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乙类检验机构核准项目分类表、核准条件、监督和定期检验项目人员及检验设备要求.docx
15页特种设备乙类检验机构核准项目分类表序号核准项目代码核准项目申请单位1BJⅠ监督检验: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及额定工作压力小于或者等于9.8MPa的蒸汽锅炉制造、安装(含重大修理、改造)和化学清洗设区的市级乙类检验机构Ⅱ监督检验: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及额定工作压力小于或者等于2.5MPa的蒸汽锅炉制造、安装(含重大修理、改造)和化学清洗Ⅲ监督检验:除超高压容器、大型高压容器之外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制造Ⅳ监督检验:压力容器安装、重大修理、改造Ⅴ监督检验:气瓶制造Ⅵ监督检验:压力管道元件制造Ⅶ监督检验:公用管道、工业管道安装(含重大修理、改造)Ⅷ监督检验:电梯安装(含重大修理、改造)Ⅸ监督检验:起重机械安装(含重大修理、改造)2BDⅠ定期检验及相应水(介)质检验: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及额定工作压力小于或者等9.8MPa的蒸汽锅炉设区的市级乙类检验机构Ⅱ定期检验及相应水(介)质检验: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及额定工作压力小于或者等于2.5MPa的蒸汽锅炉设区的市级乙类检验机构Ⅲ定期检验:第一、二、三类固定式压力容器(不含超高压容器、大型高压容器、球形储罐)、氧舱设区的市级乙类检验机构Ⅳ定期检验:第一、二类固定式压力容器(不含球形储罐)设区的市级乙类检验机构县(区、市)级乙类检验机构Ⅴ定期检验: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设区的市级乙类检验机构Ⅵ定期检验:工业管道设区的市级乙类检验机构县(区、市)级乙类检验机构Ⅶ定期检验:电梯设区的市级乙类检验机构县(区、市)级乙类检验机构Ⅷ定期检验:起重机械设区的市级乙类检验机构县(区、市)级乙类检验机构Ⅸ定期检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设区的市级乙类检验机构县(区、市)级乙类检验机构 附件B特种设备乙类检验机构核准条件 B1 基本条件 B1.1 法律地位 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B1.2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总值(原值)不低于600万元,其中检验设备原值不低于300万元县(区、市)级乙类机构不作限定) B1.3 人员 B1.3.1 关键岗位人员 (1)技术负责人,熟悉特种设备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和检验业务,有岗位需要的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具有相关项目的检验师资格不少于8年; (2)质量负责人,熟悉质量管理工作,有岗位需要的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具有相关项目的检验师资格不少于4年; (3)责任师,熟悉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检验业务,有岗位需要的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具有相应项目的检验师资格不少于4年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不得兼任责任师 B1.3.2 检验与检测人员 申请单位全职持有检验检测人员证的人员应当不少于36名,其中检验人员不少于28名,检验人员中检验师不少于10名(县级乙类机构不作限定)以上人员应当为申请单位的事业编制人员或具有合法聘用手续的人员各核准项目的检验检测人员条件要求见附录ba、附录bb B1.3.3 人员管理 (1)为聘用的检验与检测人员在“全国特种设备检验与检测人员执业公示与查询系统”办理执业公示手续,其执业单位为申请单位; (2)使用持有相应资格的特种设备检验与检测人员从事相应的检验与检测工作; (3)有计划地开展检验与检测人员的安全、诚信、技术和质量管理培训,持续保持检验与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检验与检测人员执业和技术档案。
B1.3.4人员培训 检验与检测人员应当接受过不少于24学时/年的技术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其中,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部审核人员和其他从事质量管理的人员应当熟悉质量管理,接受特种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知识专门培训不少于16学时/年 B1.4 办公场所 具有与承担的检验工作相适应的固定办公场所,并且有满足使用和存放要求的档案室和专用仪器设备室 (1)建筑面积不少于600m2的固定办公场所(县(区、市)级乙类机构不作限定); (2)使用面积分别不少于40m2的档案室、图书资料室(县(区、市)级乙类机构不作限定); (3)满足存放要求的专用仪器设备室; (4)检验检测人员应当每人配备1台计算机,且能满足传输检验数据的需要; (5)必要的交通、通信工具及办公设施 B1.5 检验设备和场地 申请单位的检验设备应当满足附录ba、附录bb的规定其中,申请BD(Ⅴ)的,每个检验场地和设施(指提供能源、照明、环保、消防、预处理、后处理、吊装、运输等功能的设备)均应当满足检验工作需要,检验场地面积不小于1500㎡;应当有污水处理措施检验仪器应当是申请单位自有产权。
