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doc
2页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输血为一替代性治疗,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一、 输血的适应症1、大量失血:急性失血少于血容量的 20%(相当于失血800~1000ml) ,经晶体液扩容后,如果循环血容量稳定、HCT≥0.30,则不必输血急性失血超过血容量的 20%~30%往往需要输血,部分病人可能需要大量输血(24 小时内输血量≥血容量) 急性失血性休克时先给予晶体液 20~30 ml/kg 或胶体液 10~20 ml/kg 加温后 5 分钟内快速输注晶体液用量至少为失血量的 3~4 倍,失血量>30%血容量时可以考虑胶体液,晶体液:胶体液比通常为3:1~4 :1如果循环血容量接近正常,血红蛋白<70g/L,有明显贫血症状时可考虑输红细胞纠正贫血但在扩容恢复心排血量和组织血流灌注后,如果患者较年轻、心肺功能良好,可以不输血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及白蛋白合成不足可输红细胞及血浆,可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3、重症感染:适用于全身严重感染,应输浓缩粒细胞4、凝血异常:根据凝血异常的原因补充相关的血液成分如:血小板、冷沉淀、冰冻血浆等5、输血前核对病人及供血者姓名、血型及交叉配血单。
血袋是否渗漏,血液有无异常及保存时间输血时严密观察病人,输血袋应保留 2 小时,以备化验检查二、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1、发热反应:输血后 15—20 分钟开始,原因①免疫反应,体内有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②致热原, (蛋白质、死菌或代谢产物)污染;③细菌污染和溶血,症状轻应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马上停止输血及时对症处理过敏治疗,严格消毒,控制致热原2、过敏反应:多发生输血膈数分钟,皮肤局部性或全身性瘙痒或荨麻疹严重为咳嗽、喘鸣、呼吸困难及腹痛、腹泻甚至过敏性休克原因①过敏病人对白蛋白类过敏或供血者中某种抗体,此反应抗体为 IgE2 病人因多次输血浆体内产生抗免疫球蛋白抗体,以抗IgA 抗体为主②治疗仅有局限性瘙痒或荨麻疹时,在输血时给予抗组织胺药物严重者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0.5~1mL 静脉给糖皮质激素3、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症状为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头痛、心率加快以致血压下降休克出现血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少尿、无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 保护肾功能,DIC 明显可使用肝素预防 加强输血配血核对工作;严格输血操作规程;尽量输同型血4、细菌污染反应:轻的仅有发热,严重可出现内毒素性休克。
原因就是采血和贮存环境污染治疗 立即中止输血,血袋中血液做染色细胞检查及细菌培养,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预防 严格无菌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