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编实验二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doc
4页试验二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组成分析背景学问:碱式碳酸铜英文名:Basic cupric carbonate 化学式:Cu2 〔OH〕 2CO3 物理性质: 分子量:221.12 密度:3.85g/cm3 折光率:1.655、1.875、1.909 外观: 草绿色的单斜系结晶纤维状的团状物,或深绿色的粉状物化学性质:不溶于冷水和醇,溶于酸,氰化物,氨水和铵盐;受热易分解;构成: CuCO3•Cu〔OH〕2,是一种草绿色的单斜系结晶纤维状的团状物,或深绿色的粉状物, 它不溶于水,溶于酸,热水中或加热到220℃时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碱式碳酸铜→加热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溶于酸并生成相应的铜盐;也溶于氰化物、铵盐和碱金属碳酸盐水溶液而形成铜的络合物;用途:无机工业用于制造各种铜化合物;有机工业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电镀工业电镀铜锡合金作铜离子的添加剂;农业中用作黑穗病的防止剂,也可作种子的杀虫剂;畜牧业中作饲料中铜的添加剂;此外,仍应用于烟火、颜料生产、医药等方面;试验名称:碱式碳酸铜的制备,组成分析试验目的:1、通过碱式碳酸铜制备条件的探求和生成物颜色、状态的分析,争论反应物的合理配料比并确定制备反应适合的温度条件;2、明白碱式碳酸铜组成分析的各种方法;3、把握碱式碳酸铜制备及产物组成分析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并培育独立设计试验的才能;试验原理:由Na2CO3•10H2O跟CuSO4•5H2O晶体混合反应后加入沸水中,得到蓝绿色沉淀,经过抽滤、洗涤、风干后可得到蓝绿色晶体;相关反应方程式:2CuSO45H2O +2Na2CO310H2O══Cu2〔OH〕2CO3+2Na2SO4+14H2O+CO2↑碱式碳酸铜为自然孔雀石的主要成分,呈暗绿色或淡蓝绿色,加热至200oC即分解,在水中的溶解度度很小,新制备的试样在沸水中很易分解;摸索题:1. 哪些铜盐适合制取碱式碳酸铜?写出硫酸铜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精品.2. 估量反应的条件,如反应的温度、反应物浓度及反应物配料比对反应产物是否有影响;试验药品和试剂CuSO4、Na2CO3 和NaHCO3固体 、 Na2S2O3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KI溶液、淀粉液 1.2 试验仪器恒温水浴箱、电子天平、烘箱、布式漏斗、抽滤瓶、量筒(10mL、100 mL)、胶头滴管、烧杯、试管、玻璃棒、研钵、电炉、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 [试验步骤]一、反应物溶液配制配制0.5molL-1的CuSO4溶液和0.5molL-1的Na2CO3溶液各100mL;二、制备反应条件的探求1.CuSO4和Na2CO3溶液的合适配比置于四支试管内均加入2.0 mL 0.5 mol.L-1 CuSO4溶液,再分别取0.5 molL-1 Na2CO3溶液1.6 mL、2.0 mL、2.4 mL及2.8 mL依次加入另外四支编号的试管中;将八支试管放在75oC水浴中;几分钟后,依次将CuSO4溶液分别倒入Na2CO3溶液中,振荡试管,比较各试管中沉淀生成的速度、沉淀的数量及颜色,从中得出两种反应物溶液以何种比例混合为正确;试剂 试管号 1 2 3 4CuSO4〔mL〕 2.0 2.0 2.0 2.0Na2CO3〔mL〕 1.6 2.0 2.4 2.8沉淀生成速度沉淀数量沉淀颜色摸索题1)各试管中沉淀的颜色为何会有差别?估量何种颜色产物的碱式碳酸含量最高?2)如将Na2CO3溶液倒入CuSO4溶液,其结果是否会有所影响?2.反应温度的探究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2.0 mL 0.5molml-1 CuSO4溶液,另取三支试管,各加入由上述试验得到的合适用量的0.5molL-1 Na2CO3溶液;从这两列试管中各取一支,将它们分别置于室温精品.、50oC、100oC的恒温水浴中,数分钟后将CuSO4溶液倒入Na2CO3溶液中,振荡并观看现象,由试验结果确定制备反应的合适温度;试剂 温度(℃) 室温 50 100CuSO4〔mL〕 2.0 2.0 2.0Na2CO3〔mL〕 2.4 2.4 2.4沉淀生成速度沉淀数量沉淀颜色摸索题:1)反应温度对本试验有何影响?2)反应在何种温度下进行会显现褐色产物?这种褐色物质是什么?三、用正确条件制取碱式碳酸铜取60mL 0.5moLL-1 CuSO4溶液,依据上面试验确定的反应物合适比例及相宜温度制取碱式碳酸铜;待沉淀完全后,快速撤离热源,静置,待沉淀下沉后用倾滗法洗涤沉淀数次,直到沉淀中不含SO42-为止(Ba2+离子检验),抽干;将所得产品在烘箱中于100oC烘干,待冷至室温后称量,并运算产率;制备方法二:利用NaHCO3固体跟CuSO4固体制备称取4.2gNaHCO3,6.2gCuSO45H2O,先将固体研细,然后混合,投入100mL沸水中,搅拌,防止暴沸,反应完全后撤离热源,看到有草绿色沉淀生成;洗涤至不含硫酸根离子,抽滤至干,得到草绿色晶体.该晶体的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H2O.留意:因反应产物与温度、溶液的酸碱性等有关,因而同时可能有蓝色的2CuCO3Cu〔OH〕2、2CuCO33Cu〔OH〕2和2CuCO35Cu〔OH〕2等生成,使晶体带有蓝色;四、碱式碳酸铜的质量鉴定在试验中通常采纳EDTA滴定法或碘量法对碱式碳酸铜进行质量鉴定,在这里我们主要争论碘量法的详细操作过程;I-是中等强度的仍原剂,可以用来测定的氧化态物质Cu2+的浓度,通过Cu2+的浓度可知样品中Cu的含量,进而得知样品的纯度,反应的方程式为:Cu2+ + 2I-=Cu+I2 I2 + 2 S2O32-= 2 I- + S4O62- ;附:间接碘量法的反应条件和滴定条件: 精品.①酸度的影响—— I2 与Na2S2O3应在中性、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反应; (如在碱性溶液中:S2O32-+ 4I2 + 10 OH-= 2SO42-+ 8I- + 5H2O 、 3I2 + 6OH-=IO3-+ 5I- + 3H2O 如在酸性溶液中:S2O32-+ 2H+= 2SO2 + Sˉ+ H2O 、4I- + O2 〔空气中〕 + 4H+= 2I2 + H2O )②防止 I2 挥发:加入过量KI(比理论值大2~3倍)与 I2 生成I3-,削减 I2挥发; 室温下进行; 滴定时不要猛烈摇动; ③防止I- 被氧化: 防止光照——日光有催化作用; 析出 I2后不要放置过久(一般暗处5 ~ 7min ); 滴定速度适当快;详细操作过程如下: 在室温条件下,称取0.5g碱式碳酸铜样品,溶于20mL纯水,然后转移到锥形瓶中,然后加入2滴淀粉液作为待测液,用已知浓度的KI溶液滴定该反应直至反应终点(应当是加入过量的已知浓度的KI溶液,盖盖子,在暗处反应5-7 min),然后(立刻)用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通过硫代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与铜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间接求出Cu的含量,进而算出纯的碱式碳酸铜的理论值,与实际值比较,可以判定出碱式碳酸铜的质量;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协作!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