移动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场地及其附属设施可以租赁,BD(Ⅴ)项目条件中列出的检验设备配置除外;同一检验场地和设施不得用于不同检验机构取得特种设备检验资质 B1.6 质量管理体系 按照《核准规则》附件F的要求建立与申请核准项目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持续有效运行 B1.7 法规标准 配有与申请核准项目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应当有正式版本 B1.8 检验能力和业绩 (1)申请延续核准的,在上一核准周期内,应当有相应检验项目的检验业绩; (2)鉴定评审机构应当采取报告评价、跟踪检验过程或者采信能力验证结果等方式对申请单位相关检验能力进行审查 B1.9 资料保存 应当保存检验方案、检验原始记录(信息)、检验报告等资料,保存期限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且不少于6年 B1.10 外委 除无损检测外不得将检验工作外委无损检测的受委托方应当取得相应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资质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应当对外委的检测结果负责 附录ba特种设备乙类检验机构监督检验项目人员及检验设备要求序号核准项目代码人员配备检验设备配置1BJ Ⅰ1.承压设备监督检验师6名,其中具有材料类、能源动力类专业教育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2.承压设备监督检验员6名;3.Ⅲ级RT或者UT、MT或者PT无损检测人员各1人项;4.Ⅱ级RT、UT、MT、PT无损检测人员各2人项;5.II级T0FD无损检测人员 1人项;6.锅炉水(介)质检验师1名;7.锅炉水(介)质检验员1名承压类基本配置(设备见注1,下同)2Ⅱ1.承压设备监督检验师2名,其中具有材料类、能源动力类专业教育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2.承压设备监督检验员2名;3.Ⅱ级RT、UT、MT、PT无损检测人员各2人项;4.II级T0FD无损检测人员 1人项;5.锅炉水(介)质检验员1名承压类基本配置3Ⅲ1.承压设备监督检验师6名,其中具有材料类、机械类专业教育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2.承压设备监督检验员2名;3.Ⅲ级RT或者UT、MT或者PT无损检测人员各1人项;4.Ⅱ级RT、UT、MT、PT无损检测人员各2人项承压类基本配置4BJ Ⅳ1.承压设备监督检验师6名;2.承压设备监督检验员2名;3.Ⅲ级RT或者UT、MT或者PT无损检测人员各1人项;4.Ⅱ级RT、UT、MT、PT无损检测人员各2人项承压类基本配置5Ⅴ1.承压设备监督检验师4名;2.承压设备监督检验员2名; 3.Ⅱ级RT、UT、MT、PT无损检测人员各2人项承压类基本配置6Ⅵ1.承压设备监督检验师4名;2.承压设备监督检验员2名;3.Ⅱ级RT、UT、MT、PT无损检测人员各2人项承压类基本配置7Ⅶ1.承压设备监督检验师4名,其中具有材料类专业教育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2.Ⅲ级RT或者UT、MT或者PT无损检测人员各1人项;3.Ⅱ级RT、UT、MT、PT无损检测人员各2人项承压类基本配置8Ⅷ1.电梯检验师6名,其中具有机械类、电气类专业教育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2.电梯检验员6名除机电类基本配置(其中I类检验设备各不少于6台,II类检验设备各不少于1台)外(设备见注2,下同),还应当配置:1.照度计6台;2.温湿度计6台;3.限速器动作速度测试设备2台;4.电梯振动及起制动加减速度测量仪1台;5.导轨垂直度测量仪1台9BJⅨ1. 起重机械检验师4名,其中具有机械类、电气类专业教育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2. 起重机械检验员4名;3. II级UT、MT或者PT无损检测人员各2人项除机电类基本配置(其中I类检验设备各不少于6台,II类检验设备各不少于1台)外,还应当配置:1、综合气象仪1台;2、全站仪1台;3、制动下滑量测试仪1台注1:承压类基本配置包括测厚仪4台、光谱仪1台、视频内窥镜1台、便携式硬度计1 台、便携式金相仪(具有数码图像处理功能)1台、射线探伤装置2台、数字式超声探伤仪2台、 磁粉检测仪4台,以及满足检验检测及防护要求的观片灯、标准试块、对比试块、报警设备、黑度计等。
注2:机电类基本配置中I类检验设备包括数字万用表、接地电阻测试仪、绝缘电阻测量仪、转速表或者速度检测仪、便携式激光测距仪、噪声检测仪、测厚仪等;II类检验设备包括经纬仪、水准仪、钢丝绳探伤仪、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便携式磁粉探伤仪等附录bb 特种设备乙类检验机构定期检验项目人员及检验设备要求序号核准项目代码人员配备检验设备配置1BD Ⅰ1.锅炉定期检验师6名,其中具有材料类、能源动力类专业教育背景的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2.锅炉定期检验员6名;3.Ⅲ级RT或者UT、MT或者PT无损检测人员各1人项;4.Ⅱ级RT、UT、MT、PT无损检测人员各2人项;5.锅炉水(介)质检验师1名;6.锅炉水(介)质检验员1名除承压类基本配置外,还应当配置以下或者达到同等要求的设备:1.高温测厚仪2台;2.便携式定量光谱仪1台;3.视频内窥镜1台;4.可燃气体分析设备2台;5.测氧仪2台;6.测温仪2台;7.分析天平(感量为0.01mg) 1台;8.便携式酸度计(精度0.01pH)2台;9.便携式电导率仪(带密封流动池的金属电极,精度0.02μs/cm))2台;10.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μg/L级)2台;11.原子吸收光谱仪或离子色谱仪1台;1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台;13.钠离子(pNa)计(检出限2.3μg/L)、硅酸根测定仪各1台;14.浊度计1台;15.含油量分析仪1台;16.电热干燥箱1台;17.箱式电子炉(马福炉)1台;18.药品冷藏设备1台;19.从事有机热载体检测的,配置残炭测定仪、运动粘度测定仪、闭口闪点测定仪、自动电位滴定仪、卡氏水分测定仪、密度计(精度0.001g/cm3),蒸馏仪各1台2BD Ⅱ1.锅炉定期检验师2名;2.锅炉定期检验员2名;3.Ⅲ级RT或者UT、MT或者PT无损检测人员各1人项;4.Ⅱ级RT、UT、MT、PT无损。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