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历史文化: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命脉.pdf
4页海南历史文化 ● ● 海南研究——琼崖文史 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命脉 阎根齐 RESEARCH ON HAl NAN 如果说 文化 是海 南 岛命 脉 的话 ,那么 ,遍布 海南 岛的文 化遗产 就是命 脉上 的灵 魂 让 国际旅游 岛深深地 扎根 于海南 丰厚 的历 史文化 根系之 中 , 流 淌在海南人 的命脉 里 , 才 有顽 强 的生命 力 ; 建设 海南 国 际旅游 岛 只有形 成 自己唯我 独尊 、 绝 无仅 有 的特 点 , 才能 在激烈 的国际竞 争 中永 远立 于不败之 地 一、建 设 国 际 旅 游 岛 的 海 南 历 史 文 化 资 源 优 势 截止 2 0 0 8年 , 全世 界被 公布 的《 世 界遗 产名 录》 已有 8 7 8处 , 其 中 , 自然遗产 仅 占 1 7 4处 , 而人类 文化遗 产 占 6 7 9处 , 自然 与文 化双料 遗产 占 2 5处 我 国有 3 7处人 《 世 界遗产名 录》 , 其 中 , 自然遗 产仅 占 7处 , 人类 文化 遗产 占 2 6处 , 自然 与 文化双料 遗产 占 4处 这 说 明无 论 是 中 国 还 是 全 世 界 , 人 类 文 化 遗 产 都 占其 中 的 绝 对 多 数 , 而 且 , 有 些 自然遗 产是不 能作为旅 游景 区开发 的。
海南 岛上 目前 尚没有 一处 世界遗 产 , 即使 现 在 申报 的话 , 按 照《 保护 世界 文 化和 自然遗产公 约》 的规定 ( 一个 国家 一年 只能 申报文 化和 自然遗 产各一 处 ) , 海 南 只能排 队等到 3 0多年 以后 这无 疑离我 们建设 国际旅 游岛太遥 远 但 海南 的明朝万历 三十 三年 ( 1 6 0 5年 ) 的 7 2个 村庄沉 人 海底 的东寨 港 大地 震遗址 、 海 口老城 的五条 街 区 、 五 百 多座清 至 民国时期 的骑 楼 ( 2 0 0 9年 6月 l O日海 口骑楼 老街 获首 批 十大 “ 中 国历 史 文化 名街 ” 称 号 ) 等 , 都有 申报 世界 文化遗 产 的成功希 望 只可惜 , 海 口老城 的五 条街 区一 幅幅新 面孔 的楼房还 在 不断 出现 , 如不能 及时妥 善保 护 , 也 会使仅 有 的希望化 为 泡 影 中 国现有 l 9处世 界地 质公 园 , 几乎 是清 一色 的五 A级 旅游 景 区2 0 0 6年 9月 , 海 口的火 山 口公 园名列其 中 , 这一 全世界 无 与伦 比的 自然 造化 , 也到处 留下 了海南 人 石 山文化 的遗 迹 , 但 目前 开发 利用 的仅是 冰 山一角 。
相传 , 在火 山 口下 , 还 有 7 2岩 洞 新jI= 方2 0 0 9 .7 圜 尚未 开发 , 这 些岩 洞有 的像 相互 连 接 的蜘蛛 网 , 有 的 像 地 下宫殿 , 在千 奇百 态 中 , 以卧 龙洞 和仙 人 洞最 富 奇 观 然 而 , 纵 观 世界 成 功而 著名 的旅 游 圣地 , 无不 具 有 特 点鲜 明和 个性 突 出 的历史 文化 海南 人 在一 万 多年 的历史 长 河 中 ,创 造 了全 国甚 至 在全 世 界绝 无 仅有 的文化 特 征 , 例 如 热 带 雨 淋 文化 、 少 数 民族 ( 主 要 是黎 、 苗 、 壮族 ) 文 化 、 移 民文化 、 南洋 文化等 整个 海 南 岛又 可划 分 五大 区域 , 区域 之 间 既有联 系 , 又 自 成 体系 , 个 性特 点突 出 这是 我们祖 先 留给今人 的一 笔十 分珍 贵而 优厚 的文化 资源 ,有 巨大 的发 展利 用 潜 力 从 