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重点控制区城市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专项规划中城市设计方法运用要点.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木**
  • 文档编号:183188419
  • 上传时间:2021-06-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56.1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TD/T 202X 7 附 录 A (规范性) 详细规划中重点控制区城市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 A A.1 .1 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区 以紧凑高效发展、提升公共活力、彰显空间特色为主要设计目标明确中心区的职能定 位,鼓励功能混合与空间高效紧凑利用构建以人为本、富有特色的公共空间系统加强建 筑高度、形体和界面的设计引导,鼓励建筑底层与街道空间的互动建立功能与交通组织的 有机联系,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建设 A A. .2 2 交通枢纽区交通枢纽区 以提升换乘效率、 促进站城融合、 提升城市形象为主要设计目标 提倡公交与步行优先, 整合地上地下空间,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和换乘设施紧凑布局枢纽周边的街区和建筑群体, 鼓励功能混合和空间复合利用对枢纽建筑单体、站前空间界面、视线通廊等提出控制引导 要求 A A. .3 3 商务中心区商务中心区 以紧凑高效发展、提升公共活力、彰显空间特色为主要设计目标科学确定开发建设容 量,实现空间高效紧凑利用,为未来发展预留弹性,鼓励功能与业态混合构建多基面公共 空间系统和立体交通网络,构建连续便捷的慢行系统落实建筑高度细分,明确塔楼等标志 性建筑物布局,强化重要城市界面塑造,设置景观节点与公共艺术。

      A.4 A.4 产业园区核心区产业园区核心区 以引领带动产业园区高品质开发为主要设计目标 尊重自然生态本底, 注重空间布局与 自然生态的有机融合充分对接产业发展和人的诉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营造便于交往的 公共空间明确特色空间结构,优化公共空间体系,提出整体高度控制分区充分挖掘地域 自然环境、 历史人文特色, 加强对城市风貌的设计指引, 注重重要界面、 标志性景观的塑造 A.5 A.5 山前地区山前地区 以保护自然山体、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为主要设计目标山前地区宜采用有机松散、分片 集中的布局,同时进行水平和垂直的双向建设管控强调建筑天际轮廓线与山脊线的协调、 慢行风景道与沿山开敞空间的融合,形成丰富多样、步移景异的山地景观序列 A.6 A.6 滨水地区滨水地区 以塑造特色滨水空间、 提升空间活力为主要设计目标 空间布局和场地设计宜减少对水 岸、山地、植被等原生地形地貌的破坏合理布局各类设施,提升滨水活力重点对滨水建 筑界面、高度、公共空间、视线通廊等提出导控要求,实现城市空间与滨水景观的融合、渗 透 A.7 A.7 历史风貌与文化遗历史风貌与文化遗产保护区产保护区 以传承文脉、激发活力、有机更新为主要设计目标。

      严格遵循保护规划的要求,深入挖 掘历史内涵,加强整体格局的保护及历史资源的活化、展示与体验,提升片区活力鼓励建 筑风格的新旧和谐对话,明确新建和改扩建的建(构)筑物的高度、体量、肌理、风格、色 彩、材质等具体控制引导要求,建立设计负面清单 A.8 A.8 老城复兴区老城复兴区 以重塑活力、改善民生为主要设计目标深入挖掘旧城特色资源,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注重整体空间格局的保护以及存量低效用地的更新带动, 焕发地区活力 织补旧城公共空间 网络,通过渐进式的更新改造,实现旧城空间品质的整体提升 TD/T 202X 8 附 录 B (规范性) 专项规划中城市设计方法运用要点 表B.1 特殊地域类专项规划城市设计方法运用要点 序号序号 类型类型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 1 自然保护地专 项规划 以风景道串联历史人文节点,打造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风景序列; 注重自然保护地与周边的城镇空间、农业空间之间的界面塑造与衔接; 严格控制建设项目规模,并对其提出设计指引 2 海岸带专项规 划 从自然和谐、 空间特色和人文体验视角协同确定区域内建设用地的空间 布局; 加强滨海风貌的分段导控,明确各段风貌控制要求; 建设项目不宜对海岸线产生大面积遮挡;注重保护山、树和礁石等自然 山体背景轮廓,塑造疏密有致、高低起伏的滨海轮廓线; 注重滨海慢行道、公共活动节点以及必要的休闲服务设施的建设,形成 活力开放的滨海公共空间。

      3 环湖沿江地带 专项规划 加强环湖沿江地带的分段导控,明确各段风貌控制要求; 对于城镇边界与江湖交接的生态边缘地区宜进行灵活的小聚落式轻开 发,并加强建筑与景观风貌控制; 在滨湖沿江地区规划连续多样的慢行风景道,串联生态空间和景观节 点 4 沿山地带专项 规划 加强沿山地带特色风景廊道和重要景观节点的塑造与系统联通; 沿山地带建设空间宜采用有机松散、分片集中的布局结构; 注重沿山地区建筑风貌、高度和视廊控制,做到显山透绿 表B.2 特定领域类专项规划城市设计方法运用要点 序号序号 类型类型 运用要点运用要点 1 综合交通体系 专项规划 选址和线路选择应避免对自然山体、 湖泊等和人文景观资源的扰动和破 坏,避免削山填湖; 避免公路、铁轨等工程设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分隔和负面视觉影响; 路权划分等需注重空间体验,体现公共属性 2 生态绿地系统 专项规划 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提升绿色空间活力; 注重绿地空间与开发界面的融合,协调周边风貌; 加强对生态绿地系统的特色景观引导 3 历史文化保护 类专项规划 从城市设计角度,综合视廊、天际线等要素协同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 制地带等各类保护控制区域; 注重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要素的活力激发; 加强对过渡区域的设计引导。

      4 公共服务设施 专项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基础上, 统筹考虑城市场所营 造、城市风貌、特色格局、开敞空间等城市设计要求; 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共审美价值 5 地下空间专项 规划 加强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的一体化衔接; 注重地下空间的体验感受和特色塑造 6 市政基础设施 市政基础设施的地面构筑物应强调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TD/T 202X 9 专项规划 注意电力走廊等大型线性设施在国土空间中的视觉影响; 提升变电站、泵站和垃圾站等小型市政设施的外观品质 7 生态修复与国 土空间整治专 项规划 注重受损生态空间的修复与地域景观、城市风貌的融合; 将生态修复与人的使用相结合,提高生态修复空间的人文属性,激发空 间活力; 国土空间整治中注重农业设施建设与农业景观的协调, 形成具有地域特 色的农耕大地景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