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知识点十三.doc
5页2020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知识点十三 知识点: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 分层图:原始数据,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 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有效方法 因果分析图:分析某个质量问题与其产生原因关系 直方图:描述质量分布状态,分析判断质量状况 控制图: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相关图: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的关系 (一)排列图法 1.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A 0~80% 主要因素 B 80%~90% 次要因素 C 90%~100% 一般因素 2.排列图的应用 (1)按不合格点的内容分类 (分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 (2)按生产作业分类(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关键过程); (3)按生产班组或单位分类(分析比较各单位的技术、管理水平); (4)将采取提高措施的前后的排列图对比(分析措施是否有效); (5)用于成本费用分析、安全问题分析等 (二)因果分析图法 1.分析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特性要因图、树枝图或鱼刺图 2.绘制和使用因果分析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集思广益; ②制订对策。
(三)直方图法 1.概念:频数分布直方图法,它是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质量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所以又称质量分布图法 2.用途 通过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可了解产品质量的波动情况,掌握质量特性的分布规律,以便对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判断 可通过质量数据特征值的计算,估算施工生产过程总体的不合格品率,评价过程能力等 3.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 正常的直方图:中间高、两侧低,左右接近对称 非正常的有五种类型: ■折齿型(分组组数不当、组距确定不当) ■左(右)缓坡型(操作中对上限或下限控制太严造成的) ■孤岛型(原材料发生变化、临时他人顶班造成) ■双峰型(两种不同方法或两组工人生产,两方数据混淆产生) ■绝壁型(数据收集不正常、去掉下限以下的数据、存在人为因素) 4.将直方图与质量标准比较,判断实际生产过程能力 T-质量标准要求界限;B-表示实际质量特性分布范围;X与M重合;实际数据分布与质量标准比较两边还有一定余地;生产过程的质量是理想的、处于正常状态;产品认为全部合格 (四)控制图(管理图) 1.定义:它是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
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称为控制图法 2.控制图的用途 (1)过程分析,即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 (2)过程控制,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 动态分析方法 3.控制图的原理 如何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一是看分布中心位置, 二是看分布的离散程度 4.控制图的种类 (1)分析用控制图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2)管理(或控制)用控制图用来控制生产过程,使之经常保持在稳定状态下当根据分析用控制图判明生产处于稳定状态时,一般都是把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延长作为管理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取样、计算、打点,根据点子分布情况,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异常原因影响 5.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 绘制控制图的目的: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处于稳定状态满足的条件(全部满足条件): 一是点子几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 二是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没有缺陷点子排列没有缺陷,是指点子的排列是随机的,而没有出现异常现象这里的异常现象是指点子排列出现了“链”、“多次同侧”、“趋势或倾向”、“周期性变动”、“接近控制界限”等情况 (五)相关图法(散布图) 1.相关图的用途 在质量控制中它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
一般有三种类型: 一是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是质量特性和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 三是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