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选修1-1_第一章_课件.ppt
83页第一章 电场电流本章是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融 合选修系列材的开篇,在学习物理知识的 基础上,渗透物理学乃至科学对人类文明 的影响.本章概念较多,比较抽象,需从熟 悉的现象或已有的知识出发,弄清建立概 念的背景,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要求用物质的微观模型和电荷守恒定律 分析静电现象,认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规律.通过实验,认识电场,会用电场线、 电场强度描述电场.了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电容器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电流、电源和 电动势的概念及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及 其应用在历史的背景中学习以上物理知 识是应该掌握的方法,也为学习后续章节 奠定基础.第一节 电荷 、库仑定律我国较早记载的摩擦起电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 其常用材料早期多为琥珀及玳瑁.早在西汉 ,《春秋纬》中就载有“瑇瑁(玳瑁)吸偌( 细小物体)”.《论衡》中也有“顿牟掇芥”,这 里的顿牟也是指玳瑁.三国时的虞翻,少年 时曾说:“虎魄不取腐芥”,腐芥因含水分, 已成为导体,所以不被带电琥珀吸引.琥珀价格昂贵,常有人鱼目混珠,南 朝陶弘景则知道“惟以手心摩热拾芥为真”, 以此作为识别真假琥珀的标准.南北朝时的雷敩在《炮炙论》中有“琥 珀如血色,以布拭热,吸得芥子者真也”.他 一改别人以手摩擦为用布摩擦,静电吸引 力大大增加.西晋张华(232~300)记述了梳子 与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及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 者,亦有咤声”.唐代段成式描述了黑暗中摩 擦黑猫皮起电:“猫黑者,暗中逆循其毛, 即若火星”.摩擦起电也有具体应用,据宋代 的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载:孔雀毛扎成 的翠羽帚可以吸引龙脑.“皇宫中每幸诸阁, 掷龙脑以降(避)秽,过则以翠羽扫之, 皆聚,无有遗者”.• 1.摩擦起电是由于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电子 的得失而使物体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由于玻璃棒容易失 去电子而带正电;硬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 ,由于硬橡胶棒容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2.感应起电是指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 ,使导体带电的方法.如下图所示,将导体A 、B接触后去靠近带电体C,由于带电体C 的作用,导体A、B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 荷,这时先把导体A、B分开,然后移去带 电体C,则A和B两导体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 种电荷.3.接触带电是指用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跟 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不带 电的金属导体便带上了电荷.例如,将一个 带电的金属小球跟另一个外形相同的不带 电的金属小球接触后分开,则它们平分了 原来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而带上等量同种电 荷.例1 如图所示,放在绝缘支架上带正电的 小球A,靠近放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导体 球B,导体球B用导线经开关S接地,把S 合上的瞬间,有电流从——流向——;再 断开S,则导体球B带——电.【解析】接通开关 S ,导体球B接地,导体球B和 地球组成一个大导体,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自由电子受到A的正电荷的吸引,都向A侧移动, 这样就在离A近的一端的B导体上聚集了大量的自 由电子,远端地球失去了大量的自由电子,带正 电,故有电流从B球流向大地(实际为自由电子 从地流向B球),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中的“电荷 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物体的另一部分”.断开 S 后,B与地球之间无法进行电荷转移,则导 体B带负的净电荷. 【答案】B球 大地 负变式迁移1.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 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 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附近 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 时,a、b都不带电,如 下图所示,现使b带电, 则( )A. 由于a球不带电,a、b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 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C. b立即把a排斥开D. 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要点2 元电荷点电荷• 1.元电荷是指带电体所带电荷量的最小值e,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是e的整数倍,元电荷 e的大小等于电子、质子所带的电荷量.• 2.点电荷是实际带电体在一定条件下的抽象 ,是为了简化某些问题的讨论而引进的一 个理想化的模型.在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 用时,如果带电体本身的线度远小于它们 之间的距离,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 对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影响甚小,就可以把 带电体视为一个点,并称它为点电荷. 点电 荷这个概念与力学中的“质点”概念类似.例2.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 B.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 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 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两个带电体 可看成点电荷 D. 元电荷一定是点电荷【解析】本题考查对点电荷的理解.点电荷是 一个抽象的物理模型,只有当带电体的大 小、形状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小到可忽略 时才可以看做点电荷.元电荷是指带电荷量 的最小值,其带电体能否看做点电荷,视 上述情况而定.【答案】 C2.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电荷就是电子 B. 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 的电荷量 C. 元电荷就是质子 D.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要点3 应用库仑定律时应注意的问题1.