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悬梁刺股的故事100字_《三字经》典故:悬梁刺股范文.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贵13****忠志高
  • 文档编号:205205573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0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悬梁刺股的故事100字_《三字经》典故:悬梁刺股儿童故事网权威发布《三字经》典故:悬梁刺股,更多《三字经》典故相关信息请访问儿童故事网《三字经》: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孙敬悬梁)  孙敬是成语“悬梁刺股”中“悬梁”的主角人物(另一个主角人物为“刺股”的东周纵横家苏秦)  汉代孙敬为了刻苦学习,用绳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梁上,以防瞌睡一旦自己读书觉得疲倦想睡觉,系在梁上的头发就会被拉痛,提醒自己坚持学习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太平御览》卷六一一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  孙敬到洛阳,在太学左右一小屋安置其母,然后入学,编杨柳简以为经见《文选.任昉》“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李善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后因用作苦学的典故  (故事典故)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虽然告诉我们发愤忘食地刻苦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体,读书也是需要适可而止的  (苏秦刺股)  苏秦是战国时期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

      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公元前334年开始,他到六国去游说,宣传“合纵”的主张,结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苏秦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了显赫的人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