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昆明导游词范文.docx
32页2022-2023年昆明导游词昆明导游词1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去游览金殿金殿坐落在昆明东北郊的鸣凤山上,这里古时禽鸟翔集,鹦鹉尢多,人称鹦鹉山明代又多有孔雀往飞于此地山林,人们以为是凤凰,因此这里又称为“鸣凤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鸣凤山上有许多故事和传说,到时候我将--给各位讲解 金殿到了,请大家跟我到“鸣凤胜境”中“寻仙访道”从山脚过迎仙桥到达“鸣凤胜境”石坊,坊背题书“玉虚孔衢”,玉虚指仙境,孔衢指通道,意思是通往天宫圣境的正道路边立有“吕祖碑”上面写着“唐高风正节吕真人洞路”几个大字相传明朝祟信道教的云南巡抚陈用宾应梦中神仙指引到此相会,遇到一位用两口锅相扣煮芋,绳牵小羊的穷苦老人,只因以貌取人,有眼不识“金镶玉”,辨不出此人正是八仙之一的吕纯阳(吕洞宾),痛失了上天为仙的好机会痛定思痛,陈巡抚在此建了“迎仙桥”和“吕祖碑”,并认定此地是洞天福地,便修筑了著名的金殿道观 从迎仙桥到太和宫途经三道“天门”在宽阔的石级两边,松柏森森、林涛阵阵,步行其间感到天高、山大、路宽、林深、心旷神怕,如临仙境此间意境用一个“放”字便可概括迎仙桥”到一天门有七十二级台阶,一天门到二天门经二十六级台阶,它分别代表着道教的三十六天是,七十二地煞,这一百零八位神仙是玄武大帝的属下。
当你步入天门之时,就进入了真武帝君的法门,三座天门又代表了在大罗天之下,三十三天之上的太清天、上清天和玉清天,这是道家认为的最高境界攀登石级,经过三天门,只有不畏艰苦、攀登求道,才能进入道家最高仙境 现在我们到了太和宫太和宫门外的红墙上有明代留下的“鹦鹉春深”四个大字,写得饱满圆润、苍劲有力因鸣凤山又被称为鹦鹉山,山中四季如春,春深似海,所以“鹦鹉春深”就题得恰到好处了进了太和宫门,一座光彩夺目的棂星门矗立眼前大家请看根星门上的对联:“天台高百尺,东林竹舞,一半青山一半云;帝道满三千,上谷龙飞,无双玉宇无双地此联写景抒情,赞颂了秀丽佳景又颂扬了道家的法力无边 棂星门一般多建于孔庙之内,棂星指天田星,人们祭祀棂星以祈五谷丰登门两旁有青狮献瑞、白象呈祥;上端横匾上题有“洞天福地”棂星、青狮、白象以及道教横匾集中在一起,突出体现了我国寺、观中佛、道、儒三教共处一地的特点在此建棂星门,表现了道家“尊天必尊道,尊道亦尊天”的思想 沿着两旁种满迎春花的小道往前走,望着左右长长的配殿,人行其间,各位一定觉得视线、神情在随之收敛,有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这种意境用“收”字便可概括上完台阶,眼前这座青砖所围的建筑被称作“紫禁城”,是明朝万历年间陈用宾所建,迄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细看城砖有大小之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小城砖是道光年间遭地震损坏后修补上去的,而大城砖为明朝始筑城上小楼是供奉魁星的“魁星楼”城门口右边是明朝所植“玛瑙”茶花,花开九芯十八瓣,直径达七寸左边是一株玉立婷婷、花大如斗的白玉兰每到花开时节,茶花红似火、灿如霞,浓装艳丽;玉兰花白似玉、洁如雪,淡抹素雅两花相映,美不胜收昆明导游词2 昆明石林又称为云南石林,和北石林内蒙的阿斯哈图石林相对应昆明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景区范围广阔,景点众多,有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月湖风景区、芝云洞风景区、奇风洞风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其中已开发为游览区的是:石林风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风景区、飞龙瀑(大叠水)风景区、长湖风景区昆明石林特色 云南石林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分布范围广袤,气势恢弘,类型多样,构景丰富,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50平方公里,以其极高的美学价值令人心驰神往在石林广袤的土地上,有雄奇的峰林、湖泊、瀑布、溶洞天造奇观,美不胜收形态奇特的剑状、蘑菇状、塔状、柱状、城堡状、石芽、原野等,拟人似物,栩栩如生的石林,或隐于洼地,或漫布盆地、山坡、旷野,或奇悬幽险,亭亭玉立,集中体现了世界能给予人类的最大惊奇。
