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会市自评报告-广东省教育厅.doc
35页四会市申报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督导验收自评报告四会市人民政府2015年9月目录第一部分基本情况 1第二部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历程 3一、 第一阶段(1993年一2005年):稳步发展,奠定教育现代化基础 3二、 第二阶段(2006年一2011年):快速发展,增强教育现代化实力 3三、 第三阶段(2012年一2015年):跨越发展,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4第三部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做法 4一、 坚持教育优先,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5(一) 理念先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5(二) 合理规划,构建教育现代化科学体系 5(三) 完善机制,凝聚教育优先发展合力 6(四) 加大投入,保障教育现代化顺利推进 7二、 坚持均衡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8(一) 实施布局调整工程,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 9(二) 实施规范化学校建设工程,促进校际均衡发展 10(三) 实施队伍资源整合,促进学校软实力整体提升 11三、 坚持人才强教,建设优质师资队伍 11(一) 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实优化师资队伍 11(二)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发展引领能力 12(三)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实力 12(四) 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提高教师政治经济待遇 14四、 坚持依法治教,营造安全和谐发展环境 15(一)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提高管理效能 15(二) 扎实推进依法治教,提升依法办学水平 15(三) 全力开展综合整治,保障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 16五、 加强信息化装备,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16(一) 配强信息化装备,建设数字化校园 17(二) 加强教育技术研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17六、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教育内涵发展 18(一) 构建立德树人体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18(二)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9(三) 推进合作交流,拓展教育内涵 21第四部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成效 21一、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21(一) 学前教育加快发展 21(二) 义务教育稳步发展 22(三) 高中教育优质发展 22(四) 中职教育内涵发展 22(五) 民办教育规范发展 23(六) 社区教育蓬勃发展 23二、 教育公平落到实处 24(一) 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均衡化 24(二) 确保适龄儿童均享受优质均衡的入学机会 24(三) 全面实滋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健全教育资助体系 26三、 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髙 26(一) 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27(二) 素质教育成绩喜人 27(三) 教学成绩稳步提升 27四、 教育特色日益彰显 28(一) 推进特色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8(二) 培育特色项目,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9第五部分 自我反思与自评情况 29一、 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29二、 进一步增强教育内涵发展能力 29四水会流,开放包容,以区位经济优势提升四会教育品质四会市申报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督导验收自评报告第一部分基本情况四会位于广东中西部、肇庆市东部偏北,为平原与山区 结合部,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 元前214年),是岭南最古老的建制县之一,1993年11月经 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四会因“四水会流”而得名,距广州 市68公里,距肇庆市区42公里,水路距香港123海里,位 于广州1小时经济圈范围内四会是“中国柑桔之乡”和''中 国玉器之乡”、广东省著名的侨乡,是全国主要的翡翠玉器 批发市场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玉器加工集散地;是华侨领 袖彭泽民、岭南书画大师吴子复及奥运柔道冠军冼东妹的故 乡,也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顿悟地四会邓村一一中国民 间古法造纸第一村四会土地面积1166. 38平方公里,辖10个镇3个街道 办事处,122个村民委员会和32个居委会,户籍人口 41.89 万人,常住人口 48. 53万人近年来,在肇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四会市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成为肇庆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示范市的奋斗目标,攻坚克难,奋勇前进, 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36. 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 1%O社会各项事业与经济、城 市建设同步发展,2014年再次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 百强县市”,九度蝉联“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 市”;喜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和"广府玉器 文化体验名城”荣誉。
四会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全局,以 “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为宗旨,确立“构建结构合理、 质量优良、均衡发展、机会公平的现代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 体系”的教育发展总目标,积极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以区位经济优势提升四会教育品质,教育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4年,全市有幼儿55所,在园幼儿14681人,教职工1939人;公办中小学51所,其中小学31所、初中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高中2所,在校学生55312人, 教职工3703人;民办中小学6所,在校学生7641人,教职 工549人公办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2人,教职工 11人;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3382人;社 区学院1所,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3所,村(社区) 文化技术培训中心155个,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15个第二部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历程多年以来,四会始终坚持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落 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与创新,坚定不移 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四会教育经历了从基础到巩固再迈 向跨越的现代化历程一、 第一阶段(1993年一2005年):稳步发展,奠定教 育现代化基础四会建市之初,基础教育相对落后,办学条件薄弱,师 资水平不高,教育质量和效益较低。