文化 内涵 和 区域 文化 的特点 来 说 ,琼 北 地 区 以海 口府城 为 核 心 ,体 现 的是 移 民文 化 和历 史 文化 的厚 重感 , 主要 因为从 宋代 开 始 , 这里 便 已成 为 海南 岛上 政 治 、 经 济 、 文化 的 中心 , 历 史 上 比较 重 要 的标 志性 建筑 都集 中在这 里 :海 口是 国家 级 的历 史 文化 名城 , 是 全 国 1 01座名 城 之一 , 城 内外 的看 点 有 全 国 罕见 的用 石 条垒 筑 的琼 州府城 墙 和城 墙 、 城 门 、 护城 河三 位一 体 的城 市 防御设 施 ;琼 州府 城 内有 流 传 了 几百 年 的古街 ; 有 封 建 的礼 制 建 筑 孔庙 、 钟 鼓 楼 ; 有 海南 古代 的最 高学 府—— 琼 台书 院 、享誉 海 内# 1- 的 名 人故 居 ( 丘 溶 、 海瑞 、 吴 典故 居 ) 、 全 国重 点 文 物 保 护单 位 丘 溶墓 、 海瑞 墓 ; 有海 南 岛古 代建 筑规 模 最 大 的五公 祠 、 海 南 第一 禅林 天 宁寺 ; 还 有全 国十 大历 史 文 化名 街之 一 的海 口老 城 五条街 区及全 国保 存 最 完 整 、 规模 最 大 的 中西 合璧 的骑楼 等 ; 加上 火 山 口世 界 地 质 公 园 、 东寨 港 明代 地震 遗 t lJ : , 构 成 了 内容 丰 富 、 种类 齐全 的旅游 区 。
琼 中地 区是 以五指 山 为核 心 向周边 辐 射 的黎 苗 族 文 化 区 , 主要 体 现 了少数 民族 特 有 的历史 文 化 , 魅 力景 观有 全 国仅有 的黎族 船形 屋 、 黎苗 村寨 、 黎 苗族 的生 活 风俗 ( 竹 竿 舞 、 酿酒 、 椰 雕 、 婚 嫁 、 对歌 ) 、 黎族 的钻 木 取火 技 艺 、 制 陶技 艺 、 纺织 技 艺 、 黎族 的 服饰 等 , 每 一项都 是一个 亮点 琼 南地 区是 以三亚 市 的天 涯海 角 和崖 州 古 城 为 代表 , 体现 的是南海 文化 的特 色 天涯海 角 的龙 头 地 —_ _ J 2 4 T H E N E W O R IE N T 2 0 0 9 . 7 位 已尽 人 皆知 ,但 三 亚 的古代 历 史文 化 尚有 待 开发 利用 , 主要 有 : 崖城 是 国务 院公 布的海 南 岛上 仅 有 的 国家级 历史 文化 名 镇 ,崖城 附近 的保 平 村是 海南 十 大 文化 名村 之一 ,崖城 内外 保 留着许 多 基本 完 整 的 明 清时期 的 民居 建 筑群 ;另有 落 笔洞 遗 址见 证 了海 南人 一 万 多年 的历 史 ;南 山荟 萃着 海 南 岛上 最 丰 富 的石 刻文 化 ; 盛德 堂是 海南 贬官 文化 的代表 。
琼 东 地 区是 以文 昌 、琼 海 、万宁 等 沿海 地 区 为 主 , 体 现 的是南洋 文化 的特 色 见 证了沿 海人从 远古 时代 的畏海 、 敬 海 , 到探 海 、 爱 海 , 从封 闭 自足到 南洋 创业 的历史 进程 具有 发 展潜 力 的文 化 旅游 景 点有 文 昌 的十八 行村 、 宋 氏祖居 、 七 仙 岭 、 铺 前 镇 的骑 楼 、 琼海 的蔡 家宅等 琼西 地 区是 以儋 州 为代 表 的 以移 民文 化 为突 出 特 征 的历史 文 化 区 , 体 现 了海 南 的历 史悠 久 、 文化 积 淀 丰厚 的特色 尚待 开发 的文化旅 游 景点有 : 汉代儋 耳 故 城 、 中和镇 的儋 州 古 城 、 那 大镇 的 基督 教 堂 、 峨 蔓镇 的围 屋 、 石 屋 、 盐 场盐 库 、 敬 字塔 等 , 在 全 国都 有 独 到之处 和引人 人 胜的地 方 二 、 海 南 不 一 “ 文 化 沙 漠 ” 曾几何 时 , 一位 “ 文化 人 ” 的 一句 戏 谑 , 给海 南 戴 上 了一顶 “ 文 化 沙 漠 ” 的帽 子 , 曾经 让 每一 位 海 南 人 都 抬不起 头 、 直不起 腰 。
