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220kv线路跨越铁路施工措施.docx
25页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1、跨越情况概述 1.工程概况 1.1.本工程项目为22 OkV线路改造工程 1.2本工程在3#?4#杆位之间跨越2轨道淮南线铁路,#3-#4档距为312米,#3塔为 J4-21m,距离最近铁路轨边121m; #4塔为ZM1-24m,距离最近铁轨边为191m跨越 处线路与铁路夹角为88铁路为2条双轨铁路平行排列,被最外侧两轨道间距为 5.5米, 路肩宽为3.5米,轨顶至铁路路肩顶面高为 0.8米,路肩至铁路边地面高度为2.2米;左 手侧距铁轨63.5米有一 10kV铁路专用线,右手侧距铁轨10.5米有一 10kV铁路专用线 具体跨越点如下图所示: 具体跨越点如下图所示: 3.5m L 6m 3.5m 1 * 7| 60m 立面图 4# ? 4# ? 191m 6m 312m 平面图 表:技术参数表 跨越铁路里程 淮南线K 跨越塔 杆号 3# 4# 杆塔型式 J4-21 ZM1-24 杆塔呼高 21m 24m 70 C下导线对轨顶(米) >16 铁塔与铁路中心水平距离(米) 3#、4#对铁路中心水平距离分别为:151、191米 线路与铁路夹角 88 ° 其他 跨越档内导、地线不允许接头 2?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1线路改造工程跨越双轨道铁路毛竹跨越架搭设进行导、 地线跨越施工 3、现场人员职责 现场指挥(亮):负责施工现场的总体指挥、协调工作 现场技术员(兵):负责各项技术数据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现场安全员(国):负责施工现场的全过程施工安全监护 现场材料员:负责按照措施要求选用毛竹、拉线等工器具。
技工:负责跨越架搭设、封顶等具体操作 普工:负责工器具、材料的运输等简易性工作 项目部经理、专职安环员、技术员在施工过程中在现场配合、协调施工,专职安环员 负责与铁路部门的联系、协调工作 4、施工方案 在铁路两侧搭设毛竹跨越铁路网架: 搭设跨越架前须与铁路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办理好相关手续后方可搭设 根据铁路两边的地形情况,每边搭设四排架体,其中二侧靠近铁路里面一排架 体保持与铁路上、下线中心6m的水平距离 跨越架搭设高度:架顶至轨顶高为大于 13米 跨越架搭设长度:跨越架的有效长度必须超过新建线路两边导线各 2米,并设 有外伸羊角,根据线路与铁路的交叉角及线路的宽度,跨越架搭设长度为 12米 跨越铁路搭设跨越架尺寸如下图 3、图4所示: 跨越架搭设长度12m,高16m 铁路毛竹架搭设示意图 6m 1.5m 1 ■■■ 6m 1.5m b 伽 6m r i 图3:剖面图 图4:平面图 新建线路导线0 6.2m钢丝绳拉< 1.5m2.5m拉线对地夹角< 新建线路导线 0 6.2m 钢丝绳拉 < 1.5m 2.5m 拉线对地 夹角< 45 <1.5 m 032 X1.5m 钻 H=2m L=2m 5、跨越架搭设施工要求 5.1选材要求 5.1.1毛竹的选材:要求生长期四至六年的粗壮毛竹,三年以下和七年以上的不宜使用, 青嫩、枯脆、有麻斑或虫蛀的及裂缝超过一节均不准使用。
