分都是涉及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化学与社会的一些基本常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2、全卷分四个大题,分别是选择题(7小题,共14分)、填空(5小题,共19分)、实验题(2小题,共12分)和计算题(1小题5分)共15个小题满分50分,符合中考要求试卷难易适中3、全校考试的成绩情况最高分平均分优秀率低分率及格率5028.114%34%43%从表中数字分析,学生分数呈现不是一个正态分布图而是一个金字塔,低分人数过多二、答卷质量分析   1、第一大题是选择题,第11、13、14题大多数学生将题意看错而误选,少数学生是全然不知题意,只是乱选有的学生对于其余的错题是对概念不清,记忆不准确及缺少化学生活常识2、第二题是填空题,第18题的(1)和(3)是关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写法和化合价的计算,得分率太低;19题是关于溶液部分的题,因为是刚学过的得分率较高;20题属于酸碱盐部分的简单题,得分率一般。

      3、第三题是实验题,第21题属于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得分率较高;22题酸碱盐部分的实验探究题,错的比较多说明学生对实验题的理解和解题思维能力较差4、第四题是计算题,本题的难度与中考相当,失分率也比较高本题丢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胡乱计算三、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2、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能正确归纳出不同化学反应的相似之处;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错别字太多(中考阅卷中,错别字也要扣分)4、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厌学情绪严重学生不能扎实认真地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做好以下几点:1、 重视“三基”脚踏实地打好基础。

      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一定要注重知识点的全面性、准确性、系统性九年级的知识点多,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讲解必须全面,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而且讲解必须准确、无误;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间联系较为密切,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要准确、切中要害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在基本方法方面的培养,现在的中考比较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而这又是我们学生比较欠缺的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敢于分析、善于分析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习题来练习外,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去主动思考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分析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2、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牢固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能够正确的运用这些知识点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果说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重视,那么应用已有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需要我们重视现在的中考往往会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考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就要求学生不仅对知识点的掌握要牢固,还要能正确的运用3、关注社会热点,收集多方信息化学和社会、生活、工业、农业等各方面的联系很密切,社会上很多的热点问题与化学都有联系,而这些问题往往在中考中都能体现出来。

      关注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不仅能帮助我们应对中考,而且通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分析还能培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4、提高优秀率,降低低分率在复习中要及时跟踪、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复习进度与效果在复习阶段要做到每位学生都有任务与目标,使每位学生通过复习,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以提升于我们教师来说,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对待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即所谓的“差生”这样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厌学在此,我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希望借助这个研修平台与老师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疏导厌学心理首先要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原则:对于生理和智能都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教师首先应给予尊重特别是“差生”们,在这方面显得相当 敏感,更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自尊心理 2、信任原则:信任是一种鼓励,让差生在信任中克服缺点,改变不良习惯,在信任中提高抗受挫能力这对处于自我 怀疑和恐惧心理的学生尤为重要 3、交流原则:教师应多花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真心与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喜、乐、哀、愁,与兴趣所 在 4、诱导原则: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有它的规律,揠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教师要因人制宜,因班制宜地制订切合 他们实际的学习目标,循循善诱,让他们一步步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受到鼓舞 厌学心理疏导的一些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做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 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是提高学生自觉 性和主动性的内在稳定动力 2、在竞争中提高他们的抗受挫能力在学习成绩普遍低下的情况下,可先在其他方面进行竞争,以恢复学生的信心在 黑板报,广播操,校园文明,体育竞赛等方面,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再进一步不失时机地将竞争意识引导到 学习上,学生更容易接受 3、在目标的指引下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竞赛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这是因为他们的基础太差,缺漏的 知识实在太多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个人学习情况,循序渐进的制订目标,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影响,使学 生把握好前进的方向 教学水平低劣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学方法呆板、单调,“满堂灌”法、“题海战”法、严厉惩罚等方式,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形成了逃学、弃学、不愿学等消极行为反应模式,厌学情绪愈来愈重,最终导致厌学症形成。

      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欠妥、职业道德水准低、教学水平不高,那么在对中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就会促成个别中学生的厌学教师不光有教授学生知识的责任,还应有一种吸引学生的魅力所谓“为人师表”,从自身做起才能让众生心服口服调查还发现,有84.4%的“非常讨厌者”会经常觉得读书很累,仅有12.7%的“不讨厌者”这么觉得而偶尔觉得读书很累的“非常讨厌者”有9.8%、“不讨厌者”有73.2%这样一些有明显差距的数据倒是让我们很不解,于是我们观察一些同学,发现经常觉得读书很累的人主要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过大或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因此,预防厌学心理还应该从自身开始,我们要适当地放松自己,不要让自己过于压抑,要制定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另外,自信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次同学中出现“偶尔觉得事事不如人”想法的比例基本相同,但又有28.1%的“非常讨厌者”有“经常觉得事事不如人”的感觉,仅有2.8%的“不讨厌者”这样认为,占“非常讨厌者”的1/10看来,“非常讨厌者”较“不讨厌者”缺乏信心,就好像我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表面不在乎,内心很空虚 一是教学因素,课程负担过重,作业压力大,是导致学生厌学的首要原因二是教师方面的因素,教师偏爱、授课枯燥无味、教师不恰当批评引起反感等导致学生厌学;三是家庭方面的因素,父母强迫学习、家庭不和、打骂引起委屈愤懑等等;四是来自自身因素,因为生理缺陷、自感智力低下、学习成绩差、对学习缺乏信心等因素导致。

      搞清楚了原因,就要对症下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什么不高?作为老师比较普遍一致的意见是,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差,或是将学生的厌学归于社会的浮躁应该说,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绝对不是唯一原因其实,好多学生并不是真正的厌学,而是缺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单单责怪学生是片面的,也是无用的,除了约束学生,我们还应该从更多的层次来思考这个问题首先是技术层面即我们的课堂教学问题绝大部分学生第一和直接厌恶的就是毫无生气的课堂教学和毫无生气的授课老师一是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远远跟不上时代,内容陈旧老套,学了毫无用处,只会耽误学生的时间,这样的学习自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二是一些老师上课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千篇一律,教案十几甚至几十年一成不变,这样的课堂不说老师不负责任,但肯定是学生的催眠曲,自然要么是门可罗雀,要么是“卧倒”一片时代在变,教学同样需要改变学习的兴趣不能依靠纪律的维护,它更需要依靠优质创新的教学来培养和呵护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将学习目的的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召开故事会,介绍一些名人奋发读书的故事,开主题班会,如:“美好的原望”、“二十年后来相会”,教育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展望社会发展对人生的知识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刻苦学习。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看到知识的价值如:开展智力竞赛,演讲比赛组织学科兴趣小组,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论文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参与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调整价值取向,热爱科学知识 3. 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满腔热情关心学生中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枯燥无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负担因此,老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语言准确、生动、简洁、形象、幽默、逻辑性强、重点突出,学生的大脑皮层就会兴奋起来,注意力集中老师还要经常使用幻灯、投影、实验、录音、录象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适当减少笔记和作业负担,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如:学生偶尔答出一道题,提出一种见解,老师都应有意识的表扬,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4. 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因此,在帮助学生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 的影响,作为学生来讲,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订家教周刊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 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并大力宣传优秀家长的身教言教并重,自身如何热爱学习的事迹,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总之,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的发展 在非重点中学,初中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 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初中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学生自身来看,巨大的思想压力 和精神负担使他们难以承受,久而久之便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多数学生家长 “望子成龙”企望过高、要求过严,孩子在学校要完成过重的学习任务,在家 里也的不到轻松,成绩稍差还会受到家长指责这种氛围压得孩子喘不过气,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