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河南三门峡直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x
5页2022河南三门峡直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小升初# 导语】无忧考网从三门峡市训练局了解到,2022河南三门峡直属义务训练学校课后效劳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公布,为便利考生了解状况,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效劳对象 课后效劳对象为直属义务训练阶段在校学生,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子女等亟需效劳群体课后效劳要遵循学生及家长意愿,由学生自愿选择参与 二、效劳时间 依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标准中小学办学行为推动素养训练的意见》(豫政办〔2022〕132号)要求,“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走读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小学、初中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依据中小学生学习实际需求和季节变化等因素,直属中小学课后效劳时间一般在上学日下午放学后进展,每天1—1.5小时,不含寄宿生上晚自习、双休日和节假日等时间冬季小学延时时间为16:30至18:00,中学为17:10至18:40;夏季小学延时时间为17:00至18:30,中学为17:30至19:00。
小学一、二年级可适当缩短课后效劳时间,各学校特别状况需报市训练局核准 三、效劳学校 试验小学、其次试验小学、第三试验小学、外国语小学、育才小学、崤函小学、东风小学、阳光小学、龙湖小学、育才中学、市二中、市三中、试验中学、外国语中学、阳光中学,共计15所直属公办中小学 四、效劳内容 小学阶段:一、二年级以团队活动、体艺活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手工操作类作业为主三年级以上以作业、体艺活动、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科技创新、团队活动、综合实践为主 初中阶段:以作业、体艺活动、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综合实践、科技创新、团队活动为主,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展拓展提升、对学困生进展补缺补差 五、组织方式 (一)利用自身资源开展课后效劳师资以本校教职工为主,向其发放合理酬劳学校师资力气缺乏的,可以临时聘请退休教师、体育教练、文艺科普工、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校外专业人员参加校内课后效劳,临时聘请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学校支付相应劳动酬劳和保障其相关待遇 (二)联合公益组织开展课后效劳乐观发动社区、志愿者团体等公益组织力气,到校开展课后效劳工作。
学校供应场地、设施等条件,公益组织供应经费、师资等支持 (三)引入社会机构开展课后效劳确因学校师资力气缺乏、但学生有需求的课后效劳工程,可以以购置效劳的方式引入具有专业资质和良好社会声誉的社会机构参加校内课后效劳工作 六、收费治理 各学校要严格根据市进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收费标准收取课后效劳费,每生每月60元,以学期为节点收取,不得跨学期收取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给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免除其家庭担当局部 学校要建立健全收费治理制度,自觉执行国家、省训练收费政策,收取的课后效劳费纳入学校财务治理,专款专用,专项用于课后效劳工作的开支,严禁挪作他用,严禁以校内课后效劳名义乱收费收费前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在校园醒目位置和单位网站实施公示,定期向学生家长公布课后效劳费收支状况,自觉承受上级部门的财务督查 七、工作流程 各学校要根据学生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立项、统筹安排的原则制定本校实施方案,并报市训练局备案以学期为节点,以需求为依据,分工程混班编排,开展针对性课后效劳,满意学生共性化需求。
(一)摸底调查,征求意见学校对本校功能室、仪器设备、活动场地、师资等及学校周边社会实践资源进展摸底调查,建立工作台账依据摸底调查结果设计课后效劳学生意向调查表,广泛征求学生课后效劳需求 (二)编制名目,告知家长学校结合学生需求和校内外资源,依据学段和学生年龄构造,编制课后效劳内容名目,将开展课后效劳的时间、内容、安全保障等事宜告知家长 (三)学生申请,班级审核根据学生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原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进展的课后效劳工程,确保课后效劳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学校依据学生申请,在充分考虑可利用的校内外资源的根底上,依据学段和学生年龄构造,每个课后延时混编班30—50名学生成班,分类组织实施,并依据效劳条件的变化及学生需求对效劳内容进展动态调整 (五)加强讨论,不断完善学校要将开展课后效劳工作纳入校本教研,结合综合实践活动、体育、美育、德育、劳动训练、社团等工作,开发课后效劳内容,形成校本精品课程,推动课后效劳工作深入开展 八、组织治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对教师开展课后效劳、学生参与课后效劳的过程进展监管,对课后效劳的人数、内容、时间、形式等进展档案资料留存,做到过程清晰,有案可查。
要加强对课后效劳问题讨论,创新效劳模式,不断提升课后效劳质量 (二)切实保障安全要坚持把学生安全治理放在首位,不断完善安全治理制度,明确课后效劳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安全卫生意识训练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治理制度,严格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切实消退场地、设施设备、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争取社会支持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优势,鼓舞家长自愿参加课后效劳治理并供应相关支持乐观争取社会各方支持,鼓舞无条件向学校捐赠专业器材、图书资料,供应经费支持和各类志愿者活动要加强宣传,推动形成全社会关怀、支持校内课后效劳工作的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 (四)严格监视治理各学校要严格落实上下学制度,严禁缩短训练教学活动时间严禁借课后效劳名义组织补课或教学,对成建制上课或以各种形式变相集体教学或补课的,发觉一起,查处一起,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严禁学校和学校引进的第三方机构重复收费,坚决制止学校、家委会、社会团体等公益组织违规补课和借校内课后效劳之名乱收费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