5.1.2绑扎材料:一般采用#10软铁丝 5.2跨越架毛竹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支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 75mm , 小横杆有效部分小头直径不得小于 90mm , 60?80mm的可双杆合并使用 5.3立杆间距、大横杆间距、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下表中规定: 立杆间距 排间距 大横杆间距 小横杆间距 1.5m 小号侧2.5m 大号侧3m 1.5m 1.5m 5.4立杆纵面排数见下表: 被跨越物名称 立杆纵面排数 每排立杆数 铁路 大号侧4 排,小号侧4排 9 5.5跨越架搭设高度、长度:架顶至轨顶高为 13米,承力绝缘绳距轨顶为>12米,承 力绝缘绳弧垂不大于1米,跨越架高度为16米,跨越架的有效长度必须超过新建线路两 边导线各2米,并设有外伸羊角,搭设长度考虑到交叉角为 88斜跨度数较大,每边再 加0.5m,现场架体长度为7米+2 &米+0.5 &=12米 5.6立杆深度:架体无法埋入地下,可用毛竹作扫地杆横向绑扎并设剪刀撑; 应垂 直于地面,且立杆场地平整在铁路右侧的跨越有地下光缆,立杆不能埋入土内,在绑扎 大横杆时底部必须绑扎扫地抱杆,上压土或沙袋,并每隔6米打一剪刀撑。
5.7立杆接长:采用有效毛竹根接梢的办法,接足有效部位1.8m,绑扣不得少于四道, 绑扎牢靠,立杆接长垂直偏差不得大于 0.5%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相交时,应先绑两 根,再绑第三根,不得一扣绑三根;架体顶端水平面全部采用双毛竹并排绑扎,最内侧架 体从线路左侧起第1、3、5、7、9号立杆使用两根毛竹并排绑扎,用于固定封顶承力绝缘 绳 5.8斜拉杆的接长和设置:选用一顺弯的毛竹根接梢,接足有效部位 1.8m,绑扣不得 少于四道,斜拉杆与立杆的角度为 45斜拉杆和立杆根部交合处绑扎,纵向间距每 隔5?6根横杆设不同方向一组,严禁三步以上横杆不设斜拉杆,外抛斜拉杆应选择粗壮 毛竹,竖直埋入土中300mm以上(铁路小号侧护栏侧不埋入土内),用力压倒搭设应绑扎 的部位根部夯实 5.9绑扎要求:绑扎丝与竹杆不能呈“八”字形,应大体象U”形大、小横杆和斜拉杆 都应绑扎在立杆上,如材料弯曲斜拉杆无法绑扎在立杆上时,可绑在大横杆上,交合处都 应绑扎,绑扎绞紧一般采用 12号圆钢作小绞棍,绞紧时不能用力过猛,以防绞断扎丝, 一旦发现扎丝被绞断应重新绑扎,杜绝留下安全隐患,接杆及斜拉杆相接时绑扎四道,严 禁二道绑扎,绑扎大横杆时必须在内侧施工。
5.10拉线设置:跨越架搭设时,底部要设置抛撑,搭设到四步高时必须打好拉线方可 接高,顶层设置吊角拉线,拉线为? 8.7mm钢丝绳,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合格有效拉线 与地面的夹角一般小于45成外“八”字形拉线必须固定到钻桩上,钻桩前必须设挡土地 锚,采用的地钻必须牢固可靠,钻至地下 1.5米深,每根钻桩只允许锚2根拉线架体外 侧上、下层拉线均打在铁路两侧的地里,施工时不要过分收紧,只需略带张力即可;拉线 与钻桩连接处用3个钢线卡子固定 5.12跨越架对铁路的最小距离要求如下表: 跨越物名称 跨越架部位 铁路 10KV电力线 与架面最小水平距离 架体至轨边3.5m 2m 与封网最小垂直距离 为.5m 2m 6、封顶施工 6.1先将两根? 12绝缘尼龙绳分别由铁路两侧架顶上的施工人员 (每侧两个)抓牢,把绳 的一端拴好U型环盘放在两侧架上人员手中, 地面铁路两侧人员同时准备好当铁路监护 人员允许施工后,两侧架上人员迅速将两根尼龙绳向铁路中间方向抛出;两侧地面人员迅 速捡起,将两根绳子通过U型环连接上,连接好后大声通知两侧架体上人员同时向两侧收 紧尼龙绳,地面铁轨上人员迅速撤离到轨道以外的安全位置;尼龙绳的弧垂应控制在距轨 3根尼龙单个吊架示意图10#铁丝绑两道10#绑扎4-6 3根尼龙 单个吊架示意图 10#铁丝绑两道 10#绑扎4-6道 6.2利用已升空的一根尼龙绳牵引 绳,再用一根尼龙绳牵引承力绳,反复施工,直到把 6 根承力绳全部升空固定,并保留 4 根尼龙绳, 2 根牵引尼龙网用,另 2 根保留进行牵引绳和导、地翻线用。