首先应注意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 公式它仅适用于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应注意将计算库仑力的大小与判断库仑力 的方向二者分别进行,即应用公式计算库 仑力的大小时,只将其电荷量的绝对值代 入公式中,计算出库仑力的大小;库仑力 的方向再依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 荷相互吸引加以判断.• 3.应注意统一单位,静电力常量• 4.如果点电荷不是两个,而是三个或多个,则某点 电荷受到的库仑力的大小是各点电荷对它产生的作 用力的矢量和.例3. 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荷量之 比为 1∶7 ,相距为r,两球相互接触后放回 原来的位置上,则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可能为原来的( ) A.4/7 B.3/7 C.9/7 D.16/7【解析】 由于两球的电性未知,接触后相互作用力的 计算 可分两种情况: (1)两球电性相同. (2)两球电性不同. 【答案】 CD第二节 电场闪电为什么是弯弯曲曲的?大家都知道,带异种电荷的两块云接 近时放出闪电,闪电中因高温使空气体积 迅速膨胀,水滴汽化而发出强烈的爆炸声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电闪雷鸣”,闪电为什 么总是弯弯曲曲的呢? 美国国家气象局的内泽特·赖德尔认为 ,每当暴风雨来临,雨点即能获得额外的 电子,电子是带负电荷的,这些电子会追 寻地面上的正电荷,额外的电子流出云层 后,要碰撞别的电子,使别的电子也变成 游离电子,因而产生了传导的轨迹,传导 的轨迹会在空气中散布着的不规则形状的 带电离子群中间跳跃着迂回延伸,而一般 不会是直线.所以,闪电的轨迹总是蜿蜒曲 折的.要点1 电场强度1.关于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无 关的理解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 量,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试探 电荷所带的电荷量q及其所受到的电场力F 无关.对一个确定的电场,不论电场中是否 存在试探电荷,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都 是一定的.2.对E= F/q的理解 E= F/q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一切电 场,但E不随F和q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E与F成 正比,也不能说E与q成反比.定义式仅告诉我们一 种测量场强大小的方法。
将E= F/q变形为F=qE表明:如果已知电场中 某点的场强为E,便可计算在电场中该点放任何电 荷量的带电体所受的电场力大小,即场强E是反 映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要点2 电场线的特点• 1.电场线密的地方场强大,电场线疏的地方 场强小.• 2.静电场中的电场线起于正电荷止于负电荷 .孤立的正点电荷(或负点电荷)的电场线 止于(或起于)无穷远处的情况,可理解 为在无穷远处存在负电荷(或正电荷).• 3.电场线既不会相交,也不会相切.因为若 两电场在某点相交,则该点的场强就不是 惟一的;若两电场线在某点相切,该点的 场强将会无限大,这是不可能的.不能将点 电荷的电场线看作是电场线相交的情况, 因点电荷只是一理想模型,实际的带电体 不可能是一几何点.4.电场线是假想的,实际电场中并不存在, 不能将电场线与点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的 运动轨迹混为一谈.只有当电场线为直线, 点电荷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与电场 线一致的情况下,且点电荷只受电场力作 用,才可以认为点电荷(带电粒子)沿电 场线运动.即使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也不 能说电场线就是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 迹.要点3 几种常见电场的电场线1.不同电场中,电场强度分布不同,它们的 电场线形状也不一样如下图所示是几种电场的电场线2.匀强电场 如果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这个区 域的电场叫做匀强电场.匀强电场是最简单 的电场,在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中都常用 到.两块靠近的平行金属板,大小相等、互 相正对、分别带有等量的正负电荷它们之间的电场(除边缘外)就是匀强电场. 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距离相等的平行直线 如图所示.通常情况下空气是不导电的,但是如 果电场特别强,空气分子中的正负电荷受 到方向相反的强电场力,有可能被“撕”开, 这个现象叫做空气的电离,由于电离后的 空气中有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空气就 可以导电了,空气电离后产生的负电荷就 是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带正电,叫做正 离子,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体上的 静电荷总是分布在表面上,而且一般说来分布是不均匀的,导体尖端的电荷特别密 集,所以尖端附近空气中的电场特别强, 使得空气中残存的少量离子加速运动.这些 高速运动的离子撞击空气分子,使更多的 分子电离,这时空气成为导体,于是产生 了尖端放电现象.高压输电导线和高压设备 的金属元件表面光滑为的是避免尖端放电 .要点1 放电现象空气中存在少量的自由电子,当导体 上聚集的电荷很大时,会在周围空间产生 强电场,空气中的自由电子很快被加速到 较大的速度和空气中的分子进行碰撞,使 空气中的分子电离,这样,在很短时间内 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的自由电荷,形成强烈 的放电现象.例1.专门用来运输柴油、汽油的油罐车,在它的尾 部都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对它的作用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让铁链与路面摩擦产生静电,使油罐车积累一定 的静电 B.让铁链发出声音,以引起其他车辆的注意 C.由于罐体与油摩擦产生了静电,罐体上的静电被 铁链导入大地,从而避免了火花放电 D.油罐车的尾部装有拖地的铁链,这是一种时尚【解析】在运输柴油、汽油时,由于上下、 左右颠簸摇摆,造成油和油罐的摩擦而产 生静电,汽车轮胎导电性能不好,难以把 静电导入大地,安装铁链的目的就是避免 静电的积累.【答案】 C变式迁移1.高压电气设备的金属元件,表面要很光滑 ,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为了美观 B.为了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面积 C.为了避免尖端放电 D.为了减小和外界的摩擦要点2 静电的防止和应用• 静电的利用有很多种,如静电除尘、静 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复印等,它们都 是设法使工作物质带上电荷,并使工作物 质在电场力作用下向作为电极的工件运动 ,完成各种工作. • 静电也会给人们带来麻烦甚至造成危害 .静电吸引会造成很多危害,在印刷厂里, 纸张之间的摩擦带电,会使纸张粘在一起 ,给印刷带来麻烦.• 静电的最大危害是放电现象引起火灾 ,运油车会因为燃油与油罐摩擦,产生静 电,如果静电大量积累,会引起爆炸.漆黑 的夜晚,我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 出火花和“叭叭”的响声,这对人体基本无害. 但在手术台上,静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 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 • 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是:尽快把静 电引走,避免越积越多!例2.如右图所示为一圆柱形静电除尘排气管 的纵截面示意图,在MN两极间加上高压电 源后,管内空气分子被电离,电离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