云南石林,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陶醉在石林多彩的红土地上,生活着世界上最幸福、最欢乐的群体--彝族撒尼人他们在奇峰异石间和彩云深处创造了阿诗玛文化和欢乐的歌舞,他们祭祀、劳作、相爱、狂欢,每时每刻都创造着与石林一样众人惊奇、感动的艺术和诗意石林地区不仅有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被列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区,还是云南距今80万年前旧石器和新石器遗迹遗址最丰富的地点之一景区内李子园箐的石林崖画、石刻反映着彝族撒尼人古老的祭祀烟火及舞蹈、狩猎、战斗等场面;长湖独石山、大小石林内的赵倌扎营、步哨山等留存着清代咸丰年间赵发义军的历史痕迹昆明导游词3 颐和园的园林区分为万寿山景区和昆明湖景区,接下来我主要介绍的是昆明湖景区昆明湖源于汉武帝在长安城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兵的典故,当时汉武帝派使臣前往身毒,今印度一带,在昆明国的滇池被阻,汉武帝大怒决定征服昆明国,于是在长安城内挖了昆明池操练水兵,乾隆皇帝借此典故将西湖命名为昆明湖,也曾在此操练水兵寓意自己也是像汉武帝一样,是治理国家的明君,开疆扩土的英主 穿过仁寿殿的两座假山,一碧万顷的昆明湖就映入眼帘,放眼望去,远处玉泉山的玉峰塔犹如建造园内,西山群峰也尽收眼底,丰富了园内景观,组成了以昆明湖为近景,西堤为中景,玉峰塔及西山群峰为远景的山水画卷,这是我国典型“借景”造园手法。
西堤上有六座形态各异的小桥,分别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 界湖桥是西堤六桥中最北面的一座,位于昆明湖(内湖),西湖(外湖)与后湖(后河)的分界处,故名界湖桥清漪园时期此桥名柳桥,而最南端的柳桥称界湖桥,光绪年间重建时将两桥名互换 豳风桥在清漪园时期称桑苧桥,光绪年间重建后,慈禧太后为避已故咸丰皇帝的名讳奕zhu也为避其谐音如丧主,将其改为豳风桥豳风二字出自《豳风七月》,描写的是百姓耕田采桑的劳动场景 玉带桥既是昆明湖的入水口也是帝后们乘船从清漪园去静明园的必经之路,为了满足行船的需要设计成了高拱形单孔石桥因形似玉带而得名,东西两侧的桥身上刻有乾隆皇帝亲笔撰写的对联和“玉带桥”三字 镜桥名称出自于唐代大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练桥名称出自于南朝诗人谢朓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意境,练是白色的丝织品,寓意此桥架在澄静如练的昆明湖上 在练桥和镜桥之间还有一个建筑是景明楼,景明楼的名称出自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建筑形式是按照元代著名画家赵子昂的名画《荷亭纳凉图》中的画境创造的过了东西堤的交界处绣漪桥,我们就来到了东堤,东堤上的主要建筑是昆仑石碑,廓如亭,十七孔桥,铜牛,文昌阁,耶律楚材祠。
昆仑石碑共有两块,一块立于绣漪桥北面,石碑四面镌刻着乾隆皇帝赞美长河两岸风光的御制诗,一块立于铜牛北面,石碑四面镌刻着乾隆皇帝赞美昆明湖东岸景观的御制诗 沿着堤岸向北走看到的亭子就是廓如亭,它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大的一座观景亭,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在这里观景视野开阔,所以叫廓如亭,又因它是八面重檐攒尖顶,故又俗称八方亭 连接廓如亭和南湖岛的就是十七孔桥,全长150米,宽8米,仿照金代卢沟桥建造,望柱上共雕刻有544只形态各异的狮子,数量远远多于卢沟桥 铜牛位于廓如亭的北侧,铜牛是镇水之物,为了阐明其用意,乾隆皇帝还特意撰写了四言铭文《金牛铭》,用篆体刻在金牛背上,以铜牛镇水源于大禹治水的故事 东堤最北侧的建筑就是文昌阁了,是颐和园六座城关(六座城关的名字)中最大的一座,阁内供奉文昌帝君坐像,它与万寿山西侧的宿云檐城关东西相对,一共文昌帝,一共关羽,左文右武,寓意大清江山“文武辅弼” 介绍完了西堤东堤接下来我们说一下昆明湖中的大小岛屿 在文昌阁西北是由大小两座岛屿组成的知春岛,大岛上建有知春亭,亭名源于宋代大文濠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诗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的意境 