在此操作过程中 要始终保持绳索距轨顶距离》11米 6.3承力绳采用6根?12绝缘尼龙绳,每相2根,间距2.3米,用3T手扳葫芦收紧固定 在?36 Xl.5m钻桩(配挡土地锚)上,在收紧的过程中派专人在架体上进行观测,控制承力绳 的最终弧垂W1米 本工程因铁路停运时间短,只在承力绳上方采用尼龙网封顶,用保险带滑扣将尼 龙网扣在承力尼龙绳绝缘上,尼龙网的尼龙绳与保险带滑扣连接处栓死,用预留在跨越架 上的尼龙绳在另一端拽尼龙网,将尼龙网拽止铁路中心线时,两头尼龙绳在架体上收紧栓 牢,使在施工时牵引或导、地线通过时不落向铁路上;尼龙网为 4m X3m的,每相4张, 计 12 张 7、 跨越架的拆除: 拆除跨越架时应先拆除尼龙网,再拆除承力绳,最后拆除架体 承力绳拆除同展放一样,架体时拆除应先上后下,拆除前应检查其薄弱环节,加 固后先拆除封顶大横杆、连接杆、拉线联侧小横杆 拆除大横杆、斜拉杆和立杆时,做到一步一清,严禁个人分段或上下同时拆除, 严禁将跨越架推倒拆除 8、 安全文明施工注意事项 8.1 施工前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并进行《安规》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8.2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打好安全带;作业点必须设专职 安全监护人,搭设和拆除跨越架时,应在作业区设警界绳、警示牌 施工人员需穿具有防滑效果的鞋,施工人员跨越铁路携带工具时每人不得超过两 件,小工具必须用工具包携带。
施工前根据复测的交叉角度、导线边线间宽度、地形,确定跨越架位置,并用木 桩作标志,翻越铁路时注意安全 铁路跨越架搭设前,应到铁路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搭设时要在铁路两头距施 工点各 1000m 外视线畅通处设立专人用对讲机传信号,若有火车驶来及时用对讲机通知 施工现场,现场人员得到有车通过的通知后,应立即将工器具等及时撤至安全位置现场 通讯务必随时保持畅通施工人员距运行中的列车水平距离需〉 3米,在列车通过时必须 提前放下工具,蹲,坐于地面,待列车尾部通过后方可继续施工 搭设时需要铁路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在场,本工程铁路两侧有地下光缆,故铁路两 侧跨越架施工时,立杆和斜撑严禁埋入土,铁路两侧严禁挖土,该处跨越架采用绑扎扫底 杆进行施工 施工时,严禁在铁道上堆放工具和材料,严禁施工人员在铁道上逗留在铁路架 顶上进行抛两根尼龙绳的人员在抛绳时必须打好安全带 搭设此 2 轨道铁路跨越架时要有专人选材,不合格毛竹严禁使用 搭设过程中要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打好拉线(严禁架体无拉线过夜) ,防止大 风刮倒架体 跨越架搭设时必须做到横平竖直, 美观大方,立杆接长垂直偏差不得大于 0.5% 。
在跨越架的醒目位置应悬挂“严禁攀登”等标志牌,并设专人看守 跨越架搭设好后,应在其顶部预留尼龙绳,以备翻导引绳或地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