事 实绝 非 如此 我们 的祖 先早 在 一两 万 年前 就 从 大 陆驾 舟 渡海 , 发 现并 开 发 了这 个宝 岛 , 这 是 古代 海 南 人 勇于探 索 、敢 于创新 的有力 见 证 他 们 与 天 斗 、 与地 斗 、 与海 斗 , 与 恶劣 的 自然 环境 ( 主要 是 多 台 风 、 多 虫 害 、 潮 湿 等 ) 和历 朝 历 代 朝 廷 x ,-J ~ 远 地 区 的 少数 民族 歧 视 与压 榨作 英 勇顽 强 的斗 争 ,写下 了无 数壮 丽 的诗 篇 多 少个 伟 大创 造 都 为 中华 民族 的 文 明 与进 步做 出过宝 贵 的 贡献 :黎 族 的船 形 屋 为全 国 所 独有 几乎 家 喻户 晓 ;三千 多年 前 制造 的铜鼓 令 中 原 人 为之 叹服 ;汉 代 发 明的 宽幅 布 纺织 技 术 在唐 代 传 人 内地 ,引领 时代 潮 流达 一 千余 年 ⋯ ⋯我 们 的祖 先 是智 慧勤 劳的 海 南人 从 来没 有 忘记 在 改造 自然 、美 化环 境 的 同时 , 将 文 化融人 自然 , 将 自然 变成 财 富 天涯 海 角 本 来是 大 自然 的鬼斧 神工 ,正 是有 了清 康 熙 五十 三 年 ( 1 7 1 4年) 苗 、 曹 、 汤 三 位 京官 大人 题 写 的“ 海 判南 天 ” , 雍 正 五 年 ( 1 7 2 7年 ) 崖 州 知 州 程 哲 题 刻 的 “ 天 涯 ” , 宣统 年 间 崖 州知 州 范 云梯 题 刻 的 “ 南 天 一 柱 ” , 民 国时期 琼 崖 守 备 司令 王 毅 刻写 的 “ 海角 ” 。
以及 近 现代 文学 家 、 历 史 学 家 、 考 古学 家郭 沫 若 的题 字 等 , 还 有历 代文 人雅 士赋 予 的神话 般 的传说 、娓娓 动 听 的人 文故事 , 才使 国内外 的游 客无 不充 满幻 想 , 流 连 忘返 这说 明如果没有 三百 年天涯 文化 的积淀 , 只靠 美 丽的 沙滩 、 白云 、 碧 水 、 树林 而 能 成 为海 南 最 著 名 的旅游景 区几乎是 不可 能的 毫无 疑问 , 天 涯海角 独 具 特色 的历史文化 遗产是 吸引 国内外游 客的磁石 ,海 南的 生态 文明 建设倾 十 年之 功 , 坚持 不懈 , 终 于使世 间无 与伦 比的 自然 景色 与海 南历 史 文化 的 个 性 相 和 谐 这 一举 世 瞩 目的成 就 ,让 人 为之 自豪 2 0 0 8年 , 海 南省 社科联 组织 编写 的《 海南 历史 文化 大 系 》 ,仅 仅 用 一年 的时 间对 海 南 的历 史 文 化 进行 梳 理 , 就 出版 了 1 0 5卷 , 共 2 5 0 0万字 , 也 足 以证 明海 南 的历史 文化底蕴 是极其深 厚和 丰富多彩 的 。
不 过 , 说 我们 “ 文 化 沙漠 ” 也 绝非 空 穴来 风 , 捕 风 捉影 例 如我 们 的国家 级重 点 文物保 护 单位— — 海 南 古 代最有 文化 的人 之一 丘 涪的墓 葬 ,已经在 荒 草 漫野 中静静 地躺 了几 十 年 ( 主要指 文革 期 间遭 受 破 坏后 ) 却 无 人 问津 , 至今 没 有 被维 修 利 用 ; 海 南 省级 文物保 护单 位—— 琼 州府城 的标 志性 建 筑之 一 的鼓 楼 , 被毁后 由五间变 成 了四间 屋顶 的窟 窿 还在 任 其 风 刮雨淋 ; 被古 代海 南 人 尊 称 为 “ 圣 母 ” 的冼 太 夫人 的祭 祀庙宇 也 不知从 何年何 月 改称 了 “ 冼夫 人 纪念 馆 ” , 院 内的拜亭 没有 了 , 蓝色镶 边 的琉璃 瓦 没有 了 , 代 之 而起 的是金 碧辉煌 的 瓦顶 ;某 黎族 自治 县 的 中 心广场 盖起 了黄 色琉 璃瓦 的牌 坊 ,四面 刻满 了黎族 传 统纹 饰 ,似乎 用上 了黄 色的 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