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03)循环结构.docx
3页第3课时循环结构提出问题(1)(2)(3)(4)(5)(6)(7)(8)请大家举出一些常见的需要反复计算的例子.什么是循环结构、循环体?试用程序框图表示循环结构.指出两种循环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讨论结果:(1)例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数列求和等.(2)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况, 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循环体.(3)在一些算法中要求重兔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即从算法某处开始,按照一 定条件重复执行某一处理的过程.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称为循环体.循环结构有两种形式: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1°当型循环结构,如图(I)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 框执行完毕后,返回来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返回来再执行A框,如此 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返回来判断条件P不成立时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 环结构.继续执行下面的框图.2°直到型循环结构,如图(2)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重复执行的A框,然后判断 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那么返回来继续执行A框,再判断条件P是否 成立.继续重复操作,直到某一次给定的判断条件P时成立为止,此时不再返回来执行A框, 离开循环结构.继续执行下面的框图.见示意图:当型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结构(4)两种循环结构的不同点:直到型循环结构是程序先进入循环体,然后对条件进行判断, 如果条件不满足,就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当型循环结构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先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 否那么终止循环.两种循环结构的相同点:两种不同形式的循环结构可以看出,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 结构,用于确定何时终止执行循环体.应用例如思路1例1设计一个计算1+2+……+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程序框图如右:上述程序框图用的是当型循环结构,如果用直到型循环结构表示,那么程序框图如卜一:点评:这是一个典型的用循环结构解决求和的问题,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可把它作为一个范 例,仔细体会三种逻辑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作用,学会画程序框图.变式训练有一列数2,3,…,/一,设计框图实现求该列数前2。
项的和.234〃+1分析:该列数中每一项的分母是分子数加1,单独观察分子,恰好是1, 2, 3, 4,…,n,因此可用循环结构实现,设计数器i,用1有+1实现分子,设累加器S,用5=5 + —二,可 / +1实现累加,注意i只能加到20.解:程序框图如下:方法一:方法二:结果再送到累加器S中,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点评:在数学计算中,i=i+l不成立,S=S+i只有在i=0时才能成立.在计算机程序中,它 们被赋予了其他的功能,不再是数学中的“相等”关系,而是赋值关系.变量i用来作计数器, i=i+l的含义是:将变量i的值加I,然后把计算结果再存贮到变量i中,即计数器i在原值 的基础上又增加了 1.变量S作为累加器,来计算所求数据之和.如累加器的初值为(),当第一个数据送到变 量i中时,累加的动作为S=S+i,即把S的值与变量i的值相加, 如此循环,那么可实现数的累加求和.拓展提升设计--个算法,求1+2+4+…+2的的值,并画出程序框图.解:算法步骤:sum=O.i=0.sum=sum+2'.i=i+l.判断i是否大于49,假设成立,那么输出sum,结束.否那么, 返回第三步重新执行. 程序框图如右图:点评:(1)如果算法问题里涉及的运算进行了许屡次重复的操作,且先后参与运算的数之间 有相同的规律,就可引入变量循环参与运算(我们称之为循环变量),应用于循环结构.在循 环结构中,要注意根据条件设计合理的计数变最、累加和累乘变显及其个数等,特别要求条 件的表述要恰当、精确.(2)累加变量的初始值--般取0,而累乘变量的初始值一般取1.课堂小结(1)熟练掌握两种循环结构的特点及功能.(2)能用两种循环结构画出求和等实际问题的程序框图,进一步理解学习算法的意义.作业习题1. 1A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