南湖岛是昆明湖中最大的岛屿,通过十七孔桥与东堤相连,南湖岛上有涵虚堂和广润灵雨祠,涵虚堂原名望蟾阁,乾隆年间仿照湖北武昌黄鹤楼建造,后来因为南湖岛基础逐渐下沉,嘉庆便把它改为一层的涵虚堂,光绪年间慈禧曾在此检阅水师学堂的官兵进行的阵法演练广润灵雨祠俗称龙王庙,宋真宗时称广润祠,乾隆年间改为现名其香火延续到清末,现在看到的是1986年重修的 凤凰墩位于昆明湖最南端的水域中是仿造江苏无锡运河中的黄埠墩建造的,凤凰墩上原有一座凤凰楼,它与南湖岛上的龙王庙相对,寓意“龙凤呈祥” 藻鉴堂位于西堤南面湖泊中,古人把选拔人才成为澡鉴,乾隆皇帝借以寓意人才难得,清漪园时期内有很多真宝,1903年重修后,将其改为欧陆风情,并配有西洋厨师,慈禧在这里宴请或外驻华公使 治镜阁位于昆明湖西面水域,原本是一座圆形的水上城楼,但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已经是一座水中荒岛了 整个昆明湖一池三山的格局寓意这里是人间仙境倘若在昆明湖内泛舟,彷佛置身于仙境,西面西山若隐若现,北面万寿山一片葱郁中流露出万丈金光,东堤金牛神采奕奕,真是一种绝美的享受昆明导游词4 滇池属富营型湖泊,部分呈异常营养征兆,水色暗黄绿,内湖有机污染严重、有机有害污染严重,污染发展较快,外湖部分水体已受有机物污染,有毒有害污染(主要是指重金属污染)尚不突出,氮、磷、重金属及砷大量沉积于湖底,致使底质污染严重,滇池近百年来已处于“老年型”湖泊状况;年均水温16℃;80年代未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鱼类产卵、孵化场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并加之过度捕捞和鱼类种群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使滇池鱼类种群发生巨大变化,土著鱼种仅存4种、土著鱼种濒于灭绝,如肉嫩味美的金线鱼现己灭绝。
滇池呈南北向分布,湖体略呈弓形,弓背向东,东北部有一天然沙堤,长4千米,将滇池分为南北两部分,称为外湖和内湖;海拔1887.5米,总面积311.338平方公里,其中内湖面积10.67平方公里,外湖面积287.1平方公里,湖长41.2千米,最大宽度13.3千米,平均宽度7.56米,最大水深11.3米,平均水深5.12米,容积15.931亿立方米;底质内湖肥,有很厚的淤泥,动植物残体、黑色,有极臭味,外湖较肥,褐黄色,有骸泥;上游河流主要有盘龙江、宝象河、新河、运粮河、马料河、大青河、洛龙河、捞渔河、梁王河...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晋宁县内,距市区5公里,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滇池古名滇南泽,又名昆明湖,距昆明市约20公里滇池东南北三面有盘龙江等20余条河流汇入,湖水由西面海口流出,经普渡河而入金沙江形似弦月,南北长39公里,东西宽13.5公里,平均宽度约8公里湖岸线长约200公里;湖面面积300平方公里,居云南省首位,湖水最大深度8米,平均深度5米,蓄水量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滇池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海拔1886米,滇池周围有大小数十个山峰,山环水抱,天光云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天然画卷。
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有“高原明珠”之称其迷人之处更在于它一日之内,随着天际日色、云彩的变化而变幻无穷滇池水面宽阔,不但是旅游的好去处,还极有经济价值,航运、渔业、灌溉、供水等滇池周围风景名胜众多,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等隔水相望,云南民族村、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云南民族博物馆等既相联成片又相对独立,互为依托,是游览、娱乐、度假的理想场所1988年,滇池以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滇池名称的由来可归纳为三种说法一是从地理形态上看,晋人常璩。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