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的需要,四会市委、市政府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程,不断 加大教育投入,全面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开展改造薄弱学校 工作,完善学校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教育结构趋于完 整,初步奠定了教育现代化基础二、 第二阶段(2006年一2011年):快速发展,增强教 育现代化实力“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落实政府教育责 任,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实施教育"航标”工程,以创 建“广东省教育强市”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学校 扩建等重点工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整合优化教育资源, 提升教育质量这一阶段,我市通过扩建多所学校,增加4000 多个义务教育学位和3500个高中阶段教育学位;2009年普 及了高中阶段教育;2010年将全市原有104所义务教育学校 撤并为47所,大幅度整合优化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全市教 育均衡发展;2011年全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创建 成为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 12月,我市高标准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市验收,为全面推进教 育现代化建设夯实了基础三、第三阶段(2012年一2015年):跨越发展,提升教 育现代化水平2012年以来,我市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教育纳入城市现代化 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升教育“软实力” 上来。
先后印发了《四会市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 市工作实施方案》和《中共四会市委四会市人民政府关于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确定了创建“广东省推进教 育现代化先进市”的工作目标,明确了 “推现”的具体工作 任务在巩固省教育强市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推动教育 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着力打造结构合理、质量优良、 均衡发展、机会公平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2014年12月,我市通过了全国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第三部分 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做法我市始终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教育 现代化水平一、坚持教育优先,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一)理念先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我市深刻认识到,教育是发展四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 基础性的战略地位;是吸引企业、留住人才,实现经济持续 增长的重要软环境;是提高市民素质,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 工程在谋划四会发展大计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牢固树 立“办好四会教育,建设和谐新四会”的理念,始终坚持教 育优先发展策略,把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 履行教育职责,切实做到“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工作优 先研究、教育困难优先解决、教育人才优先引进”。
近年来, 紧紧围绕“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的目标,一 手抓巩固教育创强成果,一手抓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以实 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四会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二)合理规划,构建教育现代化科学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落 到实处近三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有关研究教育工 作的会议,出台了《四会市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 市工作实施方案》《中共四会市委四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 标、思路、任务、措施等,全面部署了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制定了《四会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四 会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四会市义务教育规范 化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四会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 案》《四会市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四会市中小学校 章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四会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及幼儿园 布局规划(2014—2020)》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引领我市 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三)完善机制,凝聚教育优先发展合力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我市建立了市委、市 政府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专门抓、领导班子成员配合抓 的教育工作领导机制,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创建广东省 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 “创现办”, 各镇(街道)也相应成立“创现”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方 位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
同时,为推动四会市教育事业 的发展,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着力加强 教师和校长的考核,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教师和校长交流 轮岗竞争机制,及时解决教育发展的困难此外,我市还积 极完善政府和部门责任分工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 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各镇街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调研,及时研 究解决教育重点难题市发改、财政、人社、国土、规划、 宣传、科技等职能部门把教育作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职责, 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确保实现教育发展目标市委、市政 府建立督导检查和奖惩机制,把抓好教育工作作为部门、单 位、街道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考核内容,提高了基层干部重 视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起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组织领 导体系加大投入,保障教育现代化顺利推进资金投入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坚持''投 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 教育经费统筹力度,积极筹措资金,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按 时足额投入1.增加财政投入,实现“四个增长”一是教育财政拨 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2012年至2014 年,市级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62007万元、74325万元和 82307万元,均逐年增长,增长率分别为29. 3%、19. 9%、10. 7%; 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3. 5%、19. 0%、10. 5%,教育 财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