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科学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性.docx
5页东方科学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性还原论的终结尽管过去几百年以还原论为基础的西方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我们不能陶醉于还原论的胜 利,因为简单地理解组成部分并不能理解整体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 论和复杂科学的核心思想和结论分别从宇观、微观和宏观尺度下证实了还原论的局限性,数 学上的重大发现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则从逻辑层次宣判了还原论统治地位的终结1. 还原论的成功还原论是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 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被 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不因外在因素而改变其本质通过对这些基 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性质还原论是西方科学的灵魂还原论与分析的方法相 辅相成分析的方法是科研的重要方法,最能体现还原论思想的分析方法是西方的公理化方 法西方科学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古希腊的还原论思想和公理化方法经过弗兰西斯•培 根、笛卡儿和伽利略的继承和发扬,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基于还原论的西方科学体系经 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非常庞大和完整,在它的基础上诞生的工程技术,创造了空前繁荣的人 类文明。
2. 相对论认为宇宙是一个无法彻底还原的整体还原论的宇宙观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分离的,宇宙内发生的事件与时空是分离的,宇宙仅仅 是事件发生的舞台但科技的发展证明,宇宙远不是还原论描述的那么简单尽管有人称爱 因斯坦为“最后一位经典科学大师”,但是他创立的相对论触动了还原论的基础时间、空 间、物质和能量乃至整个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一旦割裂就会 产生严重失真,因此对宇宙已经无法再用还原论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研究3. 量子论从根本上动摇了还原论迄今,描述微观世界最为成功的理论是量子论如果说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结 论对机械论世界观提出了质疑,那么微观世界的事实和量子论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则从根本 上动摇了还原论的基础量子论认为,我们的世界是一个非机械的、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 (还原)的世界物质世界的根本元素就不是被分割的机械的原子、质子、中子,而是一个 有机联系的整体量子论问世导致了测不准原理的提出测不准原理认为无法还原位置和速度两个基本量,这 从根本上表明,在对待位置和速度这两个基本量上,还原论是失效的微观层次上的还原论 失效,导致了机械的决定论的失效因此,在微观限度上,我们无法把一个整体非常确定地 分为一些组成部分,更无法把这些组成部分非常确定地组成整体。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都要丧 失大量信息因此,还原论从本质上会导致信息的缺损,在很多情况下已经缺损得甚至不能 做出近似的描述宇宙是一个不可还原的整体量子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人、物质世界乃至整个宇宙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对爱因斯坦提出的EPR实验的研究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宇宙的整体性从EPR实验 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如果承认宇宙是从一个非常小的点爆炸而来的,我们可以得出宇宙 是一个整体,因为宇宙任何两个部分在大爆炸之初都非常密切地存在联系4. 复杂科学粉碎了还原论混沌理论推动了复杂科学的诞生而复杂科学的问世彻底动摇了还原论一一能用还原论近似 描述的仅仅是我们世界的很小的一部分美国人布莱克在《混沌:开创新科学》一书中说: “20世纪的科学家只有三件事将被记住: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混沌他们主张,混沌是本 世纪物理学中第三次大革命就像前两次革命一样,混沌割断了牛顿物理学的基本原则如 同一位物理学家所说:'相对论排除了对绝对空间和时间的牛顿迷梦;混沌则排除了拉普拉 斯决定论的可预见性的狂想在这三大革命中,混沌革命适用于我们看得见、摸得到的世 界,适用于和人自己同一尺度的对象5.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从逻辑上动摇了还原论如果说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从规律上动摇了还原论的话,那么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则 从逻辑上动摇了还原论。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是数学家库尔特•哥德尔1931年证明的它 指出,在任何公理化形式系统中,总存留着在定义该系统的公理的基础上既不能证明也不能 证伪的问题不仅仅是数学的全部,甚至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可能用类似哥德尔使用的能算 术化的数学和逻辑公理系统加以概括还原论者的一个理想是建立一个能描述整个宇宙的统一模型有没有一个能描述整个宇宙的 统一理论? 2002年8月17日,霍金在北京国际弦理论会议上发表题为“哥德尔与M理论” 的报告中认为,不太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能协调和完善地描述宇宙的理论霍金坦言自己对 这个结论也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他说以前他坚信能建立一个单一的描述整个宇宙的理论,现 在他的想法变了世界是多元化的生物具有多样性,人类文化具有多元性,宇宙也应该是 多层次和复杂的因而不可能用单一的还原论描述它东方科学必然成为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灵魂我们讨论的东方概念是特指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相当于英文中oriental (东方,特指中 国、日本等地)的概念第二次科学革命是指目前正在兴起的、与以还原论为指导思想的第 一次科学革命有着根本不同的科学革命,它的指导思想是整体论,它的研究对象是从微观、 宏观到宇观各种尺度下,包括天地生人等各种层次中的整体性、非线性、复杂性、不可逆 性、系统的开放性和功能性。
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思想和方法都源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和方 法,具体地讲就是中国古代的整体论思想和实用化方法一些现代科学家发现,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中关于整体和谐的思想、有机论的思想、演化发展 的思想、相反相成的思想与现代科学的新精神、新思想、新方法十分吻合因此,他们呼吁 现代科学要积极从中国传统科学思想中获得营养和启迪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把现代物理学 与中国传统思想作了对比,认为两者在许多地方极其一致哈肯提出“协同学和中国古代思 想在整体性观念上有深刻的联系”,他创立协同学是受到东方思维的启发李约瑟在1975 年强调“我再说一次,要按照东方见解行事”在国内,竺可桢、李四光、钱学森等不少科 学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科技价值有所论述普利高津在《确定性的终结一一时间、混 沌与新自然法则》一书中文版序中指出:本书所阐述的结果把现代科学拉近中国哲学东方科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什么呢?整体和谐的思想、演化发展的思想、有机论的思想、相 反相成的思想是这一思想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 想史”最后一章的结论中指出:“中国人的世界观依赖于另一条全然不同的思想路线……对 于那时中国所可能发展出来的自然科学,我们所能说的一切就只是:它必然是深刻地有机的 而非机械的。
东方科学的基本方法是什么呢?《中国科学思想史》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的基本模式是: “实际问题一概念方法一一般原理一实际问题”,如此循环往复,指导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创造出灿烂的成果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多次对我谈及,中国古代数学的方法是以解决实 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在其他科学领域也存在类似现象如果说西方科学在思想和方法上得益于源于古希腊的还原论思想、公理化方法的话,那么东 方科学则得益于源于古中国的整体论思想和实用化方法现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正在呼 唤着东方科学的整体论思想和实用化方法更具体一点讲,中国古代气一元论的科学思想与 数学机械化的科学方法结合在一起将大大推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最终会改变人类文明根据研究,东方文明的核心实际上 也就是东方科学的核心,也就是整体论思想和实用化方法这与西方文明的还原论思想和公 理化方法是不同的整体论思想和实用化方法,已经体现在中国领导人的一些论述中,比如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的“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以及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 德治国”的思想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人包括我们中国人自己,仍然认为东方科学与文明缺乏活力,甚至认为古 代东方并没有科学,东方文明是一种腐朽的文明,这是极其错误的。
目前,科技的发展,知 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全球化浪潮正在给东方文明的复兴提供一个巨大机遇,可以预言在 21世纪中叶,中华民族必然会实现伟大复兴,而东方文明的思想和方法将会被全世界所接 受,东、西方文明必然出现一次大融合,形成全世界的共同文明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